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北口—蟠龍山—金山嶺

古北口—蟠龍山—金山嶺

在我的戶外生命中,有次生日是在長城上度過的。第一次是11年前的2007年,那一年的3月4號也是個周日,我是在箭扣西線的北京結度過的,那一年我21歲,第二次就是今天這次了,這次生日我是在古北口長城度過的,時光飛逝,我已經32歲了,能在走線中過生日的機率不大,我翻了一下日曆,下一個周日的3月4號是2029年了,那個時候我已經43歲了,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43歲,也不知道自己的雙腿在43歲的時候還在不在自己身上,不管怎麼說吧,且行且珍惜吧。

這已經是我第二次來到這裡了,雖然僅僅隔了3個月,但是這一次來到這裡,依然重大意義,下面,我就寫一寫這次長城的體驗吧。我這次帶隊走古北口長城,採用的是無縫對接的辦法走的,下了大巴車我就沿著長城的土基座開始徒步。

照片描述:山舞小驢在金山嶺3號樓前合影

照片描述:山舞小驢在古北口長城城牆上

照片描述:24眼樓前的山舞小驢

照片描述:金山嶺2號樓前小驢

照片描述:金山嶺長城合影

照片描述:金山嶺長城合影

照片描述:金山嶺長城合影(老日拍)

照片描述:金山嶺長城合影(我拍的)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第19號敵樓大三巴樓(24孔樓)合影

上面這副影印件,是我能為大家找到的為數不多的關於古北口的資料, 古北口關屬於古北口路下屬,是大明洪武年間建造的,公元1368年,明朝建國,退居漠北的蒙元殘餘勢力伺機南下,成為明代的嚴重邊患。明朝統治者不得不在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延萬里的北部邊防線上相繼設立了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太原、延綏、寧夏、固原、甘肅九個邊防重鎮,史稱「九邊重鎮」,是明朝同蒙古殘餘勢力防禦作戰的重要戰線。我們的古北口關就屬於薊州鎮管轄。

由於上一次和龍哥走時不是無縫對接徒步,所以這一次,我帶著山舞社53名驢友進行了一次無縫對接式的長城連珠。從一下車我就帶著大家繞過了古北口城關的北大門從古北口城關北大門旁的土牆幹了上去。

照片描述:古北口1號敵樓。從古北口城關往上走,看到的第1個敵樓,只剩下基座了,牆體上長滿了酸棗樹,特別扎人。從照片可以看出來,1號敵樓的基座還是全包磚式的敵樓,底座尚可分辨出敵樓的大小。

照片描述:站在長城殘破的土堆上,回望看了一下去年我帶隊走過的古北口卧虎山長城!

照片描述:離村莊近的長城已經變成這副模樣了,只剩下土夯的城牆了,外面的包磚已經被當地村民運到村裡蓋房了。

照片描述:別以為老蒼說謊,看!這就是證據!此照片拍攝與2017年12月2號,古北口長城下面的關門外村。

照片描述:古北口2號敵樓。2號敵樓保存的更糟糕,已經沒有青磚圍牆的痕迹了,只剩下少量的大條石地基了,這兩處敵樓離村莊很近,相信也應該是當地村民破壞長城所致。

照片描述:古北口3號敵樓。3號敵樓和1號敵樓差不多,都可以看到青磚圍牆,但敵樓上層建築都已經被毀掉了,3號敵樓周邊的城牆也都依稀可見城磚圍牆的痕迹。

照片描述:古北口4號敵樓。

照片描述:古北口5號敵樓。這座敵樓已經坍塌了,只剩下基座,所以也無法判斷出它的模樣了。

照片描述:古北口6號樓。大家可以從6號樓的基座看得出來古北口—蟠龍山長城的特色吧。山舞社走過無數段的長城,大多數長城都是毛石墊底青磚圍牆的,最典型的就是箭扣和慕田峪,大石塊墊底然後在毛石的基礎上壘城磚,蟠龍山這一段有明顯的不一樣,無論是烽火台還是城牆全部都是碎石加黃土做牆體,外麵包城磚工藝。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之行7號樓。後面是5號樓。從7號樓穿過來,發現有一處兵道,就是照片左面的這個大坑,下去就會看到一個月亮門,古時候走兵用的。

照片描述:猜猜看這是啥,古北口—蟠龍山—金山嶺 隨處可見的,這個口叫做「雷石口」,滾木雷石這個詞應該很多軍迷們都聽說過吧,當敵人靠近城牆時,守城的士兵就會把雷石通過雷石口扔到牆下砸傷敵軍。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之行7號樓和8號樓。7號敵樓也只剩下底座了,而8號敵樓則是我們這次蟠龍山之行看到的第一座較為完整的敵樓。

