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演義里一個靠各個網友腦補起來的武將

三國演義里一個靠各個網友腦補起來的武將

高這個姓還真是有趣,一個四庭柱高覽,一個陷陣營高順,這倆人都是給人天天吹的。不過高順這水分倒是比高覽小點。要吹高順,就是從陷陣營入手。陷陣營是個什麼東西?

陷陣營這一段在《三國志》的原文中並沒有,而是出自裴松之引的《英雄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斗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

那麼,《英雄記》是個什麼玩意兒呢?《英雄記》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所寫的一部傳記,可惜該書全書已佚,存在書名訛誤、材料真偽與具體寫作時間等問題.據史料分析,其主體部分當寫成於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作者歸曹前,反映了曹操統一北方以前漢末群雄割據時代最寬泛的「英雄」概念。比如著名的呂布和郭汜單挑就出自這本書。

那麼假使陷陣營靠譜存在。讓我們來看這一段。陷陣營「每所攻擊,無不破者」,牛啊!那麼,為什麼牛呢,原文說的很明白,「鎧甲、斗具皆精練齊整」。這啥意思?就是說這700人是全副武裝身著鎧甲的戰士,簡單來說就是重步兵。而三國時期,一支部隊,主力是身著皮甲的輕步兵,你忽然丟上700個重步兵進去,你說這700人是不是能「每所攻擊,無不破者」?純屬廢話,裝備都碾壓,只要他高營長不是個傻蛋,帶著這700人肯定是如螃蟹一般一路橫著走的。那麼陷陣營這玩意兒能說明啥呢?最基礎的一點就是,呂布這貨非常有錢,居然能湊一支700人的重步兵隊伍。看完陷陣營我們來看高順本人。

先說正史方面高順的戰績。

《三國志·武帝紀》:「呂布復為袁術使高順攻劉備,公遣夏侯惇救之,不利。備為順所敗。」

《三國志·呂布傳》:「建安三年,布復叛為術,遣高順攻劉備於沛,破之。」

《三國志·夏侯惇傳》:「惇從征呂布,為流矢所中,傷左目」 。

這場戰鬥非常有趣,也成為了大家吹高順強無敵的主要論據。為什麼呢?這句話是呂布打敗了劉備軍,劉備手底下有誰?有威震華夏的關羽,有萬人敵張飛,還有個來幫忙的夏侯惇。高順擊敗了有關張的劉備軍,夏侯惇應該也是在這場戰鬥中變成獨眼的。只看這場戰鬥來說,高順的確有些水平。

但是,有很多高順吹就開始腦補了,啊呀,高順比關羽強啊,關羽什麼檔次,威震華夏,三國一流的軍事家,如果高順有幾萬人的陷陣營,那還不是一路平推了嘛云云。

那麼我們回來分析這場戰鬥,呂布軍的指揮官應當是高順,而劉備和夏侯惇的聯軍,推測指揮官應該是劉備和夏侯惇,關張只是充當打手。在這裡我有兩個證據證明關張不會是戰場指揮,其一的日後官渡之戰中,關羽在曹營中擔任的也是戰將的職責(參考斬顏良),而非統帥;其次是在博望坡之戰,《三國志·先主傳》:「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先主傳中對這場戰鬥說的很明確,指揮官的劉備本人,而非肯定在軍中的關張。那麼關張就只是一個打手的作用,而在戰爭中,武將的個人武勇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你再能打,也敵不過我兵多。

所以這場戰鬥是劉備和夏侯惇指揮的部隊迎戰高順的軍隊。劉備啥統率能力?暴打夏侯惇、被陸遜按著打的水平。所以這場戰鬥真要證明,只能佐證高順的統率高於劉備和夏侯惇,我姑且給他個80+的統率,能不能上90有待考證。

探討完枯燥的正史戰績,我們來看演義能不能證明高順的武力。演義中,高順一共有兩次可供參考的戰績,且對手全是一流名將(不考慮與典韋的對戰,因為那場由下文可知是陳宮的詐敗計策)。

1.負於夏侯惇:卻說夏侯惇引軍前進,正與高順軍相遇,便挺槍出馬搦戰。高順迎敵。兩馬相交,戰有四五十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

2.負於張飛:布大怒,正待攻城,忽聽背後喊聲大起,一隊人馬來到,當先一將乃是張飛。高順出馬迎敵,不能取勝,布親自接戰。

那麼我們可以從他的對手分析。張飛是和呂布最接近的人,「布挺戟出馬,來戰張飛。飛亦挺槍來迎,兩個酣戰一百餘合,未見勝負。」是唯一和呂布平手超過百合的人,而且不落下風。再看夏侯惇,夏侯惇亦和呂布戰鬥過,「夏侯惇挺槍躍馬,直取呂布。戰不數合,李傕引一軍從左邊殺來,操急令夏侯淵迎敵。右邊喊聲又起,郭汜引兵殺到,操急令曹仁迎敵。三路軍馬,勢不可當。夏侯惇抵敵呂布不住,飛馬回陣。」只看夏侯惇的這段戰績,粗略目測他和呂布的回合數應該不會超過30合,那麼依據趙雲30合打敗張郃來推算,夏侯惇的實力最多也就略強於張郃,比於呂布張飛趙雲,差了至少兩個檔次。

這種檔次的夏侯惇,四五十合擊敗高順,足以說明高順比他要再差起碼一個檔次,故而高順的武藝明顯是不能上90的,但是85以上是可以有的,具體給多少,看各位了。原版的82應該是偏低。

總結一下,高順這個人,看正史的話,有一定統率能力;看演義的話,有一定武力,但是沒必要吹的有多高。陷陣營牛是因為裝備好,換句話說是有錢,不是高順自己有多牛,那些整天把高順吹上銀河系的人,我求你們放過他好不好?某些三國網文中更是逗,作者絲毫不加掩蓋他們弱暴的三國水平,把高順塑造成一個訓練特種部隊的大神,對於這種人我只能說個「呵呵」。高順都能吹的起來,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不看書、腦補太多。這種吹和陳到吹、戲志才吹犯得是一樣的毛病。人家郭嘉吹起碼還有個演義和易中天撐腰,高覽吹起碼有個評書撐著,魏延吹也有戰績撐著,高順和後面這幾個吹純粹就是腦洞太大,哦對了,說到陳到,順便吐槽一句,那些說演義趙雲=正史趙雲+陳到的人估計也是沒看過史書的,正史陳到就幾句話的人,因為一個「名亞趙雲」,還有一個所謂的「白毦兵」,都快吹到天上去了,吹吹陷陣營也就算了,白毦兵不過「西方上兵」四個字的描述,都能給他們腦補,也是服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往笑望暖 的精彩文章:

TAG:往笑望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