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中被嚴重低估的謀士,謀略堪比諸葛亮,智慧可與曹操比擬

三國中被嚴重低估的謀士,謀略堪比諸葛亮,智慧可與曹操比擬

如果把張飛、趙雲、呂布這類萬人敵的武將比喻成一把絕世好劍的話,那謀士便是使劍的人,一柄絕世好劍,如若在不會用的人手中,其威力還不如一把普普通通的斧子,而在用劍高手手中,就猶如金庸先生筆下的獨孤求敗,一柄晗光斷劍,也能夠叱吒於武林風雲之中。

如若此時問你,三國之中,誰稱的上是第一謀士?

大多數沒有深入了解三國,亦或是說沒有了解過真正三國歷史的,想必都會說是那被羅貫中先生筆下神化了的諸葛亮。但小編卻覺得是那看似平凡,但卻有著大智慧的魯肅。

吳王孫權曾與陸遜評價魯肅的時候說到:

魯肅談帝王大略之業,這是他第一個長處。後來曹操趁著降劉琮的餘威,聲稱要領數十萬大軍水陸路俱下。張昭、秦文說應該逆接曹操,魯肅就反駁說這樣做不行,勸我趕緊召來周瑜,讓他帶軍逆擊曹操,這是他的第二項長處。後來勸我借荊州給劉備,這是他的一項短處。

孫權評價魯肅的第二個長處,當時曹操以八十萬水軍壓境,吳國郡僚皆害怕而都紛紛準備投降,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魯肅一人反對,並讓孫權將周瑜召回來對敵,最終,趕回來的周瑜以三萬水軍大敗曹軍於赤壁。赤壁一戰過後,周瑜表奏將魯肅的兵交給呂蒙統領,呂蒙稱讚魯肅到:「魯肅有才略,況且遠近皆因仰慕他的威名而來,於大義上不可侵奪他的功勞。」

從魯肅據降,要求召回周瑜抗敵,以及呂蒙對魯肅的評價中可以看出,魯肅是一個有遠見,且東吳能人皆因魯肅而來。

而孫權所講的魯肅勸自己借荊州給劉備,是他的短處這就更是暴露出孫權的目光之所短淺。

周瑜死前致信給孫權以推薦魯肅可代之,於是孫權便命魯肅代替周瑜領兵,魯肅勸說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兩方聯合,共同抗曹,這才促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在面對北方曹操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如若孫劉兩家不聯手抗曹,怕是不會有接下來的故事了。

荊州一事卻始終是吳王孫權心中的一根刺,劉備借荊州,有借沒還,並且多次欺騙孫權,使得吳、蜀兩國鬧得很僵,但三國鼎立的局面一樣還是維持了數十年,靠誰,自然是靠魯肅,史記《資治通鑒》中記載:

215年,劉備命關羽鎮守江陵,魯肅和關羽鄰界,關羽屢次起疑心,魯肅卻時常以友好的態度安撫他。

在這時候,魯肅的地位,好比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屈尊勸說,只為了平衡各方勢力,換句話說,是為了讓吳國可以繼續生存下去。

雖然在赤壁一戰中,吳國大敗了曹操,但如論單獨抗衡的話,吳國還是不可能抵禦住曹操左路從合肥攻建業,右邊從襄陽攻荊州的左右夾攻。即使吳國守得住,肯定再也沒有餘力積極建設國家的經濟和軍力了。於是,魯肅必須借重劉備的才華,駐守荊州,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魯肅帶兵17年,從來沒有真正打過一場仗,但他卻為吳國培養了強大的兵力。

219年,呂蒙白衣渡江,殺了關羽,而呂蒙也是因魯肅威名而被吸引來。

222年,陸遜大敗劉備,瓦解了許久的三國鼎立局面。

在周瑜死後,這些兵,自然是由接任周瑜總司令的魯肅練出來的。魯肅和諸葛亮的作風不同,他選擇讓孫權右邊守建業,劉備左邊守荊州,自己卻積極練兵。魯肅的兵不是練來打蜀國的,而是要用來貫徹他平天下的大志的。但不幸的是在魯肅死後,孫權和呂蒙眼光和胸襟都不如他,打了兩場勝仗,卻輸了整個天下。

孫武說,會用兵的人戰勝而無盛名、無勇功,他所指的應該是魯肅這一類的將軍吧?比起魯肅來諸葛亮的道德實在是太個人化了,他的智慧也太微觀了,所以小編覺得,三國的第一大軍師應該是魯肅而不是諸葛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遠覌 的精彩文章:

雄韜武略,皆不如諸葛亮曹操的司馬懿,最後成為大贏家全靠這個字

TAG:遠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