照片描述:美麗的古北口長城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段8號樓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段8號樓。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得出來,8號樓就是最典型的三眼樓,其實這個類型的敵樓一共是12個眼,其中10個窗戶,2個門。更有意思的是,8號樓和前面的幾座敵樓不一樣,它是大石塊墊底的敵樓,前面的幾個殘台是磚砌敵樓。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段9號樓。9號樓巨石墊底青磚圍牆結構,也是只剩下基座了。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段10號樓。10號樓就不得不說一說了,10樓的內部結構很特殊,一般的敵樓都是回字形內部結構,而10號樓是菱形結構,確切說是八角菱形結構,設計十分的巧妙,內部有城磚梯,可上敵樓頂部。

照片描述:10號敵樓內部結構,從這裡可以看出八角菱形的內部結構

照片描述:此次活動的發現,在10號敵樓的城磚上發現了文字磚,上面清晰的寫著「萬曆七年牆子路造」。這裡就有了長城的一個知識點了。我們知道,從山海關到嘉峪關被分成了九鎮,分別是: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太原、延綏、寧夏、固原、甘肅九個邊防重鎮,史稱「九邊重鎮」。

牆子路和古北口路都屬於薊鎮長城段,薊鎮下面又分三協」。分別是東、中、西三協。

薊鎮的東協:山海關(今秦皇島山海關)、建昌營(今唐山市遷安市建昌營)、燕河營(今秦皇島市燕河營)、古門子口(未查到資料)。

薊鎮的中協:喜峰口(今河北唐山喜峰口一帶)、松棚(今平谷松棚村)、太平寨(今天津薊縣黃崖關一帶)、馬蘭關(今河北遵化馬蘭峪一帶)。

薊鎮的西協:古北口路(今密雲縣古北口村一帶)、牆子路(今密雲縣牆子路村一帶)、曹家路(今密雲縣曹家路村一帶)、石塘路(今密雲縣石塘路村一帶)。

那麼問題來了,同屬於薊鎮西協的古北口路的長城段,怎麼會出現牆子路的城磚呢?這個問題,我本人也在等待著長城協會的其他專家們發文進行考證了。

照片描述:萬曆七年牆子路造

照片描述:10號敵樓內部的文字磚。只能隱約看到「萬曆」二字

照片描述:10號敵樓內部的文字磚。這塊城磚可以看到「子路造」三個字。相信也是牆子路造的。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段11號樓。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段12號樓。12號樓就剩下一堵孤零零的牆了。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段13號樓。13號樓是三眼樓,上文說過,三眼樓一共是12個眼,10個窗戶2個門,保存相對完整。

照片描述:在13號樓體城磚上,發現了一塊帶字的城磚,經過我們反覆的鑒定,上面刻著:萬曆七年德州營造 字樣。記得我在牆子路長城段時,發現過帶有「萬曆十年瀋陽營秋防中部造」字樣的城磚,以及刻有「河間營」的城磚,這次13號敵樓我們發現的德州營的城磚還屬於我本人第一次看到的。

照片描述:我用PS把城磚上的字放大,並且調節了一下色階選項,讓磚字更加清晰。

照片描述:與上圖對照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段13號樓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段14號樓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段15號樓。有個性吧,雙眼樓,但是側邊的窗戶是4扇,這種敵樓在馮家峪一線分布了不少,古北口—蟠龍山這邊很少見。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段16號樓。這16樓可是個高級指揮部,他是雙層樓,進入敵樓內部還可以看得出來這個複式結構敵樓的豪華和氣派。不過到了16樓我才真正的體會到為什麼古北口—蟠龍山一帶的長城用的材質那麼的好,古北口—蟠龍山一代的長城很有可能在明朝那個時代,有上面的將軍或是朝廷里的大員檢查,所以無論從城牆的用料,還是敵樓設計的樣式,都是跟其他長城是不一樣的,估計這裡就是萬里長城的模範檢查崗吧。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段16號樓。

照片描述:非常有意思,我在16號樓附近的城垛子上發現了三排眼,按照以往走長城來看,都是雙排眼,這裡竟然出現了三排眼。

照片描述:回望15號樓,和三排眼城垛。這次蟠龍山之行真的是大開眼界,不虧是長城體系的精華所在,可以從這張照片看得出來,城牆全部都是包磚工藝,沒有用大石條墊底。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段15號樓和16號敵樓。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段17號樓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段17號樓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段18號樓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段19號樓,(著名的大三巴敵樓,又稱24眼樓),這座敵樓已經坍塌了,靠著鐵箍和鐵支架勉強維持著兩面半牆體,這座敵樓也是蟠龍山長城的標誌性建築,所有來到古北口—蟠龍山長城的人都要跟它合影,因為這座敵樓長得有點跟澳門那個大三巴牌樓的感覺一樣,所以大家都管他叫大三巴敵樓。 我們這次在24眼樓留有一張合影。

照片描述:回望萬里長城!

