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犯了再大的錯,也要給他解釋的機會

孩子犯了再大的錯,也要給他解釋的機會

犯錯誤乃是取得進步所必須交付的學費。

——盧那察爾斯基

很多家長几乎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就是和孩子好好溝通、給孩子講道理後,孩子根本就不聽,於是家長著急了,開始採取對孩子打罵的做法管教孩子,以強制的手段來教育孩子,但是孩子的表現還是不盡如人意。那麼,孩子犯了錯誤以後,該怎樣教育孩子呢?

孩子犯了再大的錯,也要給他解釋的機會


魏女士在提到自己孩子的時候感到很無奈,她說兒子小庚在犯了錯誤以後從來都不承認是自己的錯。

如果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犯錯了,他便使勁把責任都推給別人;

如果事情就是自己做的話,他便說是別人指使的;

如果實在找不到墊背的人,他就開始胡攪蠻纏,反正是能推就推。

每次,魏女士都會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但效果並不好,小庚還是我行我素。

後來魏女士就不再聽小庚解釋了,因為她知道小庚就算解釋也是說謊。

孩子犯了再大的錯,也要給他解釋的機會

通常情況下孩子不知道認錯有兩點原因:

一個是孩子的語言能力被開發得很好,能言善辯,逐漸學會了為自己推脫;

還有一點就是家長對孩子有過多的說教,讓孩子因反感、甚至懼怕說教而推脫責任。

  • 方法一:不要情緒化地批評孩子

當面對犯了錯誤的孩子時,家長通常會火冒三丈,聲音也是異常之高,總之是要對孩子進行一陣狂風暴雨般的指責。通常家長說完孩子了,自己心裡也會好一些。但是這種情緒化的教育方式,非但不能讓孩子接受,還很有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進而把家長的話當成耳邊風。

  • 方法二:批評孩子要分時候

面對孩子第一次犯的錯時,家長只需告訴孩子他哪兒錯了,接下來該怎麼做即可,不要大動肝火,把小事情無限誇大化,這是沒有意義的。就算是批評孩子的時候,家長也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不要口不擇言,更不要不分場合。

家長必須告訴孩子,在犯了錯誤後最重要的是去改正,並給孩子解釋的機會,根據實際情況對孩子進行引導。

孩子犯了再大的錯,也要給他解釋的機會

【教育心理小貼示】

批評孩子以交流為主,家長真誠地和孩子交流一定能使孩子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錯,於是希望改正。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對孩子進行打罵,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皮實,當孩子連挨打都不怕了,那就更不好管了。孩子犯了錯誤,家長首先要想想自己是不是有做得不對的地方,誤導了孩子犯錯誤,如果是的話要直接和孩子道歉。

孩子犯了再大的錯,也要給他解釋的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