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文:正心堂

3月14日,影響世界的物理學家、宇宙學家、數學家、哲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去世,全世界緬懷。

在無數的緬懷聲中,我看到了人性五彩斑斕的複雜千面。

有這樣的:


「霍金出生於伽利略逝世300周年忌日這一天,而他又在愛因斯坦誕生139年紀念這天離世。和愛因斯坦一樣,他們都活了76歲,天選之人。」

「別難過,輪椅太小,他只是回到了星辰宇宙!」

「同樣坐在輪椅上,我的二舅憤怒了一生,他卻一直在拓展人類認知的新疆域,向偉人致敬!」

也有這樣的:


「霍金一生未能破解的宇宙之謎,其實佛陀早在2500年前就說過了…」

「我必須誠實,霍金並沒有很深地影響我…」

「一群物理沒及過格的,裝什麼懷念霍金?跟風裝X罷了…」

甚至有很多人直到今天,才以這樣的方式第一次真正的了解霍金…

在熱點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發出聲音,是新媒體行業的特性。可當我看到這些五花八門的言論時,我不禁反問我自己: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嗎?

如果是真的,那麼你緬懷的是什麼?」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01

致青春他曾與千千萬萬個學霸一樣

其實,在生命的頭21年,老天是給了霍金所謂正常人的一切的。

他與普通人一樣念書,一樣是個好學生,與千千萬萬個學霸一樣。

17歲時,他在牛津讀大學,因為覺得課程實在太簡單,在輕鬆獲得自然科學學士學位的同時,加入了牛津賽艇隊並成為了總舵手,據他所說是「為了從巨大的無聊中得以放鬆」…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年輕意氣風發的霍金

熟悉嗎?

還記得去年被刷屏的學了法律、金融、新聞學三個專業的27歲清華博士學霸,在奇葩說上的那一問---「我該找一個什麼樣的工作?」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是的,那時的霍金就是這樣沒有絲毫對未來人生該去往何處的方向,唯一有的可能就是對宇宙無限的好奇吧。就算放到今天,可能還是會被diss得體無完膚。


「我是誰?」

「我從哪兒來?」

「我要到哪兒去?」

普通人伴隨一生的「佛系三問」,他一樣也沒落下。解答不了怎麼辦?那就去再多了解一點。

他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宇宙的奧秘,那時他的導師是天文學家丹尼斯夏瑪。在這裡,他開始了他最感興趣的課題--廣義相對論和黑洞,學霸終於開始沉下心來進行學術研究了,因為興趣,更因為…愛。

是的,他找到了他的伴侶--簡·王爾德。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在簡的眼裡,他會說浪漫的情話,也會冒出奇奇怪怪有趣的點子,他沉浸在研究中的樣子很迷人也很帥,他就像一個愛好天文的怪小子,古怪又幽默,就這樣冒冒失失的撞進了簡的心裡。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如果不能為你所愛的人提供一個家,宇宙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自此,學霸有了人生的方向,有了生命的責任。

這時每個人都以為,他將要開啟人生下一階段的華美篇章了…

02

致無常

他曾與千千萬萬個殘障人一樣

眾所周知,21歲那年,他被查出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就是這兩年因為「冰桶挑戰」才走入大眾視野的漸凍症。

運動神經元受到損傷,導致四肢、軀幹、胸腹部的肌肉逐漸無力乃至萎縮,直到全身癱瘓。口不能言,生活不能自理,能動的部位只有三根手指,醫生診斷最多只能活兩年…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1986年的霍金

有人說這就是分分鐘向死而生。可是你真的接近過死亡嗎?

且不說親人的生老病死,僅僅一周之內,我就看到了5條有關死亡的新聞:


年輕演員突然離世;

22歲作詞者離世,此前常年受病痛折磨;

體育運動員心臟病突發猝死;

有著舞蹈夢想的舞者沒能逃離癌症的魔爪,抱著舞鞋在病床上永遠閉上了眼睛;

連續工作40小時的醫生倒在了手術台上…

從未覺得死亡如此接近過,而當死亡這個遙遠的名詞突然間變成一把懸掛在頭頂隨時可能落下的、閃著寒光的刀,時時刻刻提醒你自己的生命可能在下一分鐘就消失,你該怎麼辦?

自怨自艾?還是笑對無常?

瀕臨崩潰?還是做點什麼?

他回到劍橋,一副「該怎麼過就怎麼過吧,反正時日無多」的態度,生命都要沒了,還談什麼夢想?

