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術是什麼,能吃嗎?能!

藝術是什麼,能吃嗎?能!

你以為的藝術是怎樣的?

是否覺得沒有藝術造詣的自己,

永遠看不懂表達的內涵呢。

遊離抽象的藝術手法,

常把觀眾耍的團團轉。

但並非全都如此。

你試過將藝術放進嘴巴嗎?

這些藝術家通過巧妙的想法,

將食物作為X染色體,

藝術作為Y染色體,

誕生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用嘴巴完成的雕塑

Janine Antoni,Gnaw,1992

美國女藝術家Janine Antoni

名副其實的「身體力行」藝術家。

Janine Antoni的食物設計作品「Gnaw」作品用一大塊600磅的巧克力和一大塊600磅的豬油來製作完成。

Janine通過最原始的製作方法——嘴啃,將豬油和巧克力的一部分啃下來,將被啃下來的材料做成了150個口紅和45個心形的巧克力盒子

Janine Antoni,Gnaw,1992

Antoni的作品形式遊離於表演藝術與雕塑之間。她將日常的吃飯、洗澡和睡覺等普通行為轉化為創作藝術的一種方式。

她會記錄自己身邊的小細節,

比如自己在夜裡做夢時的腦電波,

作為第二天編織毯子的圖案。

Janine Antoni,Lick and Lather,1993

同一時期她的另一個作品,也是用巧克力和肥豬油作了一系列女性頭像雕塑。

製作完成後她用舌頭,

將雕塑面部舔得模糊,

以展示一個文化體系,

對女性的物化。

腐朽的巧克力

說到巧克力,其實把巧克力當做元素的設計師在歷史上並不少。

比如Dieter Roth

他用巧克力作為材料,

用來畫畫用來做雕塑。

但目的不是為了保存巧克力,

其目的是為了將它變壞和消逝。

下面這副作品就是Roth為自己做的肖像。材料是用巧克力和鳥食做的。

Small garden gnome as squirrel food sculpture,1969

他要求美術館把這件作品,

放在一個露天的地方,

這樣可以引鳥禽過來覓食,

最後把這件作品吃完。

然後他的作品裡還有巧克力鐵板畫,其中蟲子的啃食與堆積也成為了作品的一部分。

Dieter Roth,Basel on the Rhine,1969

任何保護措施?不存在的。

就這樣任其在展館腐敗變質,

這是對時間的定義,

也是一種關於「消解」的闡釋。

被舔舐的巧克力房

藝術家Anya Gallaccio把四周的牆壁上都塗滿了黑巧克力,然後邀請來參觀的人們把牆上的巧克力吃掉。

Anya Gallaccio,Couverture,1994

你可以用任何你想的到的方式,

舔、啃、摳、刮都沒問題您隨意。

她認為用可以吃的材料來展示,

更能激發人們有全身心「體驗」的慾望。

這該是一個多麼和諧的畫面?

所有的參觀者以各種姿態,

或優雅或餓狼般舔舐著四壁。

不在乎前者留下的口水重疊,

就像企圖舔下愛人的衣服一樣,

眼前只想將黑巧克力舔光,

露出牆壁原本的質地材料。

生牛肉做成的衣裙

加拿大女藝術家Jana Sterbak曾經用了整整60磅的生牛肉縫製成了這條連衣裙。

Flesh Dress for an Albino Anorectic,1987

裙子的牛肉材質不做保鮮處理,

就任其腐爛,變色,變質,

你會看到它從起初的鮮紅,

逐漸變成陳舊的不新鮮的暗紅。

這樣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形式的處理,充滿了對流逝的發問和對死亡的暗示。

這個重口味的藝術作品,

在藝術屆引起的反響有多大呢?

