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前任太經典導致假貨史上最多,借315聊聊森海這款被低估的新品

前任太經典導致假貨史上最多,借315聊聊森海這款被低估的新品

如果你錯過史上最經典的動圈耳機之一的森海塞爾IE80,我想這一次要是再錯過了,你將錯過一段歷史。

2002年我的聽歌設備從單放機換成了隨身CD機,在此之前我用過5個單放機,但是當我第一次用隨身CD機聽歌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聲音這麼乾淨,這麼清澈。那是不懂HIFI,只知聽歌。

在老家留下一抽屜磁帶盒一箱CD碟後,我有好多年沒有沾染過任何聽歌設備,除了大學室友買的桌面音箱。

所以,我也很遺憾的錯過了森海IE80。

這是不是你錯過一個妹紙,忽然遇到她的親妹妹的那種感覺,暫時無可奉告,我們先接近她。

一、開箱其實很低調

如果比較森海塞爾和拜亞動力的區別,我第一反應是森海比較會做營銷,因為森海的產品線非常豐富,而產品線本身就是一場佔有地利的營銷。不過森海IE80S這包裝足夠低調,IE80S和IE80也保持著大致相同的外觀。

其實我也曾想過買一副IE80,不過總擔心買不到正品,具體怎麼鑒別,我還真不知道;不過IE80S包裝盒背後有防偽標籤。

竟然沒有內外雙盒的設計,天地蓋揭開後就可以看到耳機收納包,裡面還有文章哦;

這個收納包不知道怎麼說,我想會不會有人出門帶著它,我倒不會,因為把耳機再恢復出廠原狀還是有難度,我還會拿掉內襯,耳機放在蓋子的小袋裡,收納盒裡面可以裝播放器什麼的;

全家福展示,主要是配件多,都擁有獨立包裝,其實是耳塞套和清潔刷以及耳掛,當然哈有說明書。額外說一句,耳塞套送的真不少。

二、耳機部分鑒賞

耳機腔體獨特的部分在於內側是棱形的,當然是有圓滑的弧度的,並不像其它入耳式耳機造型那樣滾圓,所以它的佩戴是有講究的;

腔體外側邊緣部分展示,儘管不是金屬材質,但是切邊切出的質感令人動容;

腔體後蓋看上去和IE80是一樣的,不過官方有對比,IE80S更小巧更精緻;此外可以看到導線管比較長,注意哦,IE80S也是可以換線的,官方並未將可換的線材放進標配里,需要單獨購買。

導線介面展示,專屬森海塞爾的兩針,換線設計是為了滿足手機直推黨,因為原裝線並不支持線控板;

森海IE80S標配里的線材原配採用的是皮質線材,很有彈性,收納指數頗高,沒有線控板(官方額外銷售的線材帶線控板和麥克風),線長一米二的樣子,很奇怪官方單頁並沒詳細說明線材是無氧銅什麼的,這和國產HIFI耳機一比,文案就相形見絀了。

三、佩戴體驗

如果你沒親自體驗過IE80S,你很難想像IE80S是一款繞耳式的耳機,而且只有繞耳式的佩戴,你才會感覺它設計的人性化,隔音效果相當不錯,也未見聽診器效應。佩戴美感不屬於時尚的那種范兒,在我看來IE80S還是比較低調,不過森海的LOGO可以為用戶增色不少。我唯獨擔心的是導線彎曲的地方會減少線材的壽命,因為導線管比較長,線材彎曲的比較生硬。

四、個人主觀聽感分享

在分享個人正式的聽感之前,我得說我並沒有去認真看一篇關於森海IE80的聽感評測。在我看來,森海IE80的經典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當你並沒打算去體驗它的時候,每一次圍觀都會加深你對它的假印象,好感會越來越強,差評會越來越差。所以你看我這篇聽感分享也是一樣的,如有興趣,一定找機會試聽再下定論。

最開始我直接用凱音N5二代直推,IE80S開聲並沒親和力,耐煲,目前煲機差不多50小時了,不知要多久才能發揮它的全部能量。低頻上,IE80S表現出相當不錯的深度,凝聚感並不是很強,但力量很足,彈性在隨著煲機深入而好轉,不過器樂分離感中規中矩;低頻顯示出很是不錯的聲場,但又缺少氛圍,聽搖滾樂的時候會顯得平淡,聽民謠的時候如咖啡入喉,聽電音的時候動感十足。

因為個人起初是搖滾樂發燒友,歌單里以搖滾樂居多,而IE80S聽搖滾並不在行,所以開始我是沒驚喜的,人生亦是如此。特地聽了李宗盛的《山丘》、李志的《天空之城》和萬青的《殺死那個石家莊人》;從聲線上來講,這可以說是男聲的三個層次,IE80S對人聲解析並不大凸出,李宗盛的醇厚還是缺點氣力,IE80S表現時有些偏柔和,雖然咬字、換氣都很自然,但就是情感上少那麼點韻味。

聽李志的歌,解析不凸出的更加明顯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講,它把李志那種非科班的唱腔表現的如臨現場,鼻音、換氣時的技巧李志並不在行,所以他的特點就是現場即興發揮比較自然,不做作, 而且音色很准,位置很好,不屬於抓耳的那種,結象感一目了然。

