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具有收藏潛力的藝術名家——著名畫家于振蓮作品賞析

最具有收藏潛力的藝術名家——著名畫家于振蓮作品賞析

著名畫家于振蓮近照

藝術簡歷:于振蓮,1950年出生於山東文登,青年時代就酷愛繪畫,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師承長安畫派名家何海霞先生,並成為入室弟子,專攻仕女、山水畫法,尤長畫荷。于振蓮在三十多年繪畫生涯中,以張大千先生、何海霞先生為宗師,研習繪畫藝術。並追隨恩公多年,在其人格魅力和文化氛圍的熏陶下,耳濡目染,聆聽教誨和手把手的教導,深得其繪畫真諦,進而逐漸形成格調新穎、筆墨大氣、秀潤飄逸、蒼勁有力的繪畫藝術風格。她在學習「大風堂」畫荷技法的基礎上又有創新,被長安畫壇譽為「大風堂」傳人。她的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和省、市畫展,並屢屢獲獎,不少畫作被博物館、紀念館及名人士收藏。于振蓮現為中國文化部藝術交流中心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三百書畫院陝西省分院副院長等。

【作品賞析】

荷色山水靈趣盎然

宋·周敦頤《愛蓮說》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名句,一直是于振蓮愛蓮、畫荷的原因,如今的她在古城長安成為頗有名氣的畫家。

于振蓮是個成功者,成功的背後包含了她超人的勤奮。沒有受過專門科班培訓的她,完全靠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過人的刻苦自學而成才的。

雖然她1978年拜大畫家何海霞先生為師,確實給了她不少的點撥指導,但她始終遵循白石老人所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教誨,集眾家所長,融於筆端,從不追逐名家後塵,她認定潘天壽的銘言,「凡事有常必有變。

常,承也;變,革也。」在這樣一條藝術規律的啟示下,她堅持繼承傳統而不囿於傳統。

她在繼承中國畫傳統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實地寫生的素描經驗,大膽實踐於國畫花鳥、山水畫藝術之中,既沒有脫離中國畫的氣韻生動,又保持了中國畫大寫意韻味。她說,歷代好丹青者更多鍾情於荷花,畫荷不輟。

何老生前也說過,齊白石愛畫蝦,徐悲鴻愛畫馬,我姓何,除了畫山水就愛畫荷。你叫于振蓮。

既然作了入室弟子,先把蓮花畫好,她牢記何老的話,這一畫就是四十年過去了,而且微信別名也是愛蓮說。

人無魂,行屍走肉,畫無魂,也不過是在一張白紙上亂塗抹罷了。畫的魂就是畫家通過作品向讀者傳達一種真實的情感。于振蓮筆下的荷花,山光水色無一不洋溢著她整個身心對生活的體驗,筆觸也高度概括了她自己的理想和審美觀念。

她作畫技巧從不拘泥於框架模式,創作立意也始終是「意」在筆先,借景抒情,用畫向讀者傳達真善美和表抒自己的情感。

2014年在省政協舉辦的「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書畫攝影展上,她畫的一幅「身與蘭梅同馥郁,肯教小字二分香」荷花圖以及2016年7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型書畫攝影展覽上,她畫的「荷香」圖,都是藉助抒情,用擬人的手法歌頌荷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看于振蓮畫荷不僅是一次學習機會,更是一種藝術享受。一次在省僑聯舉辦的文化藝術聯誼會活動現場,看她對構圖頗有研究,中國畫講究白紙為底,不畫物象的地方為虛,有物象的地方為實。

虛處即使不畫東西,但和實處同樣重要,是全局的一個組成部分。所謂畫繁易,畫簡難,也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畫家要做到紛繁而不紊亂,簡潔而不空泛,是需要有一定的藝術功力。

于振蓮構圖很有自己的特色,她經過充分醞釀之後方才用羊毫斗筆,飽蘸墨汁,大膽落筆,經她橫塗豎抹,虛實變化、乾濕相間、提按頓挫、彩墨並用,一幅栩栩如生的荷花、荷葉、荷桿、蓮蓬、花蕾、蜻蜓躍然紙上,真可謂嫻熟筆拙、酣暢淋漓、暈化自然、一氣呵成。

再加上蘇軾「秋風靜芙蕖,新荷弄晚涼」的詩句落款堪稱錦上添花,恰到好處。

再看她畫的一些荷花扇面,那也真是讓人拍案叫絕,尺幅雖小,但她構圖極是巧妙,「映日荷花,秋聲秋色」,她不僅注入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藝術理念,同時又充溢了濃郁的田園氣息和綠色的環保意識。

她在藝術追求上,也特別注重創新,作每幅畫都從新處、奇處著眼,她主張在不奇中找奇,平淡中求得意外,力求張張畫面不雷同,「異於人,異於己」。

無論是她筆下清凈高潔的荷花還是蒼勁疏朗的臘梅,傲霜凌風的秋菊或幽蘭、清竹、花鳥魚蟲,儘管這些都是被歷來畫家畫「爛」了的體裁,但她呈現在讀者面前的總是另有一番新的、美的意境。

提起于振蓮的山水畫,怎麼也脫離不開她的老師、當年長安畫派唯一健在的著名畫家何海霞先生的諄諄教導之恩。長安畫派老一代在藝術的歷程中他能把古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傳統理念,發展成了「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傳統」的宗旨。

不僅成就了他們那一輩人,而且也成就原為老一輩長安畫派畫師的入室弟子、後輩、學生、子女等,于振蓮便是其中的一員。

于振蓮在繼承長安畫派傳統的基礎上我們仍能看到他對山水繪畫意境、筆趣、墨韻的堅持。

在他所畫的秦嶺、終南、長安八景山水畫卷中,或則清新平遠,煙波浩淼,簡潔疏朗;或則渾厚深遠,千峰疊翠,大氣磅礴;或則峻拔高遠、險峻聳崎,雲蒸霞蔚。

雖然她的作品集中表現出帶有渾厚的傳統筆墨和色彩豐富的樹木花草韻味,但最讓人感動的還是她在山水畫中的精心創構、探索新的嘗試和新的成果。

于振蓮就住在長安區,推開門窗便能看到「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的秦嶺、終南山脈。好的景物不是妄想出來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去發現、去觀察、去寫意、去傳達而獲取的。

她畫的山水畫也就是在那看似平常的遠山近水,樹木花草中經過她篩選、提煉,集中到畫面上來的,這就是藝術來源於生活,藝術的超群脫俗而成了美的作品。

心外無物,境由心造,畫品即人品,在傳統理念中,中國畫論把人與藝緊密聯繫在一起,既獨到又辯證,畫與詩同步、畫與人同步。透過於振蓮的畫所展現出來的生活情感,日益受到人民的歡迎和關注。她的作品多次在省內外參展並獲獎,同時多家媒體、出版社轉載刊登在刊物雜誌、報紙上宣傳,諸多作品被國內外展覽館和個人收藏。

「待到來年六月中,風光不與今日同。」我們堅信于振蓮女士會把藝術之根深植於民族藝術的沃土之中,不減初心和凌雲之志,在藝術追求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將用更多、更新、更美的作品呈現給大家。(李振中)

廣 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怪象網卡 的精彩文章:

最具有情懷的書畫藝術名家——台春喜作品賞析

TAG:怪象網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