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外代購竟是「鄉鎮製造」 代購造假形成完整利益鏈條

海外代購竟是「鄉鎮製造」 代購造假形成完整利益鏈條

「海外代購」竟是「鄉鎮製造」

代購造假形成完整利益鏈條

買家劉莉在網上看中了一款知名品牌的背包,雖然價格不菲,但由於是「海外代購」仍比專櫃便宜很多。

美國代購、購物小票為證、專有身份卡……賣家的一系列承諾讓劉莉開始心動。收到背包時,看到齊備的購物小票、包裝和身份卡後,劉莉更是對產品深信不疑。

「小羊皮的皮包不應該這麼硬啊。」閨蜜的一句話讓她開始心生疑惑。可是購物小票等都在手,還能是假貨嗎?

網路平台中,正品代購、海外代購正成為賣家的「金字招牌」。賣家發布商場買貨實拍圖,商品不僅有優惠的價格,又可以提供海外購物小票以及身份卡,同時提供的快遞單號可以清楚地顯示出快遞的發出地址為境外。這些信息讓買家深信不疑,也成為買家避免買到假貨的最佳憑證。

可是,如果這些單據本身也是假貨呢?

「海外實拍」可能出自國內鄉鎮

左手拿著一隻女包,背景中是國外商場的櫃檯和一名身著工服的工作人員。配圖中寫明「××商場代購實拍圖」,多款價格不菲的背包都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拍攝。

這樣的實拍圖,已經成為許多代購推薦商品的「利器」。同時,實拍圖也意味著「有圖有真相」,會得到更多買家的信任。而在現實中,這些讓人頗得信任的實拍圖也存在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北京市價格認定評估專家管理辦公室奢侈品鑒定專家、優奢易拍創始人張琛在十一年的鑒定中發現,如今奢侈品造假的水平越來越高,商品也從粗製濫造變成了足以以假亂真的地步。

張琛經常到福建、廣東等地進行調查,了解市場中最新的造假手段和細節。調查中發現,一些商場實拍圖實則出自一間經過布置的小房間。造假者通常將房間布置成商場專櫃的模樣,裝修風格也是與專櫃近似。「有時候還有穿著西裝的銷售人員作為背景,這樣拍照後,就可以謊稱是國外的買手代購實拍圖。」

代購實拍圖的效果也十分明顯,在張小姐的朋友圈中,幾個賣家常用商場的實拍圖進行營銷。「從我們的角度看,看不出什麼問題,還有的代購在發採購視頻,會把商場的環境、結賬的過程都拍出來。」

在張琛看來,這樣的視頻同樣被一些造假賣家所利用。一名海外的買手會對應幾十個下線賣家,一些不良賣家會利用視頻進行營銷,讓買家相信代購環節,進而出售自己的假貨。「給買家發去買手採購的過程,但其實買手只代購了一個商品,幾個賣家卻可以用這樣的視頻賣出去幾個甚至十幾個同款型的商品,到達買家手中很有可能不是代購的那個,而是假貨。」

「異地上線」可顯示境外發貨

一條快遞發貨信息出現在了買家溫小姐的手機上,通過單號查詢發現,發貨地點為香港。溫小姐一直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就怕一發貨發現發貨的是內地的地址,那還怎麼能說自己是代購。」

代購造假的賣家也發現了其中的這個漏洞,為了讓買家放心,快遞單異地上線成為賣家造假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名快遞業內人士表示,在地下工廠眾多的地區,會有中間人收集境外的快遞單號,然後進行轉賣。「每個快遞單號的數字中,有數字是對應某一個地區的,只要拿到了這樣的單子,即使是你從福建發貨,但是物流信息上顯示的卻是香港。」

張琛說,快遞的價格也要比正常的價格高出兩倍。但是,對於賣家來說,這樣的投入與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商品來說,算是九牛一毛。當消費者拿到的代購賣家發來的快遞包裹,快遞單據上標明發貨地點為香港等地時,其實可能就是從造假地發出來的假貨。「很多買家也對一些地區造假盛行有所耳聞,對於那裡發出的快遞,肯定會有顧慮,避開這幾個地方,也是賣家常用的手段。從地下工廠生產,到網上銷售,再到中間人提供單號,最後到異地上線,已經形成了一條灰色的產業鏈。」

