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形物語》的殘缺,何以成美?

《水形物語》的殘缺,何以成美?

9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語》今日上映。

對於評選結果的態度,影神已在之前《三塊廣告牌》的影評中充分表達,此處就不贅述了。(點擊電影名即可穿越)

佳片常有,但不是所有的佳片都好到能拿下小金人。所以今天你會看到一篇分裂的文章,關於《水形物語》的優劣。

水 形物 語

以往我們熟悉的奧斯卡配方大多是:傳記、真事改編、社會議題。但從去年媒體高贊的《月光男孩》以及大熱的《愛樂之城》開始,學院派似乎更加註重講故事的方法,遠超故事本身。今年《水形物語》摘得桂冠,印證了奧斯卡去工整化鼓勵藝術化的新方向。

可以說最佳影片給了一部暗黑童話,著實大膽。

是的,童話,這是此篇影評的關鍵詞。導演托羅,對於該類題材有著自己的見解:

當你拍電影的時候,你總會想著填補某種情感上需求。我需要去拍這樣一部電影,它能讓我能繼續活在這個世界。我想要拍一部電影,好比一首歌,讚歎愛情和電影的偉大,治癒這個世界。

——吉爾莫·德爾·托羅

童話風的電影應具備些什麼呢?

影神認為主要圍繞三個方面。

主角人格化,讓觀眾有代入感

冷戰期間,一條人魚被抓住拿去做實驗,科學家企圖在它身上提煉製造生化武器的物質。原本這是個階級分明的背景設定,人類高貴於人魚。

但是童話主題讓人魚有了人的色彩。

他會恐懼得躲在水裡暗中觀察。

愛吃雞蛋,對一切新鮮事物都無比好奇。

能感知到愛和良善,甚至能與人類交合。

於是,觀眾看著它一點點擺脫了獸性,沾染上人性,就會把它納入自己的世界。跟著魚人感知喜憂,追求愛情,被美好的結局打動。

就像姜思達在《奇葩說》「愛上人工智慧算不算愛情」中講的那個故事一樣:如果有一個晶元能讀取、分析、儲存你的記憶,即便它置入一個牛奶盒裡,讓你捏碎它你願不願意?

共情是童話電影入門鑰匙,因為有了同理心更易於觀眾投射,也更容易弱化主角做出一切行為背後的三觀。

融入奇幻色彩,打破倫理之牆

奇幻就很好理解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既視感。比如人魚不僅有自我修復功能以及不死之身,它還可以幫助別人傷口癒合甚至恢復青春。

有多少人跟影神一樣,看見它讓爺爺長出頭髮的時候內心一千匹動物奔過,如果有這樣的人魚,我願意拜一拜!

還有一個被觀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女主是啞女,因為脖子上的傷而無法說話。可她最後被人魚帶回大海時,脖子上的傷疤變成了能在水下呼吸的鰓。

到底長出的鰓一開始就隱藏在傷疤之下,還是被人魚賦予的呢?奇幻設定可謂貫穿全片。

GIF

用虛構世界反映現實

童話只是哄騙孩子的天真手段嗎?當然不是,所有流傳千古的童話故事都有值得深層解讀的寓意,這就是為什麼《小王子》能經久不衰的原因。它是一面鏡子,折射著我們生活的社會、家庭以及我們的內心。

而電影中,啞女、魚人、同性戀、黑人,在所屬的時代都是極其邊緣的人物。導演讓他們彼此相遇,互相幫助和取暖,是想反映當下特殊群體的孤獨感和難以立足的主題。

綜上所述,《水形物語》完全符合童話定位。

可它投機取巧在於借童話外殼規避掉劇情的塌陷。

導演把人拉下神壇,把人魚放在了重要的位置。目的是想要凸顯人魚也有感情,也值得去愛和被愛,而愛讓所有物種不分等級。但卻在如此溫暖的設置中,讓人魚吃了一隻貓。還以極血腥視角去拍攝,真的太打臉了。

何以人魚有活著的尊嚴和存在的意義,貓被吃掉就草草處理?何以反派殘害人魚讓我們於心不忍,人魚食貓情節隨著電影進展就被拋置腦後?一個不經意的片段輕易就把電影創造的秩序破壞掉,讓觀眾如何相信生而平等的立意。

