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建築獨一無二,唯有它能喚起你的咸寧記憶

這些建築獨一無二,唯有它能喚起你的咸寧記憶

咸寧那些

遺落在鄉間的歷史建築

彷彿化身時間的居所

任憑光陰似苒、物轉星移

證歷史演變

卻絲毫不語

漸漸凋零

從去年7月起,市規劃局會同文新廣局開展歷史建築普查,初步確定歷史建築303處,其中橋樑、碼頭共217處,古民居47處。昨日,市規劃局公布我市首批歷史建築,共有19處,包括9座古橋、9棟古民居和一處古井,涉及高橋、雙溪、大幕、橫溝四個鄉鎮。這些歷史建築絕大部分建於清朝,其中高橋鎮黃鐵村的坳頭橋,建於清道光五年(1825年),距今已有193年歷史。

讓我們一起看看

這些隨時間流逝

也漸漸老去

褪下光輝的

「時間老人」

1

坳頭橋·清

坳頭橋位於高橋鎮黃鐵村4組坳頭劉,建於清1825年,南北跨高橋河上游支流,單孔石拱橋,長9米,寬4.3米,孔跨徑6米,兩側設有石護欄。拱券縱聯砌置,單券單伏,橋面為水泥路面。該橋的發現,對了解當時的交通狀況和橋樑建築工藝有一定價值。

02

八斗畈老屋·清

八斗畈老屋為清代建築,座南朝北,面闊19間73米,進深30米,佔地面積約2200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中路一進三重,共6個天井,兩側偏房一進二重,各一個天井,均為單檐硬山灰瓦頂,磚木結構,抬梁、穿斗混合構架,梁、枋、窗木雕較精美。該老屋的發現對於了解清代當時的建築工藝有重要的價值。

03

車墩周老屋·清

車墩周老屋位於咸安區高橋鎮高橋村8組車墩周村莊內。始建於清代,座北朝南,佔地面積約276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一進二重,面闊3間12.8米,進深21.6米,中間為天井,東面和西面各有一個側門,磚木結構兩層,屋門額彩繪圖案。青磚灰瓦,屋頂設有馬頭牆。車墩周老屋的發現對於了解當時的建築工藝有重大作用。

04

大屋金老屋·清

大屋金老屋位於雙溪鎮湯勝村12組,面七間、七進,面積1860平方米,一進只剩門樓,其它房屋倒塌。二進三座門樓七級青石台階上二進房屋。地面青石板鋪設,三進至七進磚木結構,房梁雕有滿文,木雕花窗。天井則是磚雕花紋,異常精美。

05

洪港橋·清

洪港橋位於高橋鎮洪港村6組韓家山堖,始建於清代,東西向跨高橋河上游支流,雙孔石樑橋,長13米,寬4.1米,高3.8米,單孔跨5米,該橋的發現,對於了解當時的交通狀況和人文環境有一下價值。

06

黃家咀民居·1939

黃家咀民居位於咸安區大幕鄉大幕村1組,民居群依山而建,座東向西,均為夯土土木結構,4棟2層土木結構老屋、1棟3層土木結構老屋,主牆都是干打壘,腳基1.1至2.3米是石塊坯或石頭堆砌,每棟屋外設有木陽台,窗戶、門、都是木結構。黃家咀民居群的發現,對於了解當時的建築工藝有重大作用。

07

金鎖橋·1917

金鎖橋位於大幕鄉東源村18組東畈陳,中華民國六年由陳和平主持修建,為單孔石拱橋,東西跨一港,橋東側立有橋碑,載有建橋時間和捐款人名單,橋長9米,橋寬4.1米,高4米,孔跨7米,拱券縱聯砌置,橋兩端各設有7級石階,橋面為石塊鋪砌,略拱。該橋的發現,對於了解近代的橋樑建築技術和村落布局有一定重要價值。

08

流泗泉井·清

流泗泉井位於橫溝橋鎮泗泉村27組流泗泉村莊。流泗泉古井平面呈梯形,井壁用青磚壘砌,可見四周用條石堆砌,井深2米,井西南方有一出水渠,水流向洗菜井,洗菜井長4.2米、寬3.2米。兩井間距2.2米。此井的發現,對於了解流泗泉村莊的人文歷史信息及井的構築工藝有一定價值。

09

六孔橋·清

六孔橋位於咸寧市咸安區雙溪橋鎮陳祠村港下陳,清代,為六孔七墩石板橋,呈「L」型,橋長22.8米,孔跨最小為0.7米,最大有1.9米,橋墩有正方形,也有三角形,造型別緻。該橋的發現對於研究當時的橋樑建築工藝有一定的價值。

