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信息 《矽谷早知道》第二季刊首語

這些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信息 《矽谷早知道》第二季刊首語

大家好,歡迎來到《矽谷早知道》第二季。我是您在矽谷的特派記者徐濤,很高興能接著為您報道全球創新。

我們團隊的同學說,應該為第二季來個刊首語或者說點什麼,或者至少說點什麼。那我就聊聊,一些看起來只是和投資人、創業者有關係內容,為什麼其實是對更多人有價值的。

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區塊鏈和 ICO 是什麼嗎?如果知道,你們是不是已買了一些比特幣、以太幣了呢?

很多人可能要嘲笑我了,因為這幾個概念簡直已經太火了,幾乎人人皆知。

那我再問一下,去年這會兒,大家對這些概念有什麼印象?

《矽谷早知道》第一季開始,也就是去年3月,我訪談了矽谷區塊鏈一位資深創業者 Tom Ding,聊了兩個小時候的區塊鏈,後來這期節目分成了上中下三集播放出來。

當時和Tom Ding的訪談中,我是覺得受益匪淺。但之後和同事朋友討論,也會有人說,這個太難懂了吧,離普通人好遙遠呀,等等。我當時也反思,我挑選的這個選題是否太生澀了,我是否只顧及了自己的好奇心,而沒有去滿足聽眾的需求。

但到 2017 年夏天,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我身邊一些創業者朋友開始來找我聊區塊鏈這個概念,也說要開始做ICO。甚至我一個在地方法院工作的老同學也找到我,問我是不是能把那期區塊鏈的節目發給他聽一下,說是他要仔細學習一下。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整個夏天 ICO 概念都沸沸揚揚,以至於到 9 月,政府開始出台政策干預,比特幣,以太幣經歷了一輪下跌。

當時我又做了一期節目,採訪的是人稱「嚇神」的林嚇洪。我覺得說的很多東西和做的判斷都很中肯,指出了技術的趨勢和風險。但在這之後,政府的政策並沒有讓這個領域沉寂,更多人注意到了這個概念和相關的技術,越來越多的人湧入這個領域,希望從中找到機會。這種狂熱一直持續到現在。

我提這個事,並不是想說《矽谷早知道》真的是比別人「知道的早」。我是覺得這個現象,回答了我長久以來顧慮的問題。

這個問題是,我採訪和報道的這些關於矽谷的這些前沿信息和洞見,受眾只有那些投資人、創業者和少數精英嗎?還是其實更多人可以從中受益?

再分解一下這個問題,那會是兩個小問題:第一,大家和矽谷,創新離得真的很遠嗎?第二,如果離得不是很遠,那又如何?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是,大家和矽谷離得真的那麼遠嗎?

我想區塊鏈事件的發生算是一個證明吧。從四月的少有人知曉,到現在的轟轟烈烈,也就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

之前有種說法,說矽谷和國內的技術步伐大概有3-5年的時間差,但現在這種說法肯定是不成立的了。如果去看別的技術,其實也一樣。比方說前幾年說人工智慧,看起來非常科幻非常高大上,但等到Amazon 出了智能音響 Echo 之後,國內一大批智能音響也出現了。我國內的朋友很多人有小米的智能音響或者別的什麼智能音箱。

或者再舉一個特殊一點的例子。之前,矽谷早知道的第一季做了一次節目,講人工智慧正在如何加快藥物的發現,並且改變疾病治療的方式,這期節目叫做《那些AI遞來的藥物》。這期節目我自己感覺過於專業和生僻了一些。但一個聽眾給我寫郵件說,他的母親被查出有癌症,情緒低落,甚至連手術都不想做。他聽了這期節目之後推薦給了自己的母親,讓他媽媽知道只要抱有求生的意志,也許在手術後的這段時間中,會有能治癒她癌症的新葯研發出來。

第二個問題,如果普通人和矽谷的技術創新離得沒那麼遠,那又如何?

在區塊鏈這個事件中,我想很多人的感受就是,生怕自己沒趕上趟,趕上了又害怕自己成為了無辜的韭菜。

事實上,這個時代劇烈變化,世界各個地區的經濟與文化如此緊密的咬合在一起,每個人都被裹挾在其中。例如美國中部的工人收入會受到中國深圳工人的影響;我的職業生涯完全被網路媒體的出現改變;還有,我們的出行徹底被滴滴和 Uber 所改變;我們未來的工作也可能會完全被人工智慧所改變。當然,我在兩年前還用一本小書《美國教育的焦慮與創新》來論述這種變化中為什麼我們看到小孩子從一出生到大學的教育,都需要用新的視角去看待,甚至去做出和傳統教育非常不一樣的改變。

