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九紋龍」·玉武人古玉收藏選展

「九紋龍」·玉武人古玉收藏選展

比德於玉 以玉會友

致力於中國玉文化的研究與傳播

1、 春秋玉玦

-------春秋玉玦呈圓柱形,頂端截平,高2.3公分,直經2.0公分,局部受沁,有鈣化,兩端凸弦紋各一周,其中飾有六條夔龍,通體飾蟠虺,為隱形龍紋。虺是早期的一種龍,是春秋戰國時期較為常用的紋飾。其工藝複雜,主要採用減地工藝,整體呈浮雕狀隱起,加以絞絲,使繁密的構圖更具有裝飾效果,具有一種光影閃爍的感官刺激,充滿了藝術性和神秘感。 春秋柱形玉飾高2.9公分,直經1.5公分,呈圓柱形,頂端截平,兩端凸弦紋各一周,通體飾卧蠶紋,隱含蟠虺龍紋,龍唇上卷,橢圓形眼,毛髮以絞絲紋飾,鈣化嚴重,雞骨白色,局部有褐沁。工藝複雜,紋飾繁複,光澤古樸,應為春秋器物,其用途尚待探究。

來源:中國嘉德(香港)2016年5月31日,第600號 《奉文堂》《思源堂》陳淑貞、何安達舊藏

2、春秋白玉蟠虺紋壁

-------玉壁是典型的器型,也是重要的禮器,後又發展為佩飾,用於佩飾時,則稱為"系壁「。《說文》:"壁,瑞玉,圓也。"也就是說圓形,中間有圓孔,是壁的基本特徵。《爾雅》中說:"肉倍好謂之壁,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者一謂之環"。"肉"指的是周圍的邊,"好」指的是當中的孔。 此玉壁外經6.8公分,內經3.8公分,厚0.1至0.4公分,通體受沁,沁色為土色,層次分明,較為豐富,有浸蝕孔,孔口不規則,外小內大,且有結晶體,包漿熟潤。滿工滿飾,兩面紋飾相同,蟠虺紋是一種隱形龍紋,是春秋時期流行的紋飾。

來源:北京保利

3、 戰國玉壁

-------戰國玉壁直經2.7公分,內經1.3公分,呈扁平體,圓環形,內外輪廓皆有凸起的弦紋寬邊,通體雕琢卧蠶紋,局部飾網格紋,形隱蟠虺龍,兩面紋飾相似,內壁顯台階痕。通體鈣化,兩面局部均有附著物,且有硃砂沁痕。此壁雖小,但工藝一絲不苟,紋飾繁華,應為組佩中的一件或帶鉤等器物上的嵌飾件。 戰國條形飾件長7.5公分,寬2.3公分,厚0.5公分,呈長狀扁梯形,上面飾蟠虺紋,局部飾網格紋,上下圖紋對稱,鈣化,有天窗,玉性可見,有明顯的形變現象。左右兩邊雕琢有對稱的齒脊,上下兩缺口位於中部,由上而下縱穿一孔,對穿錯位,用於貫系,此器工藝精美,構圖規整,時代特徵鮮明,應是組佩中的一件,與他器合成一組玉佩。 戰國方形玉飾長2.8公分,寬2.8公分,厚1.0公分,形呈方形,中部隆起,兩邊較薄,通心穿細孔,對鑽,有錯台痕,四邊皆有楔形凹槽,在正背兩面用壓地隱起的雕法線雕蟠虺紋,鉤連彎曲轉折,布滿整個器身。 局部鈣化,一面沁輕,一面沁重,沁褐色,孔內有殘留硃砂。此器,無論是形制,還是沁色,無論是刀工,還是紋飾,都顯古意盎然。從目前考古發掘來看,此器與劍泌相似,可能是禮儀劍的玉飾之一。

來源:中國嘉德(香港)2016年5月31日,第600號 《奉文堂》《思源堂》陳淑貞、何安達舊藏

4、戰國谷紋龍首觽

-------戰國谷紋龍首觽長11.5公分,略有土沁,且沁色分布自然,局部鈣化,且有星星點點的鈣斑,底子熠熠生輝。Xi身中部打孔,淺浮雕谷紋,谷紋飽滿扎手,器身邊沿陡立,刀工犀利。龍上唇上卷,下唇內卷,口微張,整體造型以極洗鍊的線條勾描,以匍匐前進,其張馳之度給以強烈的視覺衝擊,時代特徵鮮明。尖部極細,至今還保存完好,實屬不易,非常難得。

