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艾葉是婦科良藥,可以泡腳可以艾灸,還可以做美食哦

艾葉是婦科良藥,可以泡腳可以艾灸,還可以做美食哦

艾葉無論是作為外用、泡腳還是食用都是一種極好的中藥。那麼具體來講艾葉的美食療法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幾個艾葉的食療方法,簡單做法享健康!

艾葉的美食療法

艾草又名香艾、蘄艾、艾蒿,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經。能散寒除濕,溫經止血。適用於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對於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是一種婦科良藥。現正是艾草上市的時候,艾草可做艾糍點心,加工成各種菜式和葯膳。

艾葉餃子

做法:

1、艾葉300克,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

2、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

3、用麵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

艾葉水糕

做法:取艾葉、粘米、糯米、沙糖各適量。先將艾葉陰乾,然後與粘米或糯米一起浸泡2小時,用打漿機磨成米漿;沙糖煮溶與米漿煮成糊狀,入銅盆蒸60分鐘,冷卻後切件。

艾葉煎雞蛋

做法:艾葉洗凈後剁碎,加入雞蛋攪勻,加入鹽、胡椒粉,鍋熱加油,煎熟即可。

作用:令人開胃。

艾葉肉圓

做法:把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後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後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

艾葉蒜湯

做法:大蒜50克,生荷葉20克,生艾葉20克,生側柏葉20克鮮生地20克,將各種材料混合一起搗成泥,以水煎服,可平逆氣、止血。

艾葉的副作用

【毒性與應對】口服大量艾葉製劑後,約半小時即出現中毒癥狀:喉干口渴,胃腸不適,噁心,嘔吐,繼而全身無力,頭暈耳鳴,四肢震顫乃至痙攣(中樞神經系統高度興奮引起),痙攣發作後全身肌肉弛緩,缺乏張力,甚至癱瘓。由於神經反射及血管本身受損,可招致子宮充血、出血,孕婦甚至流產。亦可引起肝細胞代謝障礙,而致中毒性黃疸和肝炎。由於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痊癒後亦常有健忘,幻覺等後遺症。慢性中毒者則有感覺過敏、共濟失調、幻想、神經炎、癲癇樣痙攣等癥狀出現。

是葯三分毒:艾的毒性與應對

如遇口服中毒者,首先清洗胃腸道,用骨炭粉吸收,並置病人於安靜及光線較暗之房內,避免外來刺激,給予鎮靜劑,保護肝臟機能,以及其他一般內科常規對症治療。

艾灸注意事項

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防火: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 的精彩文章:

呵護你的內心,艾灸治療心絞痛
如何利用艾灸,讓我們恢復正常的睡眠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