是的,他崩潰了。怎麼辦?

「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我能怎麼辦?」

「我才剛找到我愛的人,我該怎麼辦?」

「對了,我愛的人!對了,我還有我愛的人!我還有思想,我還有宇宙!」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已經患病的霍金與第一任妻子Jane,不去評判二人之後的婚姻,因為真正被偉大的真愛力量打動。

「我注意過,即使是那些聲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而且我們無力改變的人,在過馬路前都會左看右看。」

所以他開始挑戰未來。或許是因為意識到自己活不了多長時間,他開始用最大的努力嘗試解決20世紀60年代宇宙學中的最大難題:宇宙是否有起源。

在這個過程中,他把自己忘了,把生命的每一天都當做最後一天來活。

「在我21歲時,我的期望值變成了零。自那以後,一切都變成了額外津貼。」

這種對未知的強烈探究熱情所構成的強大生存意志,讓他打破了醫生的預言,並成為一個令人意外的長壽者。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在這個過程中,他看到了眾生,他真正理解並尊重每一個生命的價值。

在劍橋大學捨不得搭建供殘障者所需要的坡道時,霍金髮起了一場群眾運動。劍橋認為霍金是殘障族群的代表,可霍金堅持認為自己是個健全的人。在劍橋沒有做到基礎的平等時,他卻給了殘障人士生命以尊嚴。

「有些事,殘疾也無法妨礙你把它們做好,就專註去做。有些事因殘疾而無法勝任,則無需遺憾。一個人如果身體有殘疾了,絕不能讓心靈也有殘疾。」

他從不認為自己是弱者,也不為弱者代言。他用行動向無數個被視為「弱勢群體」的殘障人士展現了,什麼是真正的強者:對自我生命的尊重,對險惡命運的挑戰,和對自我認知永無窮盡的探索。

他曾和無數個殘障人士一樣,但絕不是像開篇提到的某個癱瘓的舅舅,拿著低保和殘疾人救濟金,守著一個小門店,自暴自棄自怨自艾,彷彿在坐等閻王把他收了去,一輩子都在憤怒命運對自己的不公。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03

致夢想他曾與千千萬萬個追夢人一樣

很多人都說,霍金是神一般的存在。

可如果說他是神,那我想,他首先也是個人。

你肯定想不到他喜歡現代音樂吧?

他還喜歡跳舞。

怎麼跳?在輪椅上跳?

對。

霍金時常在去往辦公室的路上駕駛輪椅橫衝直撞,還在一次與查爾斯王子的會晤中因為表演旋轉輪椅而軋到王子的腳…

他還經常把電動輪椅開到全速檔,疾馳到馬路中間,享受「輪椅飆車」的樂趣,以及助理被嚇壞的表情。有時他也會因此翻倒在馬路上或草叢裡,並因此感到憤怒。

他還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他那獨特的迷人電子音兩次出現在英國老牌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的歌曲中。

他想去太空,就真的去感受了零引力飛行,還總結髮言:「零引力階段很炫,高引力階段也沒問題,我終於可以飛起來啦」…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他在《生活大爆炸》中客串,在《星際迷航:下一代》中與自己的偶像愛因斯坦同桌打麻將,在《辛普森一家》里配音,並以此為豪…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他常與人在物理上的問題打賭,雖然幾乎都以失敗告終…更是非常大膽而開創性的提出時間會隨著宇宙坍縮而倒流的理論,在學生的強烈勸導下乖乖承認了錯誤並撤回…

60歲生日時,看到朋友特別安排的扮演他最喜歡的瑪麗蓮·夢露為他切蛋糕,他高興的加速輪椅去調皮的撞撞對方來表達自己…

他開通了新浪微博,收穫了300多萬粉絲,用他獨特的英式冷幽默在微博上關心月餅的味道,還回復了王俊凱的提問…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他甚至接受了呼籲關注漸凍症的冰桶挑戰,只不過是讓自己的兒女代為實施,而真正患有漸凍症的他在一旁默默的看…而且因為他的病情,讓漸凍症這個不治之症的治療方案一次又一次的優化…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上帝奪走了他的健康,他卻比我們每個看似健康的人活得都真實。

這麼一個鮮活的人,為什麼大家覺得他是神一般的存在?

