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品鑒普洱茶生茶

如何品鑒普洱茶生茶

一號聊茶每周舉辦的茶友免費品鑒各類茶會,宗旨在於讓茶友喝到來路正宗的標杆正品,讓茶友在以後的購茶喝茶中能辨別真偽,少走彎路。同時通過茶友會讓同道茶友之間有個更廣泛的接觸平台,達到以茶會友的目的。

普洱茶好喝,好喝普洱茶的茶友越來越多。

很多新茶友包括一些半老不老的茶友,經常的問一號聊茶:我怎麼就泡不出好喝的普洱茶呢?

一號聊茶接觸過很多茶友,對普洱茶的品鑒各有說法和經驗。普洱茶友們的這些品鑒方法和經驗基本都不全面,有些正確有些不正確,甚至還有很多被賣家忽悠確信以為真的謬論。

下面是一號聊茶和一位茶友關於品鑒普洱茶的聊天對話

茶友對生普品鑒的認識

先看茶餅條索是不是完整,我不喜歡碎碎的茶。再看有沒有不是茶的東西夾雜在裡面。味道清香為好不能有異味,太濃郁了不喜歡。茶湯要乾淨透澈,新茶出老茶的湯色會否定它。苦可以有,澀太大不喜歡,回甘要強烈。呼,吸中均帶香最好。茶底不能讓我發現有不是茶的東西,若有,會否了它。

一號聊茶對她這段話的認識修正

首先看緊壓生茶的年限與色澤是否對應。碎茶,要區分是因為開茶技術不嫻熟造成的還是其本身料的問題。非茶物的出現不應包括老茶的梗條和茶果殼。

新茶的輕靈香氣與陳茶的陳香是不一樣的,要區別對待,當然沒異雜味是必須的,陳香一定要醇而不是雜陳。

新茶茶湯透徹我同意這位茶友的觀點,湯的透徹也代表了制茶工藝的高低關乎你的健康。

新茶肯定不會出老湯茶色,用技術造了假的茶,他肯定要包裝成老茶賣高價的。

新茶的苦澀青味很正常,但不能長時間的掛口,只要化得快,苦澀重化得快叫衝擊力強,苦澀輕化的快叫飄柔。

新茶的回甘除非誇張到強烈,有甜味甜韻就基本已經可以,更深的層次待後續文章里詳細敘述。

新茶熱冷嗅掛杯香基本都會有,要看舒不舒服靈不靈氣,新茶入口若能呼出香基本已是上品市面上罕見了。

363普洱新茶品鑒法

老茶友在購買新茶時,常會使用三六三品鑒法來決定自己是否購買

三道水依序沖泡時間:30秒-60秒-30秒

第一道水30秒

是為了烘嗅公道杯的冷熱香氣清靈度與湯的異雜純凈度;

第二道水60秒

是為了知曉茶湯的湯滋綿滑薄寡與苦澀後的層次轉換;

第三道水30秒

是為了解判斷耐泡度及茶湯的後續層次質量。

中國是世界的茶源地,自唐宋開始,喝茶已經是中國人開門七件事之一。品茗鬥茶,千百年來不僅有益身體健康,還能陶冶人的情操,飲茶文化一直深受文人墨客與大眾喜愛。

品茶方法:品普洱茶的看聞品味

品茶三看

看干茶

需要從緊壓茶的表面或散茶條索來看出其芽葉等級;從條索的色澤、質地、均勻度、乾淨度、緊結度、乾濕度以及顯不顯毫、葉梗多寡來判斷茶葉等級。

?

看茶湯

從茶湯的清澈明亮通透度上看其是否具有應有的色彩與光折射。

看葉底

從沖泡後展開的葉片或葉芽是否細嫩、均齊、完整、有無花雜、焦斑、紅筋、紅梗等現象判斷茶的等級、葉種和工藝。

?

品茶三聞

聞干茶香

聞干茶的香型,有無陳味、霉味和其它異味。

?

聞茶湯氣

開泡後嗅公道或聞香杯的涼熱掛杯香,判斷香氣的持久性。聞茶湯的香味,判斷其香味的香型。

香型又可根據濃郁與清靈程度分為馥郁、純正、清淡、平和、濃厚、醇厚、高揚、清靈、鮮靈、幽雅、辛銳等。

聞杯底味

待涼杯時聞茶蓋、聞香杯或公道杯底的留香,涼杯香是一款茶自有香的真實體現。

?

茶為之品

品火功

在茶的火味中知道其殺青與曬青工藝是否規範,在青味中判斷茶的新老程度與茶樹周邊可能的環境。

?

品滋味

用舌震顫法讓茶湯在口腔內流動,讓湯與舌根、舌面、舌側、舌端的味蕾充分接觸,感覺茶味是濃烈、鮮爽、甜爽、醇厚、醇和還是苦澀、淡薄或生澀。

品韻味

茶的韻味需細細的靜下心品味,茶湯下咽時要注意感受茶湯過喉時是否爽滑。應該帶著對茶的深厚感情去品茶,才能欣賞到一款好茶應有的鮮、香、涼、爽、清、甘、醇、靈、活等唇齒留香、喉如泉眼等妙不可言的韻味。

?

品回味

一款好茶帶來的回味,是品茶人從感覺到精神層面的進一步提升。

草木生情 雲水聚義

感化萬物 明目清心

怒聚煩躁 心舒得意

人貴相知 茶貴相識

寄情山水 融情自然

忘情形骸 超凡脫俗

盧仝的七碗茶詩很全面的詮釋了這一層層究竟提升了什麼,希望愛茶的朋友熟讀這首詩。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濃,

軍將射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

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

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裡,

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

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

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

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

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

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

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 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

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

到頭還得蘇息否。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快節奏生活,人人都需要自我調節來減壓泄壓去壓。有茶陪伴你可賦閑半日,品一杯茗悟一層道得一個好心情。

很多人在讀過好文章後會不忘輕動手指在下面的小手上給個點贊,更會轉帖出去讓好朋友共享,再次感謝您的閱讀。

非常感謝您瀏覽此文,若有什麼建議請聯繫一號聊茶小編

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一號聊茶》是您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普洱茶為什麼分茶餅和散茶?有什麼不同?哪個更適合存放?
霍金遺產中有兩萬枚比特幣?謠傳 區塊鏈下午茶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