有人說這是邊緣人物的浪漫頌歌,但其實邊緣之感只來源於各種封閉的工廠、地下室、浴室,是空間的禁錮。我沒有主角身上感受到邊緣色彩,女主雖啞但有朋友、有按部就班的生活、對美麗的高跟鞋有嚮往、對驚險刺激的事情有好奇、對人魚的愛無比大膽、對惡人的行為嗤之以鼻敢於還擊。

她身上沒有一點邊緣人物的哀傷,更沒過多筆墨渲染其內心的孤獨,因而對邊緣人物的讚頌所為何來?勇敢追求愛情值得讚美,但是貼上邊緣標籤過度渲染博取共情,真的違和。倒是黑人、同性戀、以及臉譜化的惡人白左當真是好萊塢的政治正確。

電影鋪設的諸多線,都有頭無尾。反派關於宗教的一番對話:「我們都是按照造物主的樣子創造來的,造物主長的是人樣,像我這樣」。似乎只是為了有這麼個元素以使影片拔高到哲學層面,而毫無相應劇情和細節對應。

再者,以如此宏大的二戰為背景,搞出了個蘇聯卧底生物學家,卻沒有「大家都是政治產物」的後續解讀,好像他的出現就為了完成一件事,幫助女主和人魚逃跑,然後全程背鍋。

男主起初是心智未開的獸態,最後走向了神。可他對愛情的回應是什麼?給女主一場身體的歡愉嗎,還是讓她起死回生?這份愛情莫名其妙的開始,飛速的進展,最後完美的結局,整個過程無法在人魚身上感受到強烈的愛意啊喂!難道單純展示美麗的肌肉線條和會發光的LED嗎?

更不用說那些滿滿的bug。重要且機密的軍方地下實驗室,安保居然如此不森嚴以致能讓三個毫無縛雞之力的人偷走一個怪獸,並且在不大的城市中藏匿他七天不被發現。面對一個弄掉自己兩根手指的兇狠怪獸,反派居然不帶任何手下自己去緝拿,迷之自信嗎?

面對這些邏輯問題,也許你會說,這是童話啊,太較真就把童話拆解了。

看吧,童話這個詞多麼好用,似乎只要是個美好天真的故事,在黑暗中閃現著愛的光輝,就可以弱化所有的漏洞,虛化所有的不合理,而且自帶柔光和濾鏡。

高明且優秀的童話作品,無論是文學還是電影,都應該是嚴絲合縫,環環相扣。讓看的人沉浸其中,並且對塑造的世界深信不疑。簡單地說,童話精密的世界觀讓我們足以觀世界,此為一流。

而有bug又企圖用童話一詞敝體的作品,二流。

暗黑、怪獸、歌舞、復古,隨處可見的舊電影、歌劇,這些元素更像是導演自己的迷影情節,籠罩在童話的庇護之下,讓一切深究便會立不住的劇情細節有了合理的出口。

說白了,還是故事本身太弱,經不起推敲。

有人反駁,電影是綜合藝術,《水形物語》拿下了最佳配樂以及最佳藝術指導,說明其在視聽語言上絕對滿分。

故事之外的視聽語言當然重要,這一點影神十分認同,畢竟那種青銅般的藍綠色調真的為電影的疏離感與神秘感增色不少。但奧斯卡設置最佳配樂、攝影,美術等獎項,就是想讓各種權重比例不一樣的電影能有發揮之地。

可談及最佳影片,影神認為,優秀的劇本才是小金人的地基,而後用視聽去增色,方算錦上添花,相得益彰。

觀眾的審美或許會隨著時代更迭而循環往複,但觀眾對於故事的要求卻始終是前進的。當坐在影院花費兩個小時看完一部電影,發現這位脫掉華美外衣的佳人有著蒼白無力的內在,我會失望至極。

我們需要一部觀片時倍受感動,觀後念念不忘並且越想越覺得多面的「精巧玩具」,而不是一句「這是個童話,認真你就輸了」的借口。

童話電影該不該得獎?

該。那是電影藝術的孩提時代,是電影人的初心。

但《水形物語》這部童話電影該不該得獎?

個人之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畢竟啞女的殘缺,是啞女的特別。

但電影的殘缺,無疑是站不住的。

以 獨 特 的 電 影 視 角

解 讀 教 育闡 釋 人 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電影家 的精彩文章:

比肩好萊塢水準,揭秘《紅海行動》的台前幕後!

TAG:兒童電影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