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楞嚴經》論心生萬物之四

《楞嚴經》論心生萬物之四

十三,見性(真心)非可見之物。

「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無明,云何無見。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云何不見。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凈實相。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

解讀:

「阿難,如果沒有光明時稱無所見,那麼就應該不能見暗,如果必定能見暗,那只是沒有光明而已,怎麼能說無所見呢?阿難,如果在暗時不見明,稱為無所見,現在在明時不見暗相,也稱為無所見,這兩種情況都稱為無所見。這兩種情況互相排斥,並非你的見性因為眼無所見時就不存在了。所以可知,這兩種情況都稱之為有所見,怎麼能說無所見呢?所以阿難,你現在應該知道,見明之時,見性不是明,見暗之時,見性也不是暗,見空之時,見性不是空,見塞之時,見性不是塞,這四種情況都是正確的。你應該知道,如果能用眼看見見性,這個見性就不是見性,見性不能用眼睛來見(離開所見之相),見性本身是不可見的。怎麼還說因緣和自然及和合相?你們這些聲聞,狹隘無知,不能明白清凈實相,我今天教誨你,應該善自思維,不要在妙菩提路上疲憊懈怠。」

十四,心之兩種妄見為六道輪迴之根本—別業妄見和共業妄見。凡有所見皆是見病!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伏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凈。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解讀:

阿難對佛說:「世尊,你為我等宣說因緣和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我心猶未開悟,現在又聽您說,能見的所謂見性就不是真的見性,我就又增加了一層迷惑,伏請世尊大慈大悲,用大慧目,將明凈的覺心(真心)開示我等,說完,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當時世尊憐憫阿難及諸大眾,準備講解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各種定),妙修行路。告訴阿難說:「你雖然強記,只是有益於你多聞,對於奢摩他之微密關照,心裡還不明了,你現在仔細聽,我當為你分別解說,也可讓未來的諸有漏者獲得菩提之果,阿難,一切眾生在世間輪迴,由於有兩種顛倒分別生兩種妄見,隨地發生,隨業流轉。有哪兩種妄見呢?一個叫眾生別業妄見。另一個叫眾生同分妄見。」

「云何名為別業妄見。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於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複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几筵,有圓影出。離見別有,應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圓影。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見眚非病。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見。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解讀:

「什麼叫別業妄見?阿難,如同世間有人,眼睛有病,生了紅翳子,晚上看燈光時會有一個圓影產生,周圍還有五色重疊,你覺得這個夜燈之光所顯現的圓光是燈產生的顏色還是見性產生的顏色?阿難,如果這是燈產生的顏色,那麼為何眼睛沒有病的人看不見這個圓影,而只有眼睛有紅翳子才能看見呢?如果是見性產生的顏色,見性已經變成了色,那麼那個眼睛有病的人所見的圓影又是什麼(色光和圓影是兩個部分,影是無光而暗的部分,色光則有五色)?再說,阿難,如果這個圓影能離開燈而存在,那麼如果看旁邊的屏帳几筵,也會有圓影出來,而且如果離開見而存在,那就不會是眼見了。為什麼只有眼睛有病的人才能看見圓影呢?所以應當明白,光色是燈產生的,因為眼睛有病所以生成了圓影。這個圓影和見都有毛病,而你能見圓影(毛病)的這個見性並沒有病。終不應該說這個圓影來自燈還是來自見,或者說這個圓影不是來自燈或不是來自見。如同第二月,不是本體,也不是影子,為什麼呢?第二個月亮是捏目而看所成,有智慧的人,不應該說,由捏所造成的第二月是有形之體還是無形幻化之體,是自己的見性還是不是見性?圓影也是如此,由於眼睛生病所成,怎麼能說哪個是來自燈,哪個是來自於見呢?更不用分別不是來自燈或不是來自見了。」

「云何名為同分妄見。阿難。此閻浮提,除大海水,中間平陸,有三千洲,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餘小洲在諸海中,其間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於三十四十五十。阿難。若復此中,有一小洲,只有兩國。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睹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佩玦。彗孛飛流。負耳虹霓。種種惡相,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