既然沒人能夠躲得開,那我們就需要用最大的可能去應對它。

所以長久以來,我作為記者,也並沒有把自己僅僅定位為一個科技記者。我一直覺得自己應該是站在科技,人文和社會的交匯點,去觀察這個世界,並將觀察到的東西帶給大家。

因此,在新的一季中,我將不僅僅只是做投資人和創業者們在矽谷的特派記者,我要做更多人的特派記者。這檔節目應該免費,並提供更多價值給大眾。

也正是因此,《矽谷早知道》不會是一個提供快速消息的地方,你在這裡不會看到我推薦哪個 ICO 值得參與或哪個幣還能看漲,亦或是哪個公司的股票是不是可以買一點。

我更希望通過我的採訪,讓我自己,也讓大家能更好的了解這個世界中一個個小的創新系統是如何轉動和發揮作用的,以及可能會如何影響到每個人。剛才提到的第一季節目,《那些AI遞來的藥物》其實就算是這一類。

我也希望將矽谷的信息和矽谷聰明人的洞見傳遞給大家,為聽眾們打開更廣闊的視角,或觸發某種新的想法,好來更好的理解自己所在的行業、環境和這個世界。例如第一季請來亞馬遜的員工,來聊亞馬遜的創新,以及和 Nvidia CEO 黃仁勛的訪談,就算是這一類。

我想我除了不會在《矽谷早知道》中鼓吹某種「風口」和「趨勢」,可能還會批判某些「風口」,並去反思很多現象和做法。

前幾天看到李笑來和劉潤在朋友圈裡討論「韭菜」的定義。我想對於一個成年人而言,「韭菜」其實是因為他們「跟風」,沒有「批判性思維」。新科技層出不窮,賺錢的機遇也層出不窮,但沒有思辨能力,不在這個風口倒下,也會在另外一個風口躺下。

在《矽谷早知道》第一季中,好多篇都是和「反思」有關。例如在去年3月我有一篇是關於西南偏南教育峰會的報道,其實就是對教育創新的反思,那場大會很多人都批判說教育需要的變革很多都和科技無關,有時候覺得科技能解決一切的態度反而會帶來問題。到2017年末,教育創新獨角獸Altschool果然遇到了問題,而且問題恰恰也是太過於信賴科技能解決一切。《矽谷早知道》也因此做了相關的解讀。

另外在去年夏天,我們還聊到科技公司如何用演算法讓消費者上癮這一個話題。這種反思的聲音在國內並不多見,但我覺得這是一個重大議題,應該讓更多人意識到,並且來討論。現在,這個話題在矽谷已經越來越多人討論,《連線》雜誌在上個月還用一整個封面文章來討論 Facebook 因此面臨的困境,而在中國,也許人們也需要意識到自己不斷再刷今日頭條或者抖音的時候,自己是一個被演算法操縱的人。以及,科技公司也會濫用他們手中的科技力量,他們應該需要被設置一些邊界。

我想這種反思,或者批判性思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的確不可能脫離這些科技創新,也不可能脫離新的商業模式。也正因為如此,我們不能全盤接受那些科技公司塞給我們的一切,我們需要指出他們糟糕的那一面,用各種方法讓它們能改掉那些糟糕的方面。

當然,還有一個看似空洞,但我覺得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這個世界變化如此之快,人工智慧可以替代很多工作,人類的行為會被操縱,那我們人類短暫一生究竟如何做才能幸福並有價值呢?當我們老邁,再回頭來看我們的一生,會如何看待我們那些風口,那些對趨勢的追逐,我們會不會後悔我們做出的某些事情?

矽谷一些人也已經在做相關的思考。我想在《矽谷早知道》第二季,我也會關於這些問題進行採訪和訪談,希望矽谷聰明人的思考能對大家有啟發。

所以,在這個欄目中,矽谷不是大洋彼岸的一個地點,《矽谷早知道》也不是淘金者迅速致富的助手。我會要做更多人的矽谷特派記者,讓更多人知道全球的創新在如何發生,又可能如何影響到普通人的生活,以及,那些先行者和智慧的人在進行什麼樣的思考和反思。

我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通過這個節目,在這個動蕩變化世界中,當一個好奇而又安之若素的人,過得更通透一些,也更幸福一些。

那我們下期節目不見不散。

溫馨提示:《矽谷早知道》第二季免費專欄將在36氪開氪及36氪音頻頻道同步上線。敬請關注。

36氪音頻頻道入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未來服裝功能重於時尚
互聯網的顛覆性轉變:從搜索至上,到社交為王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