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守著這花兒,村民坐在家門口便可日入400元!

守著這花兒,村民坐在家門口便可日入400元!

界頭鎮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騰衝市北部邊境,沿高黎貢山西麓走向,屬龍川江源頭上游懷抱中的「花園盆地」,距緬甸重鎮密支那板瓦鎮僅40公里,故名界頭。界頭旅遊資源奇特,風光旖旎迷人。隨著第五屆騰衝高黎貢花海節開幕,連日來,到界頭觀光的人絡繹不絕。

「每年油菜花開,會有數十萬遊客到此觀光旅遊。油菜花海熱鬧起來,村民也漸漸富裕了。剛剛結束的2017年,界頭鎮共接待遊客5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億元以上。」界頭鎮黨委副書記趙開燦說。

把油菜花變成油菜花經濟

滿眼儘是金黃色,滿耳儘是蜂蝶聲,在田野間放眼望去,儘是一片黃燦燦的油菜花,花浪涌動,花香襲人。近日,記者走進界頭鎮,油菜花海、觀景台、樂活集市、農家樂……隨處可見的遊客身影,與油菜花海相映成趣。

界頭鎮黨委副書記趙開燦介紹:「界頭鎮共有28個村民委員會,361個村民小組,679個自然村,分布有回族、白族、傈僳族等少數民族。在沒發展鄉村旅遊之前,全鎮農民以種植為主,只注重油菜籽榨油帶來的經濟效益。但是,近年來發現有許多遊客來這裡觀賞油菜花,於是當地政府開始探索如何把油菜花變成油菜花經濟。」

陽春三月,團體游、自駕游齊聚界頭,有北京、湖北、四川、杭州等外省,以及昆明、大理、麗江、德宏等省內周邊遊客。到達界頭後,他們對界頭美麗的自然風光感到驚嘆,認可這個美麗的地方,紛紛拍照留念。在這世代居住的群眾怎麼也沒想到,界頭會成為遊客們心中的世外桃園。

和煦的春風、錯落有致的村落和一望無際的油菜花海,讓遊客和攝影發燒友大呼過癮。金黃的油菜花在陽光的照射下耀眼奪目,百里飄香。「高山、花海、村落,實在太美了!」一位來自四川的遊客在流連忘返之餘大發感慨。

近年來,界頭鎮通過不斷引導群眾集中連片種植油菜,完善全域旅遊基礎設施,大力推進鄉村休閑觀光旅遊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經過多年發展,界頭鎮的油菜花種植面積已發展到15萬畝,在油菜花盛花期,每天都會吸引1萬多名遊客參觀旅遊。去年,全鎮接待遊客已達到50萬人次。

不僅如此,界頭鎮還抓住了旅遊業大發展的機遇,因勢利導,加快休閑農業與旅遊業深度融合。將田園變成休閑養生莊園,將農產品變成旅遊產品,使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和餐飲、休閑以及其它服務業有機融合在一起,農旅融合發展為村民帶去「紅利」,促進村民多元化增收。

掙錢不用出遠門,自家門口就能日入400元

旅遊人數的增多,也帶動了當地農特產品的銷售,為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目前,我們全鎮農家樂發展到了300多家,其中油菜花種植核心區佔一半以上。」趙開燦介紹。2017年,全鎮脫貧退出建檔立卡戶為150戶597人。

「遊客多了,基礎設施也得完善。」趙開燦說。近年來,界頭鎮共投入資金5370萬元,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形成了大塘、石牆、新莊、白果、大園子、沙壩地、龍川江濱河沿線等鄉村旅遊核心區。完成旅遊環線300多戶農家新居建築風貌改造,並於2015年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界頭鎮沙壩村李大媽坐在自家門口擺起了冷盤攤點,足不出戶每天就能有400元左右的收入,這讓她開心不已。「祖祖輩輩種的只能賣菜籽榨油的油菜,如今成了風景,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來旅遊,其中還有不少外國人,讓我們既增收又長見識。」

界頭鎮沙壩村的楊興燦在家人的勸說下,投資數萬元,辦起了農家樂。原本以務農為生的老楊,對開飯館心裡很沒底,沒想到開業才一年,收入竟達到20萬元,而以前他靠賣油菜籽一年只有三四萬元的收入。

今年46歲的楊發莊是界頭鎮張家營的村民,以前一直在鎮上從事建築材料的經銷,在當地也算是第一撥富起來的人。看見家鄉的花海節一年比一年人氣旺,他憑藉多年經商的敏銳嗅覺,毫不猶豫於去年2月在自家的土地上建起了目前在當地最大的一家農家樂。據了解,自舉辦第一屆騰衝高黎貢花海節以來,該活動已連續舉辦了五屆。花海節期間,全鎮旅館、餐館、農家樂家家爆滿。