解讀:

什麼叫同分妄見?阿難,此閻浮提,除了大海水外,中間都是陸地,有三千個洲,正中有大洲,東西廣闊,大國共有二千三百個,其餘小洲在海中,有些洲有二三百個國家,有些洲有一個或兩個或三十或四十或五十個。阿難,如果其中有一個洲,只有兩個國家,其中一個國家有共同的惡緣(惡業),那個國家的眾生就會看見一切不吉祥的境界或者看見兩個太陽,或者將兩個月亮,其中甚至還有暈適佩玦、彗孛飛流、負耳虹霓等種種惡相,但只有這個國家的眾生可以看見這些惡相,另外隔壁的那個國家卻看不見。

因為某一國人同造惡業而有共同的妄見稱為同分妄見。

「阿難。吾今為汝。以此二事,進退合明。阿難。如彼眾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雖現似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眚即見勞,非色所造。然見眚者,終無見咎。例汝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

解讀:

阿難,我今天為你,以這兩件事情來反覆說明,阿難,如同那些有別業妄見的眾生,看燈光時出現圓影,雖然看見好像有境相,終究所見是目眚造成的,眚使眼出現見勞,不是外面的色相造成的,其見性並沒有毛病,如同你現在以目觀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都是無始以來的妄見之病所造成的。

「是故汝今,見我及汝,並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皆即見眚,非見眚者。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例彼妄見別業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見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俱是無始見妄所生。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並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凈本心,本覺常住。」

解讀:

所以你現在,能看見我和你以及諸世間十類眾生,都是見病(妄見之病),沒有見病的人,他見到了自己的真精(真心)。見性本身無病,所以他就不能成之為見了,都是見有病(妄見之病),不是見性有病。阿難,可以把那些同分妄見的所有眾生比作一個有妄見別業的人,一個眼睛有病的人,比作一國之人。眼睛有病的人見燈之圓影,是因為眼眚所致妄見。這些一國同分妄見之眾生都見到不詳的惡相,是因為積久惡病所起,這個惡病是無始以來的妄見所生。同理,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並及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本都有覺明無漏妙心(真心),因為見聞覺知而生了虛幻之病。這些病緣和合而妄見有生,和合而妄見有死。如果能夠遠離這些和合諸緣,及不和合諸緣,那麼就能滅除生和死的因,圓滿覺悟菩提之不生滅性,清凈本心,真心本覺常住。

十五,見性(真心)與諸緣塵非和合,非不和合。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則汝今者妙凈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若明和者,且汝觀明,當明現前,何處雜見,見相可辨,雜何形像。若非見者,云何見明。若即見者,云何見見。必見圓滿,何處和明。若明圓滿,不合見和。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性明名字。雜失明性,和明非義。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複次阿難。又汝今者妙凈見精,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若明合者,至於暗時,明相已滅,此見即不與諸暗合,云何見暗。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應非見明。既不見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解讀:

阿難,你雖然前面明白了本覺妙明真心之性非因緣,非自然性,然後還是沒有明白這個真心不是和合所生,也不是不和合所生。阿難,我現在再以前塵問你,你還是以一切世間皆是妄想和合,都有因緣性,而使你疑惑,以為證菩提的真心也是和合而生出來的。那麼你現在妙凈見精(真心),是與明和還是與暗和?是與通和還是與塞和?如果與明和,當你觀明,明相出現時,你的見性夾雜在哪裡?如果這個見性是有相的,那麼是什麼形像?如果明不是見性,那麼為什麼能見到明?如果明就是見性,那麼怎麼看見見性呢(見性是不可見的)?如果見性能圓滿所見,那就不需要與明和了(沒有光明怎麼能看見呢?),如果明本身圓滿一切,那就不需要與見性和了(沒有見性,明怎麼顯相呢?)。見性和明是不一樣的,如果雜合在一起,那麼性和明的本有特性就都丟失了。雜就失去明和性兩個本有特性,如果說見性與明和,那也不對。暗與通及塞,都是這個道理。再則阿難,你現在這個妙凈見精(真心),是與明合,與暗合,與通合,與塞合?如果與明合,暗時明相已滅,這個見性就不與各種暗合了,怎麼能見暗呢?如果見暗合時,見性不與暗合,而與明合,應該見不到明,既然見不到明,怎麼能說與明合呢?要知道明並不是暗。那些暗與通即各種塞,都是同一個道理。(真心非和合)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此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汝且諦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又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如耳與明,了不相觸。見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解讀:

阿難對佛說:「世尊,那我這樣想,這個妙覺真心與諸緣塵和心念思慮不和合,對嗎?」佛說:「你現在又說真心非和合,我再問你,如果這個妙見精(真心)是不和合的,是不與明和,不與暗和,不與通和,還是不與塞和?如果不與明和,那麼見性與明就會有邊界,你仔細觀測,哪裡是明,哪裡是見性,見性和明以哪裡為邊界?阿難,如果在明裡面一定沒有見性,那麼就不會接觸,自然就不知道哪裡是明相,如何會有邊界呢?暗與通及塞都是同樣的道理。又妙見精(真心),如果不和合,是不與明合,不與暗合,不與通合,還是不與塞合?如果不與明合。那麼見性和明,就互不相干,如同耳朵和明一樣沒有關係了。如果見性不知道明相所在,那又如何分辨是合還是不合呢?暗與通及塞都是同一個道理。」(真心非不和合)

「妙覺元,妙見精」即見性。

和:指成為一體。

合:指接觸。

十六,萬法皆是真心(佛性)幻化。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解讀:

阿難,你還沒有明白一切浮塵,所有幻化出來的相,都隨生隨滅,這些相都是自己的妄見幻化出來的。這些相的本性就是自己的妙覺明體(真心)。包括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都是由於緣和合,虛妄而有名相,產生這些名相的因緣小說,這些虛妄的名相也就是隨之滅亡了。其實產生生滅去來虛妄名相的本體就是如來藏(佛性,真心),即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佛性,真如),真心本性為常,沒有變化,在真心中去找來去、迷悟和生死,都是了不可得的。

說明:萬法都是真心所幻化出來的,都是因為自己有妄見而發生幻化,萬物都能同時呈現在所有眾生的眼前,那說明所有眾生是同一個真心,這個真心就是佛性,也稱真如,就是神佛之靈,就是聖靈,也稱天心或天魂,就是文殊菩薩或稱靈寶天尊。

十七,人之五陰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真心)—五陰本源非因緣和非自然性。

「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譬如有人,以清凈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虛,回無所有。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色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是諸狂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從空來,還從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虛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如阿難體,不容阿難。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即此華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去既華空,旋合見眼。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又見華時,目應無翳。云何睛空,號清明眼。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解讀:

「色、受、想、行、識」無陰(五蘊)之本質都是佛性(真心)。

久看無雲晴空(虛空),因為眼疲勞了會有光華幻相或別的非同一般的幻相出現,此幻化出來的光華非從虛空中生,如果從虛空中出,則虛空非虛空。如果虛空非虛空就如阿難的身體不容阿難一樣非理。光華非從眼中出,如果從眼中出則光華能見自己的眼,其實不能見,故光華非見性,如果光華不是見性,那麼在虛空中出現就會障礙虛空,回到眼睛裡就會障礙眼睛,可是眼睛並沒有障礙,虛空也沒有障礙,晴空還是晴空,還是一望無雲,故虛空中的光華純為幻相。同理色陰如同這個虛空光華一樣也是幻相,因識心而有,識心的本體即真心,故此色陰的本質就是真心,就是人的真心,真心無因緣無自然性。