照片描述:古北口—蟠龍山段20號樓。從這座敵樓開始,我們就要繞行了,這座敵樓也成為了古北口長城和蟠龍山長城的交接,因為蟠龍山長城屬於軍事禁區,因此該長城段是沒法通行的,軍方已經設置了圍牆和鐵絲網,上面有士兵把守,我們只能遠遠的看到此段長城的雄偉和壯麗了,不過我想了想,這樣也好,這也是對長城的一種保護吧。

照片描述:不經意間,我發現我們已經進入了金山嶺長城的地盤了,雖然我知道我右手邊的長城依然屬於古北口長城段

照片描述:軍事禁區段長城的24眼樓。值得一看的是,24眼樓後面的躲牆。可能你說你去過長城,去過慕田峪、去過八達嶺、去過居庸關、去過箭扣,但是你在這些長城上看到過躲牆嗎?躲牆在北京境內估計也就只有古北口、蟠龍山、金山嶺和司馬台有了。

照片描述:軍事禁區段長城的24眼樓。這次軍事禁區長城上已經增添了解放軍巡邏了,我冒著風險爬到了軍事禁區段的24眼樓下方,拍了一張這座24眼樓。

照片描述:在軍事禁區的24眼樓附近發現的界碑,上面寫著「金山嶺長城」

照片描述:軍事禁區段的長城,這一張是拍「躲牆」的,長城上還明顯有一名解放軍在巡邏

照片描述:我們沿著山谷一直走,大概半個小時左右,到達了金山嶺景區西門,我們看到這裡新修了一座大門,心裡想著,以後再想從這裡進可就難了。。。。。我們跟做賊的一樣闖進了西門,從沙石山爬到制高點後,看到了一座保存較為完整的五眼將軍樓。這座將軍樓是從主牆體中伸展出來的,與主牆體的敵樓形成了掎角之勢,但這裡依然是軍事禁區,我們沒有能夠上到城牆。

照片描述:傳說中的軍事禁區

照片描述:傳說中的軍事禁區

照片描述:還記得這個口叫啥名字嗎?我估計遊記看到這裡的同志們,得有一半人記不住吧。再提醒一下,這個口叫做「雷石口」,是從城牆上往下扔雷石的口

照片描述:從這就能看得出來,這段長城做工有多細緻,全部都是輕裝包牆!

這一次我們來到金山嶺長城,比上一次幸運的多,金山嶺長城的工作人員把前面的3做敵樓給我們讓了出來,讓我們過來拍照,他在第4座敵樓處等著我們補票,奈何我們就沒打算走他的景區,我們在金山嶺景區內拍了點照片就下撤了,估計景區的工作人員肯定很鬱悶。這一趟下來金山嶺景區一分錢都沒賺到。

照片描述:金山嶺長城!看到遠處有兩個圓形的烽火台了吧,那個真正的是烽火台不是敵樓喲。

照片描述:金山嶺2號樓中的石碑底座。

照片描述:金山嶺2號敵樓

照片描述:今天還是有點陰天,反正只能拍個大概了,看到近處兩座像女人奶子的山頭上有兩個「圓形」台了吧?這可不是敵樓,這是烽火台!敵樓和烽火台有本質的區別,敵樓是士兵的值班室,可以住人的,烽火台只能用來點火,住不了人。

照片描述:站在金山嶺回拍軍事禁區

照片描述:金山嶺2號敵樓,很多人會問1號敵樓在哪裡?答案就在這照片上,遠處那個就是金山嶺1號敵樓

照片描述:站在金山嶺1號敵樓附近拍的軍事禁區

照片描述:金山嶺1號敵樓

照片描述:這碗康師傅紅燒牛肉桶面就是我32歲的壽麵了

我不知道我這種玩法還能堅持多少年,這次古北口24眼樓上我度過了我的32歲生日,這一年我感覺我已經老了,我的同學和朋友們都已經有了孩子,而我依然還是一個人,曾經跟同齡人只相差一步,現在相差了N多步了,可能這些年我太執著了吧,導致錯過了很多很多,也失去了很多很多,很多次的都想放棄自己的夢想,但都因山舞社給了我每周一爬的堅持,每天都有離開的人,每天也都有進來的人,可能我的戶外人生中因過客而精彩吧,閉上眼睛回想起一段又一段的美好時光,每一段時光都有一群鐵哥們、鐵姐們兒陪伴在你的身旁。當我有一天決定放棄的時候,總會有一些陪在你身邊的人小窗問你:蒼老師,這周咱們去哪走?當你有一天決定放棄的時候,總會有人提醒你:蒼老師,我4月份可能要忙了,希望這個月不要錯過你的線路體系。當你有一天決定放棄的時候,總會有人再一次的對你說,還記得你定的群文化嗎?

從一名初入戶外圈的菜驢到山尖兒上的舞者,其實就是毛毛蟲變蝴蝶的一個過程,過程可能很痛苦,但是只要你能持之以恆,我們最終可以展翅高飛,在山尖兒上起舞......

若問我們為什麼要持之以恆,那是因為當年小道士下山時,師父說過:不擇手段非豪傑,不改初衷真英雄。

我們不生產線路,我們只是線路的見證者。

領隊有話說

這是蒼老師的微信,有疑問沒疑問想認識蒼老師的都可以加我,歡迎小窗~

編輯:琦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尖兒上的舞者 的精彩文章:

TAG:山尖兒上的舞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