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之中為什麼蜀漢最早滅亡?諸葛亮要付多大責任

三國之中為什麼蜀漢最早滅亡?諸葛亮要付多大責任

公元263年蜀漢滅亡,對於蜀漢為什麼會是三國中最先滅亡的原因說法歷來不同。對於政權本身來講蜀漢的滅亡其實與諸葛亮本身並無多大關係。諸葛亮僅僅做了9年的蜀漢丞相,蜀漢滅亡時諸葛亮一死30餘年。由此來看,丞相真的不應該背這個黑鍋。那蜀漢滅亡的真實原因又是什麼呢?或者說主要原因是什麼?

從政治角度分析,蜀漢的成立是劉備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成立的,但漢末到三國時間過久復興的基礎會隨時間的流逝逐漸減輕,在劉備勢力不知擴張甚至嚴重削弱以後,蜀漢實際上只能自保,沒有了北伐的實力。這與幾年前興復漢室的政治優勢與民心所向相比,沒有人會對興復漢室保有太大希望了。

戰略錯誤,聯吳抗曹是隆中對的基本構想,一切都建立在這一政治基礎之上。在劉備攻伐漢中時,曹操之所以沒有重點防禦漢中不是曹操戰略出錯,而是當時曹魏在東境與孫權對峙。劉備實際上是插了空子,雖然很冒險但結果很美滿,而孫權不怎麼想,認為這是東吳吃虧了,替劉備挨刀。變那荊州說事,此時曹操又要興兵為了保持孫劉聯合的戰略構想,劉備命關羽攻襄樊以緩解北方軍事壓力,但這時還沒有到北伐曹魏的時候。而關羽擅作主張秦川、東吳都沒有發兵的前提下自領一軍企圖攻滅曹魏,有沒能維護孫劉聯盟戰略要地丟失損兵折將。

劉備前後的心態有變化,赤壁之戰後劉備的實力發展最快這與其年輕時顛沛流離的狀態形成鮮明的對比。心態變化以後,興復漢室依然興復,但漢家天下不是獻帝的而是劉備的,荊州之事東吳有人希望維持孫劉聯盟,蜀漢也由主要人物企圖說服劉備,但劉備此時已經沒有了當初的公心。認為自己可以一家滅東吳而後劃江而治,伺機平定中原最終戰敗。

以上兩條是蜀漢停止發展轉向衰落的關鍵,對於諸葛亮後來治蜀的措施有直接影響。再說此後,益州東洲荊州三股集團勢力在蜀漢內部鬥爭激烈,這被認為是諸葛亮不能很好的處理有關。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對於利益的分配,諸葛亮其實已經做的很好了,若荊州不失、猇亭不敗內部矛盾不會突顯。但現在不同,處於主導地位了荊州集團遭受重大失誤,內部勢力不可能沒有動作,而這種動作是無法平息的,唯一的做法就是蜀人治蜀,而這一點諸葛亮沒有能力,因為蜀漢僅有益州之地。

諸葛亮死後,內部鬥爭逐漸顯現,沒有了第一代革命老臣的存在任誰也無法消彌地方勢力企圖奪回應有的統治權力。所以諸葛亮對於蜀漢的滅亡至少在戰略上不應該付多大責任。在利益無法擴大的時候,唯一能夠平息爭鬥的只有儘可能的均分,暫時找共同點以便擱置矛盾,只有蛋糕做大了矛盾才會得到解決。諸葛亮可以擱置矛盾,但蜀漢已經沒有辦法做大,矛盾論誰也無法消除。只有蜀漢滅亡後,荊州東洲集團整體遷出巴蜀,實現蜀人治蜀爭鬥才告一段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事實有話說 的精彩文章:

漢初三傑的張良 舊貴族的代表又是帝國制度不得以的延續者
對於商鞅的變法思想,舊氏族是如何反駁的?第一波攻勢的較量

TAG:事實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