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人是關羽麾下部將,在關羽命殞後,寧死不降,最終自刎而亡

此人是關羽麾下部將,在關羽命殞後,寧死不降,最終自刎而亡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212期 文/無常奉天玉)

說起襄樊之戰,大多數人都會在第一時間想到關羽。的確,這一戰的發起者,正是這位至今依家喻戶曉的名將。在這一戰之初,他兵圍襄陽、樊城,讓曹魏名將曹仁無計可施;他水淹七軍,讓位列五子良將的于禁無奈歸降;他生擒敵將,讓白馬將軍龐德,死在了屠刀之下;他大展雄風,嚇得梟雄曹操差點遷都。

然而,就在他威震華夏的時候,戰局發生了扭轉--曹魏與東吳聯合在了一起,魏將徐晃在前線大破關羽,東吳呂蒙白衣渡江,偷襲關羽後方,於是關羽陷入了無路可退,無城可守的絕境,最終遭到了擒殺,荊州地盤最終也落入了東吳的手中。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並非關羽剛剛敗亡,荊州就徹底淪陷了,彼時,還有一名義士,在關羽死後,抗爭了一個多月,最終更是以身殉職。這個人是誰呢?

此人名為習珍,表字不詳,關羽鎮守荊州時,他曾擔任零陵北部都尉一職,地位不是很高,千百年後,其知名度更是低的可憐。然而,時間磨滅的是他的名氣,磨不掉的是他的忠義。據記載,當初關羽遭到擒殺,原本屬於劉備的荊州郡縣,紛紛向東吳投誠,其中的官員,也大都投奔了孫權,這種情況下,潘濬(jùn),先是閉門不出,被孫權親自上門邀請之後,才出仕東吳,便被傳為了佳話。可是習珍的忠義,又是潘濬無法相比的。

畢竟潘濬最終不但投靠了孫權,還幫著孫權一起,剿滅了依舊頑強抵抗的劉備勢力,而習珍,正是誓死抵抗者中,最頑強的一股。當初荊州地盤大量淪陷,習珍駐守的零陵,也岌岌可危,於是他聽從了弟弟習宏的建議,假裝歸順東吳,卻在迷惑東吳的同時,與武陵部從事樊胄等人,一起舉兵反抗東吳。被東吳擊敗之後,他也沒有放棄反抗,反而劃治下七縣為邵陵郡,自號為太守,繼續為蜀漢效忠。

《襄陽耆舊記》記載:「孫權殺關羽,諸縣響應。珍欲保城不降,珍弟宏曰:『驅甚崩之民,當乘勝之敵,甲不堅密,士不素精,難以成功。不如暫屈節於彼,然後立大效以報漢室也。』珍從之,乃陰約樊胄等擧兵,為權所破。珍舉七縣,自號邵陵太守,屯校夷界以事蜀。」

這個時候,已經降吳的潘濬便出場了,他受孫權之命,率眾前去攻打了這位曾經的同僚。或許是因為習珍部下,並不齊心,也或者是因為,雙方的兵力有巨大的差距,潘濬出手之後,習珍非常的狼狽,在極短的時間內,其領土便幾乎全部丟失了,他手下的兵馬,也僅剩下數百人,無奈之下,他只能率眾駐紮在了山上。

潘濬倒是沒想著趕盡殺絕,相反,他非常欣賞習珍,於是在將習珍逼上絕境之後,他沒有一鼓作氣,殺上山去,反而隻身上山,勸說習珍降吳。只不過習瑜忠義無雙,他註定是要碰壁了。史料中提到,面對潘濬的勸降,習珍僅說了一句話,即「我必為漢鬼,不為吳臣,不可逼也!」同時,為了表明自己的決心,他還彎弓搭箭,射向了潘濬。當然了,這一箭並沒有射殺潘濬,僅是起到了震懾作用,讓其死了勸降自己的心。

意識到習珍誓死的決心之後,潘濬確實死心了,他在下山之後,便下令全力攻山。可是,這一次的進攻,並不像之前那般順利--習珍沒有再次被快速擊敗,反而在敵軍眾己軍寡的情況下,堅守了一個多月。而且,他最終兵敗,也非戰之罪,而是因為糧盡彈絕。在沒有糧草,也沒有箭矢的真正絕境下,義士習珍的生命,終於畫上了句號,他用最後的舉動,詮釋了對蜀漢的忠義。《襄陽耆舊記》曰:「珍固守月余,糧、箭皆盡。珍謂群下曰:『受漢厚恩,不得不報之以死。諸君何為者?』即仗劍自裁。」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雖然關羽之敗,決定了荊州地盤的淪陷,他被擒殺之後,幾乎所有人都選擇了向東吳投誠。但是,在一群「識時務的俊傑」中,依舊有義士如習珍,會甘願為蜀漢陣營,戰鬥到最後一刻,堅守著「忠義」二字。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三國數位頂尖謀士如法正、龐統,投奔劉備後為什麼會成短命鬼?
三國最傑出的六位奇才:一龍一鳳,一毒一鬼,一虎一麒麟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