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年最牛逼的科幻片,每一幀都能把人看傻

今年最牛逼的科幻片,每一幀都能把人看傻

老實說,這幾年被特效片轟得有點兒麻木,連以前最喜歡的科幻片也不怎麼碰了。

科幻片對我來說,點子比形式重要。去年有部另類的科幻片在國內上映,看後很喜歡,在國內刷了4遍。

嗯,說的就是《降臨》。

講真,很久沒看過類似《降臨》這麼有人文厚度的作品了,影片表面說的是外星文明和人類文明的對撞,實則講述的是一種不可避免的命運。這種文本,賦予了電影一種獨特的氣質,加上片中靈性的配樂,整體觀感極佳。

其後的《銀翼殺手2049》我也挺喜歡的,對生命是否應該平等以待的命題探討,結合K的遭遇,讓我看到了人性自私和無私的矛盾。

再然後,很難再說出令人驚喜的同類電影了。

直到今年,一部號稱不亞於《降臨》的作品進入我的視線,看完後感覺雖然離《降臨》還差了點兒意思,但裡面的創意,妥妥兒能進入年度科幻十佳。

《湮滅》

Annihilation

《湮滅》據傑夫·范德米爾2014年「星雲獎」獲獎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當年該小說擊敗《三體》奪得大獎

國外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一直挺高的。

但不知道豆瓣啥情況,之前還好好的,慢慢分就掉了下來。

細節帝表示對裡邊兒漏洞百出的設定不能忍。

當然,也有人認為它直追《降臨》。

然後《降臨》的粉兒不樂意了。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優點還是多過其缺點的。而且其中留下的一些線索還需要觀眾暗自揣摩一番。

高級的電影不正應該這樣么?什麼都講明白還有啥意思。

哦對了,忘記提醒那些噴這部電影渣的同學,《湮滅》的導演和《機械姬》的導演是同一個人哦。

導演亞歷克斯·加蘭

而且仔細翻閱加蘭的履歷,你會發現《別讓我走》的編劇也是他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石黑一雄合作完成(後者是該片同名原著作者)。

影片《湮滅》以一個家庭作為切口,故事主角莉娜,一位大學生物學科的老師,在正式成為老師前實際上是位女兵。

GIF

她的丈夫凱恩,一年前因為執行某項秘密任務時神秘失蹤,從此杳無音信。

但有一天,丈夫忽然又回來了。

GIF

不過在交流時,莉娜注意到丈夫明顯的異樣——他變得冷漠且陌生

此外,莉娜還注意到丈夫的身體似乎也出了毛病。

在帶凱恩去急診的路上時,他們被特種部隊給截走了。

GIF

接下來,夫妻二人被帶到一個人煙罕至的實驗室。

在實驗室里,凱恩儘管接受了治療,但生命垂危。

與此同時,在實驗室工作的心理學家文崔斯博士告訴莉娜,她丈夫是唯一一個逃出X區域的人。此前曾有數支探險隊進入該領域,但無一人活著回來。

文崔斯博士所說的X區域,實際上是外星體撞擊地球後形成的一個污染區。在這個污染區內,信號無法被接受,而且它正在逐漸吞噬周邊區域。

也就是說,它正在變大

GIF

如果任由X區域向外擴展,迎接人類的必定是一場災難。為了搞清楚撞擊中心點發生了什麼,以文崔斯博士為首的4人娘子軍,決定帶莉娜一同前往區域內查看究竟。

關於X區域的設定,很難不把它和《潛行者》中的「區」聯繫在一塊兒。

只不過在《潛行者》的基礎上,《湮滅》賦予了這片禁區一些更有想像力的視覺設定,而不僅僅依賴抽象的氛圍鋪墊。

據探險隊中的成員介紹,X區域是一個有著高折射率的特殊區域。在這片區域中,任何事物的屬性都會隨著時間推移被糅合在一起

這麼講可能你們沒概念,舉個例子,進入X區域的時候,作為生物學專家的莉娜注意到,在同一株植物的分支結構上,長出了很多不同種類的花。

很顯然,這是違反生物學常識的。

除了植物變異,生活在該片區域的生物也出現變種跡象

那些外形看起來和認知中一樣的物種,實際上在這塊區域內已經不適用了,因為它們的內部結構正在發生突變。

隨著調查的深入,莉娜一行人還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此前失蹤的丈夫凱恩,正是上一支消失的探險隊

原來,丈夫一直對莉娜保密的軍事任務,和她此行的目的是一致的——找出區域形成的起因。

更可怕的是,隨著掌握的材料越來越多,莉娜她們發現一個恐怖的現象:變異在X區域內無處不在

GIF

那位被凱恩一行人剖腹的軍士,因為X區域內的獨特屬性,在死後再次變異,演變為菌類植物。

可能膽子小的覺得挺嚇人的,不過我第一次看到還覺得蠻漂亮,說它是年度最美死亡畫面我想不過分吧?