又如久看很亮的燈泡,然後閉眼能看見光,這個光也是幻相,是有心所生,即有自己的魂所生。

沒有可具體指出的來源而憑空出現的東西就是幻相。我們不識色陰是幻相是因為無法追蹤到色是如何產生的。如今的科學已經知道宇宙萬物是憑空突然產生的,沒有來源可以說,所以宇宙萬物都是幻相。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能觸掌,何不觸身。不應虛空,選擇來觸。若從掌出,應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則掌知,離則觸入,臂腕骨髓,應亦覺知入時蹤跡。必有覺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來。何待合知,要名為觸。是故當知,受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解讀:

兩手相合輕輕摩擦,感覺有粗細冷熱,這種觸覺非從空中來,如果從空中來,則全身都會有感覺,而非有選擇性地出現在手掌上;如從手掌出,則不用合掌也有感覺,而且如果從掌出必有粗細冷熱進出手掌和身體的感覺,用不著要合掌才能知道,所以這種粗細冷熱的觸覺也是沒有可具體指出的來源而憑空產生的,故也是幻相,所以受陰的本質也是真心,沒有因緣和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想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酢說,不從梅生,非從口入。如是阿難。若梅生者,梅合自談,何待人說。若從口入,自合口聞,何須待耳。若獨耳聞,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蹋懸崖,與說相類。是故當知,想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解讀:

阿難,譬如有人談起酸梅,聽者口中就會有口水流出來,想像自己站在懸崖邊,腳心都酸軟,想陰也是這樣。阿難,說酸梅的聲音,不從酸梅里生出來,也沒有從口而入。阿難,

如果從酸梅生,那麼酸梅應該自己說話,如何會要別人來說起呢?如果從口入,那應該口聞到酸味,怎麼要用耳朵來聽這個說酸梅的聲音呢?如果就只是因為耳朵聽到了酸梅而出口水,那麼為什麼水不從耳朵里出來呢?想像自己站在懸崖邊,也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此想陰(想出來的東西如酸味)沒有可具體指出的來源而是憑空產生的幻相,故想陰的本質真心。沒有因緣和自然性。

阿難。譬如瀑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踰越。行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離空水。如是阿難。若因空生,則諸十方無盡虛空,成無盡流,世界自然俱受淪溺。若因水有,則此瀑流性應非水,有所有相,今應現在。若即水性,則澄清時,應非水體。若離空水,空非有外,水外無流。是故當知,行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解讀:

行陰即心中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的連續流動性,如同水川流不息。水的流動性不是虛空所生,也不是水所生,不是水的特性,但也不離開水而有。如果因水生此流動性,那麼因為這個流動性本身不是水,此流動性應該有獨立的存在,應該一直存在(其實不存在一個獨立於水之流動性這個東西)。如果是水的特性,那麼水澄清不動時,這個特性總不應該就變成水了吧?(不消失名特性,如彈簧的彈性,彈簧必有彈性,彈性消失就不稱為彈簧)如果離開空和水,空外無物,哪裡會有流動的水呢?沒有水即沒有流動,所以這個水的流動性也是沒有可以具體指出來的來源而憑空產生的幻相,故行陰的本質就是真心。沒有因緣和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如是阿難。若彼方來,則本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地,應少虛空。若此方入,開孔倒瓶,應見空出。是故當知,識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解讀:

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把兩頭塞住,然後見瓶裡面的虛空送給千里之外的國家作為犒餉,識陰就如同送給別人的虛空。阿難,這個虛空,並沒有從外地過來,也沒有在他國倒出來,阿難,如果從外地用瓶送來了虛空,那麼在瓶子裝虛空的地方應該就少了一部分虛空了。如果到了他國,把虛空倒出時,應該看見虛空出來。其實並沒有,可見你的識陰如同用來送人的虛空,識陰也是虛幻,其本質也是真心。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十八,六入皆如來藏妙真如性(真心)

卷三,

「複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解讀:

六入指謂六根(色,聲,香,味,觸,法)為六識(眼、耳、鼻、舌、身、意)所依,能入六塵,故名六入。這意為靈所幻化(即龍三太子變為白龍馬,馬者即意馬),非是心,而是識心所依附之處。龍之本源即普賢菩薩,無形無相,不可知不可見,不屬於法的範疇,故在《華嚴經》中天眼第一的普眼菩薩也找不到在會場里的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借用文殊之光顯現。

