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楞嚴經》論心生萬物之二

《楞嚴經》論心生萬物之二

四,眾生不成無上菩薩而輪迴之根本—誤以識心為真心或遺失真心(佛性)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解讀:

眾生不能成無上菩提而入生死輪迴或成聲聞緣覺及諸魔外道的根本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誤將有攀緣性的識心認為是自性,認為是佛性。

《大般涅槃經》:「善男子,心非佛性,何以故?心是無常,佛性常故」

《大般涅槃經》:「心名無常,何以故?性是攀緣相,應分別故」

有攀緣性的識心不是佛性,真心非心,是為佛性,名之為真心。

第二個,丟失了佛性,或者說佛性沒有起功用。

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就是不生不滅無相之佛性,佛性之體即真心之體就是識精元明。此真心能生諸緣,而又非諸緣,由於諸眾生遺失(妄想心遮蓋)自己的真心,雖然終日行而不自覺,枉自在六道中輪迴。

五,尋找真心—真心不失不動,離諸一切外緣而有分別性。

(1)對塵境所生思維心非真心。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阿難言見。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阿難言:如來現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解讀:

阿難,你現在想知道奢摩他的修行法,想脫離生死,我現在再問你。此時如來舉起金色手臂,屈握五輪指成拳,然後問阿難,你現在看見沒有?阿難回答說:「看見了」。佛問:「你看見什麼了?」阿難說:「我見如來舉起手臂屈指成光明拳,放光照耀我的心目。」佛問:「你用什麼看見的?」阿難回答:「我與大眾都是用眼睛看見的。」佛告訴阿難,你剛才回答我說,如來屈指為光明拳照耀你的心目,你的眼睛可以看見,那麼你又以什麼為你的心呢?阿難說:「如來現在問我的心在哪裡,而我是用心來推理思維問題,這個能推理思維者就是我的心。」佛說:「去,阿難,這並非你的心。」阿難驚恐,忙離座合掌對佛說:「這不是我的心,那又是什麼?」佛告訴阿難:「這是你對眼前的塵境而生起的虛幻妄想迷惑了你的真性,從無始到如今,你認賊(妄想心)為子,失去你原本常存不滅的真心,所以在六道中輪迴。」

(2)真心應該有獨立於前塵的分別性(自有全性)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凈妙凈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解讀:

這時世尊開示阿難以及諸位大眾,欲令他們的心都入到無生法忍(接受萬法無生無滅的道理)的境界,於是在師子座上,以手摩阿難的頭頂,然後說道:「如來常說諸法都是心變化而顯現出來的,一切因果,世界微塵,都是因心所生。阿難,如果諸世界一切所有物,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追查其根源,都有體性。,即使是虛空,也有名字和相貌,何況能生出一切心的清凈妙凈明心怎麼能沒有體性呢?如果你堅持認為這個能分別、知覺、思量,有了別知覺性的東西就是你的真心。這個心就應該離開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六塵)而有獨立的體性。你現在聽我說法,因為有聲音而起分別心,即使你滅掉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這還在法塵境界里,還是有極其細微的分別心。不是我強迫你接受這不是真心,你再對心仔細揣摩,如果離開前塵(眼前塵境)還有獨立的體性,那就是你的真心。如果這個體性離開前塵沒有自體,這個你所謂的體性就還是前塵分別影事(還是極其細微的塵)。塵不是常住不滅的,如果塵滅時,這個你所謂的心就如同龜毛兔角一樣不存在,你的法身(真心)也就滅掉了,那麼誰修證無生法忍呢?」此時阿難和眾人都默然而不知所措。佛告訴阿難,世間一切修學人,即使修到九次第定,也不能成就漏盡之阿羅漢,都是因為認此有生死的妄想心作為自己的真心,所以你雖多聞但不能成就聖果。

「清凈妙凈明心,性一切心」即真心生一切心。

萬法由心生,眾生之真心(佛性)皆是文殊菩薩之低級分身,文殊生火和水,火中含佛性,水火運動幻化為萬法,萬法皆是幻。

法身即自性,即真心,即魂,即元神,即明月身,要到七地菩薩才能成就法身,法身是無相的,但法身放出光後能顯現。

(3)見性(見的功能)是心而非眼。

「(佛言)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將誰見。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清凈所生,故有光明。我實眼觀,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以我眼根,例如來拳,事義相類。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阿難言: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見。佛告阿難。諸盲無眼,唯觀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二黑有別,為無有別。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解讀:

阿難你先回答我,我這個光明拳的光怎麼來的?怎麼變成光明拳的?你用什麼看見的?阿難說:佛之紫金色身都因為清凈而發出光明,我用眼看見你把五指內屈成拳示人,所以我看見了拳頭之相。佛對阿難說,如來今日實話對你說,諸位有智慧的人,要從譬喻中開悟。阿難,譬如我的拳頭,如果沒有我的手就不會有我的拳頭,如果你沒有眼睛也不能看見我的拳頭,用你的眼睛來比喻我的拳頭是同樣的道理嗎?(以手喻心,以拳喻眼睛)阿難說:是的。如果沒有我的眼睛就看不見東西,用我的眼睛(眼根)比作如來的拳頭符合道理。佛說:你說道理一樣,其實不同。比如沒有手的人就一定沒有拳頭,但沒有眼睛的人不等於就不能見任何東西。為什麼呢?你去路上問一個盲人能看見什麼,他會告訴你只看見黑暗,沒有別的東西。從這裡可見,是前塵(眼前的境界)黑暗無光,見的功能還是存在不缺的。阿難說:諸盲人眼前都是黑暗,怎麼說能看見呢?佛告訴阿難,盲人無眼只見黑暗和有眼之人處在暗室所見黑暗有區別嗎?阿難回答:沒有區別。阿難,如果無眼之人看見一片黑暗,忽然眼前生光,能看見種種顏色,如果這就稱為眼見。那麼有眼之人處於暗室,看見也是同盲人一樣的黑暗,忽然室內有了燈光,此是有眼人也能看見種種色,那麼這個應該稱之為燈見,如果真的是燈見,燈有見的功能,自然不再稱為燈了。又如果是燈見物,跟你就沒有關係了。所以只能說燈能顯示顏色,能見色者是眼而不是燈,而見性(見的功能)是心而不是眼(因為無眼之人也有見黑暗的功能,見色和見黑都是見的功能)。

(4)見性(真心)必然不動不離。

(佛言)我初成道,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佛言如是。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佛言如是。」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回首左盼。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佛言如是。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捲。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泊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解讀:

我(佛)剛成佛時,于于鹿園中,對阿若多等五個比丘等和其他四眾說,一切不成佛,不能成阿羅漢,都是因為客塵(真心以外的虛幻之塵)和煩惱所害,你們當時如何開悟而成聖果的呢?

這時憍陳那站起來對佛說,他因為明白了客和塵的區別而成聖果。譬如在外行走的旅客,在旅館裡投宿,然後吃飯睡覺,第二天就離開了,不會在旅館裡住著不走。如果是旅館的主人就不會離開。如是我這麼想,會離開的就是客,不離開的就是主人。又如雨後天晴,太陽升起,光照過來,就能看見空中的灰塵,細小的灰塵在空中搖動,而虛空不動。於是思維,清凈而不動者就是空,搖動者就是塵。

佛說,沒錯,此時如來在於大眾中,屈五指,然後又打開,接著又屈五指。對阿難說:「你看見什麼了?」阿難說:「我看見如來的百寶輪掌在開合變化。「佛告訴阿難:「你見我手開合,到底是我手有開有合,還是你的見性有開有合?」(外塵動,見性不動)

如來從掌中向阿難右邊飛出一寶光,阿難即時轉頭向右看,此是如來又向阿難左邊飛出一寶光,阿難再轉頭向左看。佛問阿難:「你為什麼頭轉來轉去?」阿難說:「我看見如來發出妙寶光到我左右,我左右觀看,所以就搖頭了。」「阿難,你觀看佛光時,頭左右搖動,你搖頭時,你的見性也搖動嗎?」(阿難回答)「我頭自己搖動,我的見相連靜止的相都沒有,哪裡又有動的相呢?」佛說:「對了」於是如來普告大眾,如果眾生認可以搖動者為塵,以離開者為客。你觀阿難自己搖頭,見性並沒有動,又你看我的手有開合,而見性沒有舒捲開合,那麼又為什麼會以動者為身,以動者為真境?人生從始到終,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生生滅滅,使人遺失真性,顛倒行事,真心失真,認物為我(以真心之外的東西為我),因此輪迴,流轉不息。(眼根動,見性不動。)

