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族人的飲食風味(四)

滿族人的飲食風味(四)

3月12日,我們發了我們民俗專家富察晨楓的文章《滿族人的飲食風味(一)》。

3月13日我們發了文章《滿族人的飲食風味(二)》。

3月14日我們發了文章《滿族人的飲食風味(三)》

今天發第四部分。

滿族人的飲食風咪

(四)

5、嫩苞米蔥花餅:嫩苞米用刀削下粒後,拉成水面,加上蔥花和發酵劑烙而食之。別具風味,滿族大人小孩都非常喜歡。

6、牛舌餅:又叫「鍋出溜」。將酸湯子面在鍋幫上拍成餅,待下層熟後翻過來再烙另一面。因形狀很象牛舌頭,所以稱之「牛舌餅」。

7、樣子餑餑:滿族人把漢人稱呼的「干糧」稱作「餑餑」,也稱叫「小餑餑」。把白面和好內加熟小豆餡,放進特製的模具扣制而成,須用鍋熟,外觀很象小型月餅。蒸熟後一般放進「哈什」的盛具里冷凍,用來給小孩子們「盤」食或給大人們「墊尖」。(滿族人的習慣叫法,小孩子們中午吃東西叫「盤飯」,大人們中午吃東西叫「墊尖,」因東北地區冬季農村都吃兩頓飯)。

8、炒麵:將小米或高粱米、苞米等乾麵粉上鍋炒,炒時加葷油。炒熟後用開水沖食,沖前裡邊可加蜂蜜和白糖。方便攜帶,同時也是兒童和老年人主要補養食品。

9、糕點類:滿族風味糕點可謂多種多樣。其中綠豆糕香酥可口,夏天經常食用可消暑去火。

漕子糕:因裡面必須放有雞蛋,所以現今人又稱「蛋糕」。

其它滿族風味糕點有:西洋糕、芙蓉糕、大八件、小八件、五花糕、馬蹄糕、爐果、杠頭、刀砬子等。

10、米飯類

1、小米乾飯。小米在鍋中煮六、七熟,然後用笊籬撈出再用鍋蒸。米飯肉頭適口,米湯可用於熬湯。

2、大黃米飯:是滿族喜愛的米飯。大黃米飯是黏糧做成的飯,可加芸豆或小豆一起做成米飯。吃時可加葷油、糖或沾蘇鹽(蘇子炒後軋碎加少許鹽)。

3、飯包:一些滿族的女性都喜歡吃飯包。用鮮嫩的白菜包小米飯,包前裡邊放有醬、蔥、香菜和撕碎的白菜嫩幫,或是炒的土豆絲、韭菜等。包上後雙手捧著食用,吃起來別有風趣。

4、二米飯:兩種不同的米摻在一起燜煮叫二米飯。大米可摻高粱米、苞米碴或大黃米。

5、稗子米撈飯:稗子是一種生長期較短、產量較低的禾本科農作物。加工前和穀子一樣要炕得很乾才能磨成米。做飯方法和小一樣,煮六、七分熟,撈出再蒸一遍。飯味香甜適口。還可用稗米加一定比例的黃豆,浸泡後加工水麵攤煎餅,風味獨特。

作者富察晨楓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我是滿族人
滿洲人的傳統節日:「小年」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