瞪目觀晴空疲勞而生光華,目和疲勞這種感覺都是菩提佛性的疲勞相(即佛性出問題了,即不起功用),能夠吸收明暗兩種塵象信息的,稱之為見性,這個見性離開明暗兩塵,畢竟沒有自體,因為如果沒有看見明暗兩種塵象就不知道有見性存在。這個見性不從明暗中來,因為明暗都可見;不從眼根出,如果從眼根出則不見明暗。所以這個見性(見精)沒有自體即沒有自性。(《西遊記》第一回 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什麼?」猴王又道:「我無性」。)如果見性出於空,則看了塵象後回頭過來就能看見自己的眼根了,因為其實看不見自己的眼根,所以不出於虛空。且如果空中之見性自己觀塵象,那麼你又如何能看見呢?所以眼入即睛所見是虛幻,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若從根生,必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若於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虛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解讀:

用兩手指用力塞耳朵,耳根疲勞時能聽見頭裡面有響聲,耳朵和疲勞這種感覺都是菩提佛性的疲勞相(即佛性出問題了,即不起功用),能夠吸收動靜兩種塵象信息的,稱之為聞性,這個聞性離開動靜兩塵,畢竟沒有自體,因為如果沒有聽到動靜兩種塵象就不知道有聞性的存在。這個聞性不從動靜中來,因為動靜都可聽到;不從耳根出,如果從耳根出則不能聽見動和靜。所以這個聞性沒有自體即沒有自性。如果聞性出於虛空,那麼虛空就不能稱為虛空了。如果虛空能自己聽到聲音,那麼你又如何能聽見呢?所以耳入即耳根所聞是虛幻,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嗅聞性。此聞離彼通基二塵,畢竟無體。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云何發明香臭等觸。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若從空出,是聞自當回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解讀:

用鼻子長久急速吸氣,鼻子根疲勞時能聞到發冷的空氣,鼻子能分別從外面進來的使鼻子發冷的感覺,同理鼻子也能分別從外面進來的諸香臭氣。鼻子和疲勞都是菩提佛性的疲勞相(即佛性出問題了,即不起功用),能夠吸收鼻子通和塞兩種塵象(如同眼睛明暗之相)信息的,稱之為嗅聞性,這個嗅聞性離開通塞兩塵,畢竟沒有自體,因為如果沒有通塞兩種塵象就不知道有嗅聞性的存在。這個嗅聞性不從通塞中來,因為通塞是都可聞到;嗅聞性不從鼻根出,如果從鼻根出則不能聞通塞。所以這個嗅聞性沒有自體即沒有自性。如果嗅聞性出於虛空,那麼虛空就可以嗅你的鼻子了。如果虛空能自己嗅聞,那麼你又如何能聞到呢?所以鼻入即鼻根所嗅聞是虛幻,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云何知甜苦二相。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若於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解讀:

如果有人用舌頭長時間舐吻自己的唇,使之疲勞,此時有病之人就嘗到苦味,而無病之人就能嘗到微微的甜味,能嘗到甜苦之味以顯示有舌根的存在,而如果舌頭不疲勞,就是沒有甜和苦味,而是淡而無味這種感覺長期存在了。這個舌和疲勞都是菩提菩提佛性的疲勞相(即佛性出問題了,即不起功用)。能夠吸收甜苦和淡兩種塵象信息的,稱之為有知味性,這個知味性離開甜苦和淡兩種塵象,畢竟沒有自體,因為如果沒有甜苦和淡兩種塵象就不知道有知味性的存在。這個知味性不從甜苦和淡兩種塵象中來,因為甜苦和淡兩種塵象都可聞知;知味性不從舌根出,如果從舌根出則不能嘗甜苦和淡。所以這個知味性本身沒有自體即沒有自性。如果知味性出於虛空,那麼虛空自己嘗味道,那麼你又如何能嘗到呢?如果虛空自知味道,那麼跟你就沒有關係了,不需要你介入了,所以舌入是舌根所嘗虛幻,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云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解讀:

譬如有人,以冷手接觸熱手,如果冷勢多,熱手就變冷,如果熱勢多,冷者就變熱,所以知道冷熱,因為有兩手冷熱不同的對比才知道冷熱的感覺,所以兩手相合的冷熱感覺是因為兩手本身不相合時的冷熱差別而被感知的。在合掌前本身手的冷和熱本身就是一種勞觸,這個身和勞都是菩提菩提佛性的疲勞相(即佛性出問題了,即佛性不起功用)。因為有離與合兩種妄塵,而產生觸覺,能夠吸收這離合兩種塵象信息的就稱為知覺性。這個知覺性離開離合或者違順(舒服和不舒服)兩塵畢竟沒有自體。所以阿難。應當知道這個知覺不是從離合中來,也不是因為違順而有。不從身根(身體)中出來,也不是從虛空中產生。為什麼呢?如果從合中生,那麼離開就沒有知覺了,那麼如何知道自己兩掌離開了呢?身體違順的知覺也是這樣。如果知覺從身根中出來,那麼就不需要有離合違順四相就能生出知覺來。所以身體的觸覺是沒有自性的。如果知覺一定是從虛空中出,那麼虛空自己就有知覺,不需要你的介入,所以身入之觸覺是虛幻的。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解讀: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了就睡覺,睡夠了就醒過來,醒來後如果找到以前的塵象(信息)就想起來了,找不到就忘記了。這是因為此人心顛倒而有過去所得塵象的生住異滅。信息產生,信息停留在心裡,信息一點點消失,信息完全消失,這就是生住異滅。我們的意根能按嚴格的次第從五根吸入各種塵象並通過末那識轉到阿賴耶識中去成為習氣,這就是意知根的作用。這個意知根和勞都是菩提菩提佛性的疲勞相(即佛性出問題了,即佛性不起功用)。對於生和滅兩種妄塵,有一種知覺存在其中,這個知覺吸收內塵(法塵),見和聞等前五根不對外用(逆流),即停止使用,排除前五根所生五識後存在的那個東西就是覺知性。就是只有一個「覺知」的功能,而沒有起分別。這個覺知性離開寤寐(醒和眠)生滅二塵,畢竟沒有自體。有寤和寐,即有生和滅兩種狀態,我們才有覺知存在。但是這個覺知的根源,不是從寤或寐中生出來的,不是從生或滅種出來的,不是從意根(靈)中出來的,也不是從虛空中出來的,為什麼呢?如果從寤中來,那麼寐中就沒有,那麼我們就不知道什麼是寐的狀況了,如果(法塵)生時才有,法塵滅時即無,那麼又是誰知道有這個滅相呢?如果滅時才有,那麼又是誰知道有這個生相?如果覺知性從意根中出,寤寐兩相隨身開合,寤與身合時,寐與身開(離開身),寐與身合時,寤離開身體。離開寤寐兩種體相,這個覺知性就如同空華一樣虛無,畢竟沒有自性,如果覺知一定是從虛空中出,那麼虛空自己就有覺知,不需要你的介入,所以意入之覺知是虛幻的。非因緣,非自然性。

十九,十二處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真心)

「複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二十,十八界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真心)

「複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掛礙。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瞭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禮佛合掌,得未曾有。」

解讀:

自己的真心周遍法界,遍滿十方,看十方虛空如同看手中所拿的葉子,一切世間所有物都是自己的菩提,即妙明元心(真心),即佛性。真心周遍法界,圓滿無缺,包含十方。反觀父母給自己的肉身,如同十方世界的一個被風吹起的一粒微塵,似存似亡,若有若無。又如同純凈透明的無邊大海流動的一個水泡,生滅都不能自己作主,沒有自性。如此明白自己的本妙圓心才是常住不滅的。於是都感恩而禮佛合掌,感覺從來沒有這麼高興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大秘密 的精彩文章:

TAG:中華大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