《解深密經》:「而時,世尊欲宣此義,而說頌曰: 阿陀那識(阿賴耶識)甚深細,我於凡愚不開演示,一切種子如瀑流(有動相),恐彼分別執為我」

這個阿賴耶識為識心,裡面有業的種子習氣,這個種子不斷變化,有動相,故非真心。

(5)見性無變化,故為不生不滅之真心。

卷二: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發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大王,汝年幾時,見恆河水。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恆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佛言:汝今自傷發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恆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踴躍歡喜,得未曾有。」

解讀:

佛告訴大王:「你現在這個肉身是如同金剛一樣不朽壞還是會變壞?」「世尊,我這個身體是一定會壞滅的。」佛說:「大王,你還沒有死怎麼知道一定會滅呢?」「世尊,我這個無常會變壞的身體雖然還沒有死,但是我觀測我自己的念頭,每一個產生出來的念頭都在變遷然後消亡,新生的念頭不能停留住而不滅,念頭如同火變成灰,漸漸死亡,這種念頭的死亡從來沒有停止過,所以我斷定此身必定滅亡。」佛說:「大王,你說的沒錯。你現在的年齡已經老了,你的容顏跟你童年時有什麼不同?」「世尊,我孩童之時,皮膚和肌肉光滑細潤,長大後氣血充盈,而如今衰老了,形色枯悴,精神昏昧,發白面皺,不久就會死了,怎麼能跟年輕時之血氣充盛相比呢?」佛說:「大王,你的形體和容貌一定不是突然變壞的。」大王說:「世尊,這是潛移變遷,確實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隨著寒暑的遷流,逐步變化到今天這個樣子。為什麼呢?我二十歲時,雖然號稱年輕,但是跟我十歲時比較就老多了,三十歲時比二十歲又老多了,我現在六十二歲了,回頭看五十歲的我都比現在強壯多了。世尊,我覺得這個變化是潛移變遷的,雖然這種接近死亡的明顯變化,可以以十年為一階段被觀測出來,如果我仔細思維,這種變化不是以一記(十二年)或兩紀才出現,而是年年都在變化,不僅僅年年在變化,而是月月都在變化,也不僅僅是月月變化,而是日日都在變化。再仔細深思,每一剎那,每一個念頭的起滅之間,身體都在變化(細胞天天有大量死亡,而新生細胞的速度逐漸減少,從而顯現為逐步衰老。),所以推斷我的身體必死無疑。」

佛對大王說,你見衰老的變化一刻不停,覺悟到你將必死,那麼在你死時,你知道身中有不滅的東西嗎?波斯匿王合掌對佛說:「我實在不知道。」佛說:「我現在告訴你不生不滅的真性。大王,你幾歲時看見恆河水?」王答到:「我三歲時,慈祥的母親帶我去(廟裡)拜謁耆婆天(長生天)時經過這個河,那個時候就知道這個恆河水。」佛說:「大王,如你所說,二十歲時比十歲時衰老,六十歲就更老了,年月日時,甚至在每個念頭的生滅之間,身體都處在不斷衰老的變化之中。可是,你在三歲時見這個恆河,到十三歲,你再看這個水時如何?」王說:「跟三歲時沒有區別,就是到現在六十二歲了,看這個水還是沒有區別(水還是水)。」佛說:「你現在傷感於自己發白面皺,臉上皮膚一定比童年時皺,可是你現在觀看恆河,與童年時觀看,這個觀河的見性有童老之別嗎?」王說:「沒有(觀河還是河,觀水還是水,能見的功能沒有變化),世尊。」佛說:「大王,你的臉面雖然皺了,但你的見精(真心),其性(功能)並沒有皺,皺是一種變化,不皺就是沒有變化,有變化者就會滅亡,那個不變化的東西,本來就沒有生和滅,那怎麼會死呢?如何反而信外道末伽黎的說法,都說此身死後就一無所有呢?」大王聽了這話,相信自己死後還會投胎,並非什麼都沒有了,於是與大眾高興得跳了起來,從來沒有這麼高興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大秘密 的精彩文章:

說文解字論幸福

TAG:中華大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