10

南山黃伯敬橋·清

南山黃伯敬橋位於咸安區雙溪鎮南山黃伯敬,始建於清代,東西跨無名小港,橋長4.5米,寬1.8米,高1.6米,孔跨2.6米,單孔石拱橋,拱券縱置砌置。該橋的發現對於研究當時的交通狀況及橋樑建築工藝有重要的價值。

11

泉山口橋·清

泉山口橋位於大幕鄉泉山口村12組泉山口王家,建於清光緒6年,由沈國佩主持修建,為單孔石拱橋,東南至西北跨一小港,長14米,寬5米,高5米,孔跨徑12米,拱券縱聯砌置,橋面兩端設有8級石階,橋面拱形,為大青石鋪砌。該橋對於了解當時的橋樑建築工藝和人文歷史信息有一定價值。

12

大阮班發老屋·清

阮班發老屋位於咸寧市咸安區雙溪橋鎮湯堖村5組洋塘阮。老屋坐北朝南,面闊五間19米,一進兩重進深21米,佔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分前廳、天井、後堂三部分,兩側是正房和廂房,分上、下兩層。有樓板隔板,整體為磚木結構,石門、石柱為青石墁地。後堂為穿斗式梁架。小青布瓦片,共有民房10間,廂房2間,天井3個。該老屋的發現對於研究當時的鄂南鄉土建築形式具有重要的價值。

13

阮家橋·1918

阮家橋位於咸安區高橋鎮王旭村1組阮家灣。建於民國七年,南北跨高橋河上游支流。為五孔石拱橋,橋長60米,寬4.7米,高6.4米,孔跨8米,拱券縱聯砌置,單券單伏。橋面兩側設護欄。原為大幕鄉到高橋鎮的必經之路。該橋發現對於了解近代的交通狀況和橋樑建築工藝有一定價值。

14

石橋·1917

石橋位於大幕鄉石橋村組大屋石,始建於民國六年,由石品欽等14人修建,東北至西南跨高橋河支流。為3孔石拱橋,長25米,寬4米,孔跨21米,高4米,拱券縱聯砌置,單券單伏。該橋的發現,對於了解當時的交通狀況和橋樑建築工藝有一定價值。

15

溪橋饒老屋·清

溪橋饒老屋位於高橋鎮劉楨村13組溪橋饒,始建於清代,面積320平方米,座北朝南,一進二重,面闊五間長20米,前堂屋與後堂屋二層有樓板,前堂有四個石圓柱支撐房屋大梁,石雕花隔欄,木樑上有雕花,天井四周有雕花飾檐,硬山灰瓦頂。進深16米,該老屋對於了解當時的民居建築風格有一定價值。

16

余家港橋·清

余家港橋位於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橫溝橋鎮李堡村1組余家港,單孔石拱橋,拱券縱聯砌置,單券單伏,清代,長9.8米,寬3.2米,孔跨徑3.9米,高3.4米,東西跨高橋河支流。橋面中部平坦,兩端設台階。該橋的發現,對於了解當時的橋樑建築工藝、交通狀況和人文環境有重要作用。

17

余夏民居·清

余夏民居現存的有五棟,大都是清早中期興建。四周大青磚窗戶、馬頭牆,保存完好。面闊五間,二進,中間有天井,二層有樓板,廂房有穿斗式梁架,四周梁檐有雕花圖案。屋內構件有坍塌,再不維修有倒塌危險。

18

棗樹下老屋·清

棗樹下老屋位於高橋鎮黃鐵村5組棗樹下,為清代建築,座北朝南,一進三重,四合院式布局,前後2個天井,兩側各2個偏門,面闊3間寬13.5米,進深29米,佔地面積約378平方米,均為單檐硬山灰瓦頂,磚木結構,梁、枋、窗木雕工藝精美。棗樹下老屋的發現,對於了解清代當地的民居建築工藝等有一定的價值。

19

張炳森老屋·清

張炳森老屋位於咸安區雙溪橋鎮雙溪村四組,面闊七間、三進,四周青磚到頂。封頭牆、馬頭牆保存較好。四周雕花窗戶,但是破損嚴重。室內木門雕花窗,6個天井。樓相通,道相連,一進破損嚴重。

咸寧歷史建築

線索徵集

不願家鄉的老建築就這樣凋零

讓更多的古建築拂去歷史的蒙塵

回到人們的視野

共同喚起咸寧的老記憶

可以撥打下方電話和我們聯繫哦

來源:市規劃局

編輯:劉丁維

審編:向東寧

出品:新媒體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咸寧日報 的精彩文章:

TAG:咸寧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