來源:亞洲藏家舊藏 保利香港

5、 漢代白玉龍鳳紋板飾

-------漢代白玉龍鳳紋板飾長8公分,寬4.8公分,整體造型一邊成弧形,一角平捎。用料上乘,玉質潔白潤澤,包漿渾厚,採取透雕工藝,打磨精細,表面圖案突凸,兼平地打窪工藝,使畫面更顯立體鮮活,錯落有致。主體紋飾為龍鳳紋,構思巧妙,渾然一體,龍上唇上卷,下唇外卷,圖像造型抽象而具體,隨意而嚴整,繁密而不亂,藝術價值可見一斑,也感嘆古代玉雕大師的鬼斧神工。一面局部受沁成陰陽面,且沁入肌理,沁上還附著有乳白色次生物。

出版:《西安晚報》2013年6月9日 展覽:《比德於玉:中國玉文化特展》

6、元代白玉龍鳳紋牌飾

-------元代白玉龍鳳紋牌飾長7.6公分,為和田白玉材質,帶皮,是籽料的一部分,玉質部分的玉性溫潤潔白,油性極大,光澤柔美,包漿渾厚。主體紋飾是龍鳳,鳳在上龍在下,配以如意狀雲和寶珠,寓意吉祥。這是一種傳統的紋圖,可貴之處是瑞鳳從天而現,龍爪緊握寶珠仰頭與鳳相視。龍紋粗眉壓眼,兩角,毛髮前沖,上唇尖而上卷,下鄂有須,龍身貫通一陰線,頸飾節紋,足蹬有力,一足高舉,三爪緊握寶珠,小腿飾弦紋,關節飾一綹毛髮,動感十足。此牌工藝較多,集鏤雕、圓雕、浮雕、陰線等工藝為一身,需特別說明的是一一也運用了巧雕。另一面為素麵,向內凹狀,打孔鎪工特徵明顯。形制不甚規整,想必是籽料隨形,沁色十分豐富,可謂色彩斑斕。

來源:中國嘉德

7、 明早期白玉桃形穿花龍紋帶板

-------明早期白玉桃形穿花龍紋帶板高5公分,厚0.7公分,白玉晶瑩溫潤,略帶微黃沁色,桃心形片狀,以多層次鏤雕一穿花升龍紋。龍頭寬額,粗眉,太圓睜眼,大鼻,短吻,閉口,發前沖,曲頸,挺胸,弓身,身軀蜿蜒矯健,素身無紋,肩飾火焰紋,四肢粗壯,肘部有環節紋,四爪成握拳狀,臀處有渦旋紋,長尾為雙捲雲式尾,穿爬於牡丹花叢中。牡丹花瓣中間兩片深透雕,旁兩片深窪,使之更見立體感,為元代及明早期牡丹花常見特有的風格。

來源:北京保利 出版:《山水堂藏玉一一形神兼備》 展覽:"台灣山水堂藏玉特展」,天津博物館,2005年

8、明"金鑲玉「龍紋帶板

-------明"金鑲玉「龍紋帶板長7.5公分,寬5.2公分,厚0.8公分 ,玉材潔白油潤密堅,局部有淡黃色沁,為"金鑲玉"和減地浮雕工藝,整體畫面構圖嚴謹,左上為 罄 ,右上為鳥,下有山石海水,下面兩邊分別刻有牡丹,寓意富貴吉祥。 龍爪呈風車狀,四爪,身軀細長,身飾網格紋和火焰紋,角飾竹節紋。刀工犀利,一絲不苟。

來源:北京保利

9、清龍鳳呈祥白玉牌

-------清龍鳳呈祥白玉牌高5.5公分,寬3.2公分,厚0.8公分,玉料講究,潔白無暇,白中泛青,似若凝脂,沉手質堅,器型規整,無裂無綹。雙面帶工,淺浮雕,工藝精湛,紋飾比例協調,龍鳳相對於牌子頂端,中間寶珠鑽孔,便於穿佩,一面為龍身,蜿蜒流暢,龍角呈如意狀,口微張,眼微閉,有須,長發後披。一面為鳳身,漣漪舒展,鳳冠呈品字狀,眯眼,翅飾網格紋。整個紋飾寓意美好,構思巧妙,是清代較為流行的器型和紋樣。

來源:天津文物公司

玉武人·古代玉器研究與開發機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玉武人 的精彩文章:

TAG:玉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