連LADY GAGA都忍不住借鑒了。

當年MTV音樂大獎上這一套生牛肉裝束吸引了全場的目光,導致後來這個造型還上過vogue日本版封面。

小編已經分不清,

誘人的到底是生牛肉,

還是GAGA小姐了。

威化餅的城市

《吃城市》(Easting The City)是藝術家宋冬去年在不同城市間巡迴的作品。

在5天時間裡由志願者與其他駐地藝術家用威化、餅乾、Nutella巧克力醬、蛋糕糖霜在大廳中搭建起一座可以食用的城市。

並在兩小時長的公眾展示環節被觀眾從食用,到哄搶、破壞、玩鬧成為一座巨大的威化墳場。

一座一座的「城市」,

不斷得地拔地而起,

卻又被夷為平地。

如宋冬自己所說的「在極短的時間內模擬人類城市的必然毀滅」。

如果你也在現場的話,

你一定會被人類的毀滅慾望,

以及行為的傳染性顫慄不已。

在這個瀰漫著香甜氣味的大廳里,

發酵著的是一種無法抗拒的破壞欲。

現場拌沙拉

美國藝術家Alison Knowles曾是1960年代激浪派成員,2012年4月在紐約High Line上演了行為表演「Make a Salad」,為所有觀眾製作了一個巨大的沙拉。

抽象的表演強調了日常事物和藝術上的感官聯繫。

即使你是個不喜素的肉食主義者,

但當你看到這個巨型沙拉製作過程,

你的內心一定無法再波瀾不驚,

也會想要加入進來分一杯羹。

一天吃一種顏色

法國女藝術家Sophie Calle遵循小說《巨獸》中女子的行為模式來生活,每天改變一種不同顏色的《色彩飲食》。這絕對是強迫症患者的福音。

星期一 橙色(Orange)

白灼蝦、胡蘿蔔濃湯、香瓜、橙汁

飽滿明媚的橙色,

讓禮拜一不那麼焦躁。

星期二 紅色(Red)

番茄、韃靼牛排、紅石榴

禮拜二用刺目的紅色,

告訴自己不要懈怠。

星期三 白色(White)

乾乳酪、馬鈴薯、比目魚

禮拜三是中點,

讓自己心平氣和面對。

星期四 綠色(Green)

西藍花、黃瓜、菠菜

禮拜四給自己能量補充,

綠色放鬆壓力熬下去。

星期五 黃色(Yellow)

香蕉牛奶冰激凌、檸檬氣泡水、阿富汗煎蛋、土豆沙拉

禮拜五解脫日,

甜品汽水都不用克制。

星期六 粉色(Pink)

火腿、希臘魚子醬、草莓冰淇淋、普羅旺斯玫瑰酒

禮拜六不用早起不用上班,

給自己一個浪漫的休息日吧。

那禮拜天呢?

藝術家選擇了6位客人,

吃掉了整周的顏色。

在視覺的既定色相限制下,

食物的有序鋪排和規劃,

乃至最後的與人分享,

生活與藝術、私人與公眾,

對Calle來說,沒有什麼界限。

棉花糖牆壁

這個看上去就充滿了少女心的作品,是青年藝術家Erno-Erik Raitanen的棉花糖作品Cotton Candy Works

一個棉花糖做成的牆面,

像是少女粉色的棉絮床單。

但美好芳華是不會永存,

不僅每一秒都在融化消失,

同時隨著參觀者的分食,

作品最終會完全融化。

最後呈現出來的是這般殘渣。

一條條線上只剩鮮紅的糖絮,

宛如古代的禿鷲食人的殘酷。

角落的糖堆

如何向世人傳達一份對生命的體驗呢?

岡薩雷斯通過糖堆的方式,

祭奠他男友Ross患艾滋病去世,

讓別人感受這份生命的體驗。

以及對同性戀的堅持。

糖果的重量就是Ross的體重,觀眾會被鼓勵帶走一顆糖果,隨著糖果的重量減少,他會繼續補充被取走的重量,直至結束。

這種不穩定性和變化,

是對這個世界的諷喻。

這些藝術家創造的,

不是一個童話世界。

而是一個關於消費、

腐爛和流逝的永恆命題。

食物是會消逝的,

但藝術永遠不會。

- END -


★美術生和文化生的區別,簡直太形象了!

機構合作、廣告刊登、項目合作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藝星球 的精彩文章:

你要的38節文案來了!

TAG:文藝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