萬青的董亞千聲線比較細,但有著北方人的粗獷,屬於柔中帶剛。雖然我覺得IE80S的解析並不突出,但是董亞千聲音里的細節比較明顯,人聲的線條感很強,該厚的時候厚,該薄的時候薄,有點干,但不澀,我願意用干柔表現這種柔中帶剛的味道。在《殺死那個石家莊人》里,人聲一直很貼耳的,直到主歌部分的高音,人聲靠後,和高頻拉開距離,但是IE80S的缺點是人聲會和低頻太近,導致低頻喪失立體感,優點是空間感增強,聲場明顯,這是好是壞得看情況。

高頻部分先聽李志的《你離開了南京,從此沒有人和我說話》這種小提琴和鋼琴合奏的小曲,感覺並不打好,情緒上不來,鋼琴的顆粒感不甚明顯,不夠清亮;小提琴的鋸齒感表現的不錯,延伸感不是很強,但有良好的順滑度,毛刺控制的很好,而且瞬態令人眼前一亮。

所以我又換更為典型的《Hurricane 2000》試聽,我想說IE80S還不是那麼好伺候,明顯的缺點是大動態還不夠好,明顯的優點是聲場大,瞬態出色,延伸感明顯,順滑而利索,其實是很不錯的,可木有那種情感上的刺激,帶著這疑問我又換了飛傲x7二代。

用飛傲x7二代直推IE80S變化很明顯,高頻部分同樣是《你離開了南京,從此沒有人和我說話》,細節好多了,鋼琴的顆粒感明顯,聲音更乾淨;小提琴依舊克制了毛刺,但少了延伸感;再聽《Hurricane 2000》,感覺動態表現更弱了,瞬態依舊很好,細節表現不如凱音N5二代上那麼明顯,整體上三頻拉開了距離,氛圍感要強一些。

人聲我依舊是聽的李宗盛、李志和董亞千,飛傲x7的調音比較清淡,聽李宗盛的聲音醇厚感也減弱了;聽李志的聲音依然好聽,比凱音N5二代上更乾淨,多了點冷味,音色不如後者正,不過依然好聽。最好聽的還是董亞千的,不是凱音N5二代上的那種細節感人,而是自始至終保持著清淡,初燒不會喜歡這味道,它不想監聽那樣干,卻也不是適中的溫潤,而是通透、穩定,如果它的位置再靠前一點會相當不錯。

前文說過,森海IE80S在凱音N5二代上的低頻並不完美。類似邦喬維的金屬搖滾樂聽上去欠缺氛圍,這一點在飛傲x7二代上有所改善,下潛深度沒那麼深,但是凝聚感和速度以及彈性控制的很好,器樂分離感依然不錯。即使換成陳勛奇的《天地孤影任我行》這種曲子,IE80S依然能表現出雄渾的意境和悠遠的聲場,少的是動態,後來我知道了答案。

因為我忘了這裡是可以調節頻率響應的,對低頻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個人試了一下,確有作用。但麻煩的是需要合適的工具,官方提供的清潔刷尾部是可以用的,但那玩意比較容易丟,所以我是不大喜歡這個設計的。

最後說說IE80S在手機上的聽感,我用的是蘋果6S PLUS,老實說手機直推更有親和力。低頻的動態在手機上更為明顯,雖然彈性和凝聚感有所缺失,但氛圍感更抓耳了。人聲方面,儘管只有16歐姆的阻抗,手機直推會在男聲偏中高的音色上感到推力不夠,不過聽陳奕迅是穩妥妥的,細節很明顯,陳醫生的喉音顯得十分濃稠而不失通透,向下聽莫文蔚,向上聽許巍,基本上這個頻率的人聲IE80S可以是必殺。

高頻的話,IE80S用手機直推就容易暴露硬傷了,比如李志的那首《你離開了南京,從此沒有人和我說話》鋼琴的顆粒感強了點,但不夠清澈,小提琴的毛刺感比較明顯了,有不錯的延伸感,通透依然通透;換蠍子的《Hurricane 2000》,這通透感依然明顯,動態不是很大,瞬態也比不上在播放器上的那般利索,不過用手機直推這種大編製能有均衡的三頻和良好的器樂分離感,已經是很難得了,我甚至覺得如果你實在玩不好前端,直接用手機直推IE80S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五、整體總結部分

原本我已經算是比較懂HIFI了,不過聽了IE80S,我又有點懷疑自己的認知了。如果你用專業的HIFI播放器做前端,IE80S給不了你太多刺激,它又不是那種如白開水的監聽,在我用的兩款前端里有著不同的表現,而且都有明顯的缺點,但是它對音色純正的表現是潤物細無聲的那種浸染,聽上半個小時,就會發現味道所在。

在手機上直推它的親和力確實有殺傷力的,除了人聲有推不起來的表現,低頻、高頻都比較抓耳,如果用手機直推試聽,建議首聽陳奕迅,保證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如果要我下結論,它就是上的了廳堂下得了廚房,但是我並不喜歡它在腔體後蓋上設計的那個低頻響應開關,因為耳機本身的設計是非常簡單的,跟國產目前流行的耳機比起來簡直就是素雅,又何必設計一個複雜的功能呢?

我想,這跟前輩IE80的經典地位脫不開關係,珠玉在前,必有壓力!不管怎樣,森海2899遠的定價在我這裡是值得的。而且這副耳機很容易讓我想到鐵三角在去年發布的LS系列,並不是單純的聲音對比,因為我已經忘記當時聽LS400is的感受,如果你手裡有LIS系列,真的建議可以做個對比,相信會有更多感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燕七測評 的精彩文章:

雖然只賣269元,這家滑鼠卻把黑科技玩了個遍
這滑鼠按鍵多的用不過來,燈效可秒雷蛇

TAG:燕七測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