「名牌身份」幾十元搞定

在對假冒商品進行外在包裝後,接下來登場的,就是名牌紙袋、大牌包裝盒、品牌禮品袋、手提袋、防塵袋、身份卡了。

一名包裝袋賣家表示,每個外包裝袋的價格根據大小從3元至6元不等,防塵袋的價格為20元至25元。「人飾衣服馬飾鞍,把這些東西套上,一下子就能提升個檔次。」

代購口中的購物小票、消費憑證、身份卡等證明,同樣可以根據不同的商品進行訂製。

「國外票據、購物證明、刷卡信息、香港大牌商品專櫃英文繁體,這些消費憑證都可以做。」一名專門從事票據印刷的商家表示,化妝品、衣服、鞋子、包、食品等購物小票都可以訂製。小票中會顯示出刷卡地址、金額等信息,一套購物小票、刷卡單據、購物證明三種票據,購買數量在100套以上,一套的價格不過三四元錢。

同樣,這名賣家也出售大牌品牌購物袋、防塵袋等包裝品以及商品的身份卡。如果大批量購買,一套小票、身份卡、購物袋、防塵袋的價格在30元至40元之間。「如果你只要一套,價格是130元。配上我的小票、購物袋和身份卡,效果絕對好,誰還能看出來是假的?」

「打開包裝後,首先會讓齊備的包裝消除一部分疑慮,再看到消費憑證和身份卡,買家的心理防線就很容易被突破了。」張琛表示,賣家的造假手段也隨著消費者的要求不斷提升,一些商品價格要比代購的價格低一些,齊備的包裝和小票,吸引了大批買家。一些代購造假的賣家,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造假者也在隨時更新技術,從外觀上看,消費者很難進行分辨。「大家都認為有購物小票為證,就對貨物的保真很少懷疑。」

消費提示

商品序列號應與票據匹配

張琛曾為某電商平台採購的貨源進行鑒定,發現其中部分為假貨。「有齊備的單據,再加上做工技術上的更新,讓採購者信以為真,將這批假貨帶進了自家的庫房,開始在網路平台上銷售。」

「這樣的售假並不是平台的本意,而是他們也沒有相應的技術和能力去鑒別這些商品的真偽。尤其是已經被包裝得幾近完美的假貨。」張琛表示,大多數奢侈品牌包袋裡會有序列號,相對應的是生產時間,這些信息也要和票據匹配一致。即使有「購物小票」,也並不能作為說明商品為正品的理由。

在張琛看來,代購賣家是假票據的主要客戶。一些代購賣家打出「百分百正品」、「支持專櫃驗貨」、「保險公司承諾正品保障」等旗號,並配有全套原廠包裝和海外購物小票。

一些網上售賣奢侈品的賣家明確表示支持專櫃驗貨,甚至全國驗貨。張琛表示,實際上,沒有一家奢侈品品牌給專櫃的員工進行「真偽鑒定培訓」,因此專櫃銷售人員甚至店長級別的員工,無權、也沒有技術能力去判斷商品真偽。「假貨商明知專櫃不提供驗貨服務,卻以專櫃驗貨作為保真營銷手段欺騙消費者。」

張琛認為,網購奢侈品風險大,因此建議消費者盡量選擇一些誠信商家購買奢侈品,如對商品存在質疑,也可以尋求正規的第三方鑒定機構對商品進行實物鑒定評估。「隨著對假貨的打擊力度加大,相信網購市場也會迎來更完善、更值得信賴的那一天。提醒消費者切記,不要因貪小便宜而吃大虧。」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盧明生表示,近年來隨著網購的火爆,不少消費者遭遇網購假貨。網路交易,也為維權帶來一些難題。買家在懷疑自己買到假貨後,可以在第三方權威機構進行鑒定,再將這份證明上傳至網商進行退款申訴,或保存好證據後進行訴訟維權。

本報記者 趙喜斌

( 作者:趙喜斌編輯:張晗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兒童醫院康復師多年堅守:孩子能正常跑跳就值了
馬化騰代表:德才兼備的數字一代才能挑起發展大梁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