當然,除了這些相對小重口的變異,還有一些變異則非常漂亮了。

來,洗洗眼。

活人也會變成植物喔~

GIF

總之,《湮滅》中我認為最出色的部分,就來自影片中對於X區域的環境刻畫了,這些場景中的每一幀畫面都挺美的。

實事求是地說,關於探險過程中的整個氛圍刻畫和敘事情景描寫,電影都做得很不錯,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於後面對故事虎頭蛇尾的交代

按照劇情設置,在小隊成員因為各種變異猛獸襲擊喪生後,最終來到事故中心的人只剩下莉娜和文崔斯了。

在這裡,莉娜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但這個秘密的細節打造,和前面相對嚴謹的情節比起來粗糙不少

怎麼個粗糙?自己去看就對了。我能說的是,擁有這麼高科技的外星文明被這麼隨意的毀滅,加蘭這次的功課,明顯做得還不夠。

也因此,《湮滅》註定無法和《降臨》相提並論。

儘管二者的大致結構都是走軟科幻的路子,但在《降臨》中,你能夠從始至終看到每個環節的行為動機,無論是人類方面還是外星人方面,每個層面的前因後果都被清楚交代得清楚明白,並最終形成環狀敘事。

GIF

反觀《湮滅》,它的起因是「人類前往調查X區域」,然而直到影片結束,觀眾也沒能理解外星人構建這個區域的動機所在,更不用說那毫無說服力的團滅了。

在內容深度上,《湮滅》更強調一種自我意識的叩問,而《降臨》則傾向的是對命運和自由意志之間的討論。兩部作品本質上都是用科幻的形式在講一些形而上學的東西。它們無法被證實真實與否,卻又在人類數千年的文明中反覆被人提及。

而這類「虛無」的命題,也是近幾年此類軟科幻作品慣用的套路,最終其引起的思想層面的自省,往往比對特效的投入更加引人關注。但因為劇本原因,《湮滅》在這方面講得相對含糊,讓習慣了快節奏和直給的觀眾拎不清重點

比如,有些人無法理解莉娜出軌和整部影片主旨的關聯。從大的層面來看,這場戲恰巧回應了《湮滅》最終回歸的母題——身份認知

通過X區域的折射後,進入到區域中的人的意識和記憶,實際上也潛移默化中被複制人類外形的外星人給吸收了。那麼,當一個擁有和逝者同樣記憶的人出現在你眼前時,你還能把TA和前者無差別對待嗎?想想丈夫回歸後對妻子的態度,後背冷嗎?

不過,這只是一種可能。有關這個部分的探討,影片實際上給出的是一個模稜兩可的結局。莉娜深知自己的出軌已經傷害了丈夫,但她仍舊選擇和丈夫的複製體進行和解。問題在於,他們真的能和解嗎?和解的條件成立嗎?

這,才是影片嘗試引導你去思考的重點,出軌的戲不過為這個方向的思考提供了一個契機。對於普通觀眾而言,它們看起來更像是導演有意設置的陷阱,但這些陷阱,其實都在幫助完善影片的主題。

還是我之前說的,拋開哲學層面的一些或許還不夠成熟的思考,這部作品在畫面的表現力上還是相當驚艷的。相較同類幼齒到令人髮指的故事,這部電影至少探討了更深刻的東西,在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當下,這種劍走偏鋒的態度值得褒獎。

據說,這部片子在內地過審了,該怎麼做,就不用我來提醒了吧?

GIF

近 期 熱 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藥 的精彩文章:

余文樂潮牌犯眾怒!中國藝人絕對不能觸碰的14條紅線
尺度大到犯規,卻是一部良心好片

TAG:毒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