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髖關節後脫位合併同側股骨頭、股骨幹骨折的閉合複位技巧

髖關節後脫位合併同側股骨頭、股骨幹骨折的閉合複位技巧

病例1

患者:男,25歲,因「車禍致胸腹部及雙下肢外傷4小時」入院。

入院檢查示:兩肺挫傷,左側氣胸,左側部分肋骨骨折。脾臟挫傷,腹盆腔積液積血。右側股骨頭骨折伴右髖關節脫位,雙側股骨上段骨折。右髕骨開放性骨折脫位。

急診行「右膝清創VSD負壓引流術+異物取出術」,後患者生命體征波動,急診行「脾切除術」。

下一步要處理的是:右側股骨頭脫位及骨折的處理,因此就必須面對2個最大的問題:

問題1:髖關節脫位合併同側股骨幹骨折如何複位?

問題2:股骨頭骨折與股骨幹骨折如何處理?

對於第一個問題,我們會思考選擇閉合複位還是切開複位?若嘗試閉合複位,怎樣進行複位?

查閱文獻發現,類似的報道鳳毛麟角,擇一篇最相似的文章與大家分享:髖關節後脫位合併同側股骨頭、股骨幹骨折--使用臨時外固定支架作為閉合複位的一種方法。

病例2

患者:30歲男性,汽車相撞受傷(副駕駛座位)

X-ray:左側股骨頭骨折後脫位伴同側股骨幹中段骨折。

CT:髖臼內有來自股骨頭的大小骨折塊。

Figure 1: Pre-operative (showedfracture dislocation of left hip and an ipsilateral femoral shaft fracture).

在急診室嘗試左髖閉合複位,未成功。

之後創傷小組接手:

診斷:左髖關節後脫位伴股骨頭骨折(Pipkin Type 1)和同側股骨幹骨折。

治療:將外固定架安置在股骨幹上協助髖關節閉合複位,股骨幹髓內針固定。

Figure 2: Intraoperative(showed a temporary external fixator applied on the femoral shaft proximal tothe fracture and intraoper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reconstruction).

外固定支架連接棒被當作把手,第一次嘗試就獲得了複位成功。隨後,外固定支架拆除,進行左側股骨幹髓內針固定。術後檢查髖關節穩定,股骨頭骨折碎塊不影響活動。

Figure 3: Postoperative(showed congruent reduction of left hip fracture-dislocation with IM nailing ofleft femur shaft fracture)

討論

1.該病例的首要挑戰是閉合複位髖關節,這是特別困難的,因為無法使複位所需的力量轉移到髖關節以及很難控制大腿。這些問題是由股骨幹骨折導致的。這就需要使用其它間接複位的方法,比如臨時外固定支架。

2.脫位的早期複位對預防後期複位伴隨的重要併發症很重要,如股骨頭壞死以及後期的關節炎。

3.此外,閉合或間接複位優於切開複位,特別是對於髖臼或股骨近端不使用內固定的患者,因為開放手術有明顯的風險:坐骨神經麻痹、異位骨化、缺血性壞死、失血和感染。

結論

創傷性髖關節脫位作為骨科急診,如果脫位伴隨其它同側骨折,其治療極具挑戰性。治療應從急診複位開始,治療的骨科醫生在考慮到其它損傷之後應對閉合複位或切開複位做出決定,並考慮明確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PosteriorHip Dislocation with Ipsilateral Femoral Head and Shaft Fracture - Using aTemporary External Fixator as a Method for Closed Reduction. Journal of Or CaseReport thopaedic Case Reports 2016 Nov?Dec: 6(5):44?46.

說明

本文作者:江晨 江蘇省海門市人民醫院骨科

更多早讀文章請下載好醫術APP觀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醫術 的精彩文章:

常用骨科鑒別診斷,最全總結!

TAG:好醫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