可能是因為他在最有限的空間里,實現了我們一輩子都在追求的,生命能量最大化。

他有著科學家的專業與敬業,也有著菩薩一樣的同理與慈悲,他從未覺得自己的聰明高人一等,一心只想著如何將晦澀難懂的科學最大程度的普及。

1988年,他在只能通過卡片認字、通過抬高眼眉來交流的情況下,完成了《時間簡史》。這本書直至今日依舊暢銷,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逾2500萬冊,是無數人的科學啟蒙。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1993年,他將自己1976年-1992年期間撰寫的14篇文章集合成冊,出版了科普著作《黑洞與嬰兒宇宙》。

2001年,他撰寫了《時間簡史》的姊妹篇《果殼裡的宇宙》,同樣的通俗易懂,也同樣的廣受好評。

他夢想出一套像《哈利波特》一樣的書,只希望讓孩子們都了解這浩瀚神秘的宇宙還有太多太多的奧秘等著被探索、發現。他說到做到。2007年,他和女兒、博士學生共同完成了這本兒童讀物《喬治通往宇宙的秘密鑰匙》;2009年,又與女兒撰寫了兒童讀物《喬治的宇宙尋寶》;2011年,與女兒第三次合作,完成兒童讀物《喬治與大爆炸》…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在71歲那年,他仍舊每天去劍橋大學上班。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就在去世兩周前,他還跟大眾解釋了宇宙大爆炸前的樣子。當時,他參加節目,被問到:很多人好奇宇宙爆炸什麼樣,沒想到,霍金真給出了答案:「宇宙的邊界就是它沒有邊界,大爆炸前宇宙什麼都沒有。」

在2018達沃斯論壇後,著名攝影師Platon Antoniou想給霍金拍張照。他為霍金拍攝時,霍金的狀態不太好,只有眼球下一小塊肌肉還可以微弱的活動。拍完要離去時,Platon猶豫再三,還是轉頭問了霍金一個問題:「您能不能給我一個詞,談談您想對這個世界說什麼?」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霍金的護士馬上勸阻:「對不起先生,霍金先生已經很累了。」

就在攝影師準備告辭離開時,突然聽到游標移動的聲音,他轉過頭,看到霍金正努力調動眼睛下面那一小塊活躍肌肉指揮游標緩慢的移動,一點一點,最後停在了字母「w」上。

護士略帶歉意地說,「不好意思,霍金先生這段時間打字常常不受控制,有時會打出來一些無意義的字。」

但她剛說完這句話,游標又動了,這次它停留在「o」上。直到最後,游標定格在「w」上。

「Wow.」

霍金用盡全身力氣,打出了他對這個世界想說的話:「Wow」。

即使一生被禁錮,他依然覺得這個世界值得人驚嘆與熱愛。

這個故事至今被一遍一遍的傳頌,激勵著每一個看到的人。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霍金去世那天,曾看到過這樣一條評論:


「前幾天無聊時思考生命的價值,覺得自己實在是活得有點沒意義。如果可以把生命分享給別人多好,那樣的話我會想分給霍金的。如果活得更長他肯定能做出更多牛x的事的。事實上我從來沒有對霍金有什麼特殊的崇拜或者關注,但是那天就是很突然的想到了。然後今天就聽到了這個消息,有種難言的遺憾。」

是的,他雖然一生未能破解宇宙之謎,卻讓無數人通過他與宇宙建立起了關聯;

是的,他的理論實在深奧得讓大眾難懂,卻讓無數人因此打開了興趣的大門,開始譜寫自己的時間簡史;

是的,他不僅教我們如何認知宇宙,也教我們如何認知命運,認知自我;

是的,他是科學家,是科普作家,他更是一個普通人,擁有與他人相同的夢想與抱負,時刻提醒著我們努力應該和宇宙一樣沒有邊界;

是的,真的很難說清楚,他對我們的影響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又如何不斷地影響、改變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是的,3.14,霍金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他深沉愛著的世界,在這喧囂動蕩的近百年時光里,他不時提醒我們抬頭凝望星漢,敬畏時空,並理解人類尊嚴所在。

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生命帶給我好時光,

也帶給我壞時光。

或許去適應,

活著是人類的本能。

對我來說,

一直生活在早死的可能之中。

我不害怕死,

但是我也不急於死。

我有太多想要做的事,

太多想要發現的東西。

--斯蒂芬·霍金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嗎?

如果是真的,那麼你緬懷的,到底是什麼?

--謹以此文,獻給平凡又偉大的霍金教授

Wow.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你是真的緬懷霍金?還是緬懷那個從未想起仰望星空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思修佛學 的精彩文章:

遇到各種矛盾與對立時,恰好是你修行的好機會
每一個人都繞不過的「人生八苦」

TAG:聞思修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