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解讀!中國區塊鏈技術標準化進程提速的背後

全解讀!中國區塊鏈技術標準化進程提速的背後

科技連接人與金融

China

工信部截圖

新動態

我國區塊鏈技術標準化新進展

此前,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信聯盟(ITU)、萬維網聯盟(W3C)等國際標準化機構紛紛啟動區塊鏈標準化工作。ISO成立了專註於區塊鏈領域的技術委員會TC 307(區塊鏈與分散式記賬技術技術委員會),開展基礎、身份認證、智能合約等重點方向的標準化工作。我國以參與國(P成員)身份參加相關標準化活動,取得了積極進展。

工信部也早在 2016 年就發布了《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 2016》,在白皮書中重點提出了我國區塊鏈技術發展路線圖和標準化路線圖等相關建議;2017 年 5 月,工信部發布首個在政府指導下的國內區塊鏈基礎標準——《區塊鏈和分散式賬本技術參考架構》。

為儘快推動形成完備的區塊鏈標準體系,做好ISO/TC 307技術對口工作,工信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指導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提出全國區塊鏈和分散式記賬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建方案。下一步,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將積極推動相關工作,加快推動標委會成立,更好的服務區塊鏈技術產業發展。

新解讀

標委會名稱背後的玄機

此次提到計劃設立的委員會的名稱是「全國區塊鏈和分散式記賬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而不是簡單的命名為「區塊鏈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業界的解讀是,通過這個名稱可以看出,工信部將區塊鏈、分散式記賬技術定義為兩個技術,並非像傳聞所說的那樣,可以將兩者合二為一,或簡單地將兩個概念劃等號。

工信部中國電子標準化研究院軟體工程與評估中心主任周平博士在 2017 年的區塊鏈相關行業峰會上表示,工信部理解的區塊鏈定義是,對點網路下,通過透明和可信規則構建不可偽造、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塊鏈式數據結構,實現和管理事務處理的模式;其中事務處理包括但不限於可信數據的產生、存取和使用。

從技術層面上來看,區塊鏈是由不同節點共同參與的分散式資料庫系統,表面形式上是一個資料庫系統。從應用層面來看,分散式記賬技術的應用前景和領域要比區塊鏈技術廣闊。

新聲音

金融領域的突破性應用獲關注

區塊鏈技術的真正價值何在?工信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於佳寧表示,推動區塊鏈與實體經濟結合,才是區塊鏈技術的價值和發展方向。

教育部中國精算研究院大數據/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張寧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區塊鏈的「記錄」功能可以在教育、醫學、金融等很多行業得到應用,取代現有的記錄方式或模式,但更核心的應用價值是基於這種記錄上的應用層設計,包括搭建平台和智能合約應用。比如,在金融領域,現有很多金融衍生產品、相應的追溯機制等都可以在智能合約的框架下實現,這是最有應用廣度、但又限制最多、未來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領域。

今年兩會召開以來,不少代表們也對區塊鏈的監管與發展提出了建議,主要集中在如何監管,利用區塊鏈解決數據安全短板,推動更多應用落地等方面。

2018

區塊鏈技術應用如何落地?

2018年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落地年,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標準化,應用,聰明的各位,有什麼看法、建議呢?

互動有「禮」:

留言評論說說您關注區塊鏈技術的哪些方面,您對區塊鏈的看法、疑問,均可。

您的問題有機會在以後的文章中得到專業解答,而且留言人氣最旺的前3名粉絲、及留言最有建設性的3位粉絲可獲得神秘好禮!!

互動時間:即日起至3月19日14: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信集團 的精彩文章:

滿滿的愛,炸裂的人工智慧
區塊鏈的中國故事剛剛開始

TAG:網信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