「五個一」概括界頭髮展鄉村旅遊成功實踐原因

當前我省正在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促進鄉村旅遊與休閑農業相融合,界頭髮展鄉村旅遊的成功實踐不是偶然,這離不開界頭自然、人文、氣候等旅遊資源充沛的原因。「界頭旅遊資源豐富,發展鄉村旅遊具備一定優勢,可以用五個一來概括。」趙開燦說。

一座神秘莫測的高黎貢山。界頭是整座高黎貢山最美的一段,這裡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形成極為壯觀的垂直自然景觀和立體氣候,鬼斧神工塑造了無數雄、奇、險、秀景觀,像銀河飛濺、奇峰怪石、石門關隘、峽谷壁影等一幅幅壯景,有668種野生動物、1600多種植物在這裡生長繁衍,被稱為世界物種基因庫。世界上最大的大樹杜鵑王,以其28米高的身軀,500多年的樹齡成為世界上850個杜鵑品種中質量最高、花形最大、生長年代最長的罕見品種。早在60多年前,大樹杜鵑王就在英國皇家博物館裡,轟動了世界植物學界。天台山人工禿杉林,被譽為全世界最大的人工禿杉林,目前尚存796株。

一群含情脈脈的地熱溫泉。界頭境內共有溫泉6處,其中以石牆熱田和大塘熱田最具規模。石牆熱田座落在界頭鎮石牆社區,距縣城45公里,在約1500米的長度內有諸多熱水出露。大塘熱田位於界頭鎮大塘社區,地熱資源星羅棋布,共分布大小溫泉群20多處,水溫在40-80℃之間。

一卷耐人尋味的人文文化。界頭鎮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即有先民在這裡居住,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漢代為永昌府轄地,是西南絲綢古道的交通要塞,唐代有著名城堡「羅哥城」「羅妹城」,至今遺址尚存。

一片詩情畫意的生態田園。界頭山青水美、四季常綠,杜鵑花、山茶花、油菜花爭奇鬥豔,形成了一幅柔情愜意的天然畫卷。界頭鎮每年種植優質油菜達15萬畝,每年2月初至3月中旬是油菜的盛花期,也是觀賞「十萬花海」最佳時期。春天來到界頭鎮,真正是「村在林中,林在田中,人在畫中」。

一段蕩氣迴腸的歷史詩篇。1942年騰衝成為滇西抗戰的主戰場,界頭成為了抗日戰爭的主陣地,成立了抗日臨時政府。抗日縣長張問德先生在這裡寫下了浩氣長存的傳世檄文——《答田島書》。鐵匠房、馬面關、北齋公房、抗日縣政府遺址等都銘刻著這段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

下一步將打造「農旅結合 四季花香」特色旅遊小鎮

趙開燦表示,隨著鄉村旅遊等新興產業的興起,界頭鎮逐漸把美麗田園建設放在首位,大力實施農旅聯姻工程,使農業從單一的生產功能向休閑觀光、農事體驗、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多功能拓展。為此,界頭鎮請來了專業的規劃團隊,將農業與旅遊、文化、體育運動相融合,把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空氣變人氣、勞動變運動、農產品變商品,用旅遊帶動鄉村經濟。

同時加快推進體驗游道建設項目及綜合性賽道工程建設,大力發展「馬拉松、騎行、探秘、越野、漂流、露營」等戶外運動項目,打造「戶外運動大本營」。並著力打通江東銀杏村至永勝、石牆至固東愛國、大塘至明光東營旅遊路線,形成鄉村旅遊抱團發展大格局。包裝推介「蜂蜜、柿花、烏梨、植物油、泡辣子、泡筍子、手抄古紙」等具有界頭特色的旅遊產品。大力發展標準化民居旅館、農家餐館,不斷提高旅遊承載力。

此外,加大旅遊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安曼酒店等重點項目,加強景區景點及附屬設施建設。加大旅遊資源保護開發力度,探索推進天台山、寶華山、紫薇山、大樹杜鵑等A級景區申報工作,將高黎貢山自然風光、景區景點、古村落、寺觀廟宇、抗戰遺址、溫泉熱田等旅遊資源整合提升,豐富旅遊內涵,努力把界頭打造成為「農旅結合、四季花香」的特色旅遊小鎮。

來自:保山日報

編輯:姜永華

責任編輯:楊清宗

關於保山新聞網

該微信由中共保山市委宣傳部保山新聞網管理,保山新聞網是保山市委市政府管理的第四媒體。關注本賬號您將能及時收到保山的新聞資訊。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何聯繫我們?

微信公眾號:baoshanxinwe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山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昌寧翁堵鎮大明山中大明湖
看不透的大蘭山

TAG:保山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