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石油、天然氣、煤炭的全球貿易及供需分析報告

石油、天然氣、煤炭的全球貿易及供需分析報告

一、石油的國際貿易流向介紹及供需情況

(一)石油貿易流向的概念及模式

1、石油貿易流向的概念

貿易流向是指貿易的地區分布和結構,通常表示為某地區貿易量在貿易總額中所佔的比重。從這個意義上講,石油貿易流向就是某地區石油貿易量占石油貿易總量的份額,因我國是以石油進口為主的國家,研究石油貿易流向主要是研究某地區石油進口量占我國石油總進口量的比重。另外,貿易流向包括兩個不可分的因素:貿易的方向以及貿易的規模,在討論石油貿易流向問題時,必須兼顧量的差別。

2、石油貿易流向的基本模式

在目前油價較高的情況下,世界各國的貿易流向模式大致可分為三種,並有各自的特點。戰略導向型,即國家根據自己長期發展戰略的需要來選擇貿易夥伴、地區及貿易量;經濟導向型,即出於經濟考慮,如考慮能源運輸成本或本國產業經濟發展規劃的要求,選擇貿易方式;地緣導向型,即在擴大貿易夥伴時,更多考慮地理位置臨近或者有著地理運輸優勢的國家作為潛在或現實的貿易夥伴。

(二)國際石油貿易整體環境

宏觀環境是研究問題的出發點,作為石油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石油貿易流向必須結合當前國際石油貿易的整體背景。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全球經濟的區域結構變化助推國際石油貿易;

(2)石油金融市場對現貨貿易的影響越來越大;

(3)世界石油地緣政治格局呈現多元化態勢;

(4)替代能源引發石油貿易格局演變。

(三)世界石油貿易流向未來趨勢

當前,世界石油貿易流向在出現新的分化組合,多元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整體看來,歐佩克的統治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世界石油貿易逐漸向俄羅斯、非洲等非歐佩克國家偏移,正確分析世界石油貿易流向趨勢可以避免無謂競爭,有利於我國石油貿易流向的優化。

主要表現在:

(1)歐佩克石油貿易份額將有所降低,但總份額及發展潛力仍很大;

(2)俄羅斯是未來石油貿易流向的重點地區;

(3)裏海地區貿易量增長潛力與障礙並存;

(4)拉美國家石油貿易前景廣闊;

(5)非洲是各國實現石油貿易流向多元化的重點地區。

(四)石油國際貿易流向當前情況

2016年全球主要原油貿易流向圖(單位:百萬噸)

中東、前蘇聯、西北非、中南美是重要的出口地,而美國、歐洲、中國、印度及日韓等亞洲國家是全球最大的進口地。其中美國是主要的原油進口國,進口來源主要是加拿大、中東、中南美及墨西哥,出口已經在逐漸打開,只有非常少量的原油可以出口至加拿大、墨西哥、中南美地區。俄羅斯是重要的原油出口國,出口目的地主要是歐洲和中國。中東和西非油基本用於出口,目的地是美國、歐洲及亞洲地區。亞洲市場新加坡是重要的中轉地,很多來自中東的原油都需要經過這裡到達亞洲。

目前全球有五大現貨市場,包括以鹿特丹為中心的西北歐市場、地中海市場、以紐約為中心的美國市場、加勒比海市場和新加坡市場。

西北歐市場分布在ARA(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衛普)地區,是歐洲最大的現貨市場,主要為歐洲五大國中的英國、德國、法國、荷蘭服務。該地區集中了西歐主要的油港還有大量的煉油廠,原油和品油主要來自俄羅斯,北海還有ARA地區獨立煉廠生產的油品。鹿特丹作為歐洲最大的港口,是西北歐市場的核心。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市場,墨西哥灣地區的波特蘭港和紐約港形成一個龐大的現貨市場。但是美國的國內原油市場的運作模式與其他地區有所不同,除了阿拉斯加北坡原油以外,都是依靠輸油管道來進行原油交易、定價和運輸,而非海上游輪和駁船。

地中海市場分布在義大利周圍的地中海沿岸,該地區主要的原油生產過河出口國都是一些北非國家,特別是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埃及、突尼西亞和敘利亞。此外,部分前蘇聯、伊朗的原油也能夠穩定供應地中海市場。煉油廠主要是位於義大利沿海岸島嶼的獨立煉油廠。地中海市場比較穩定,是重要的石油產品集散地。

新加坡市場是發展最為迅速的市場,現在已經成為東南亞和南亞石油交易的中心,這一地區的石油供應者主要是中東煉廠和當地煉油商。燃料油和石腦油是新加坡市場的主要交易品種。

加勒比海市場是一個比較小的現貨市場,它主要對美國和歐洲的供需平衡起到調節作用。該市場的原油和成品油主要流入美國市場,但是再特殊情況下,比如歐洲市場價格顯著高於美國市場時,該地區的原油和成品油也會流入歐洲市場。

2016年區域間貿易流向(單位:百萬噸)

備註:出口不含船用重油。不含區域內部貿易活動(如歐洲國家之間)。

原油進出口包含凝析物。

(五)石油的供需情況分析

1、世界主要的原油生產和消費區域

從上圖可以看出,世界原油生產區域主要集中在中東、北美洲、歐洲及歐亞大陸。世界原油消費主要集中在亞太地區、北美洲、歐洲及歐亞大陸。

2、世界重要的原油生產和消費國家

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7》,主要的原油生產國家有沙特12349千桶/日,俄羅斯11227千桶/日,美國12354千桶/日,伊朗4600千桶/日,中國3999千桶/日,加拿大446千桶/日。

主要的原油消費國家有美國19631千桶/日,中國12381千桶/日,日本4037千桶/日,印度4489千桶/日,俄羅斯3203千桶/日,沙特3906千桶/日。

2016年全球原油生產量(單位:千桶/日)

2016年全球原油消費量(單位:千桶/日)

3、全球每天的原油產量、消費量

據IEA的數據,2016年全球每天的原油總需求為9645萬桶/天(1236-1378萬噸/天),同比僅增長147萬桶/天。總供給為9690萬桶/天(1242-1384萬噸/天),同比整整30萬桶/天。其中,中國每天的原油總需求量為155萬噸/天,產量為55萬噸/天,相當於每天需求1190萬桶,每天供應400萬桶。

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7》,2016年全球每天的原油消費量為9656萬桶(約1210萬噸),同比增長156萬桶/天,消費量為2011年以來最高。產量增長創下2011年以來的新高,為9215萬桶/天(約1201萬噸/天),同比增長45萬桶/天。其中,中國每天的原油消費量為159萬噸/天,產量為55萬噸/天,相當於每天消費1238萬桶,每天生產400萬桶。

4、全球原油年產量、消費量

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7》,2016年全球原油總產量4382.4百萬噸,總消費量4418.2百萬噸。

二、天然氣的國際貿易流向介紹及供需情況

(一) 全球天然氣市場的形成

天然氣工業及其市場特徵與石油市場明顯不同,主要表現在:

(1) 天然氣不能低成本地大量儲存(2) 天然氣的運輸、配送管網系統具有明顯的規模經濟效應(3) 在天然氣的輸送、配送環節容易形成自然壟斷

早期天然氣輸氣管道的輸氣動力全靠天然氣井口壓力。19世紀90年代美國最先採用鋼管作為輸氣管,並使用蒸汽驅動的壓氣機作為輸送動力。20世紀20-30年代美國開始採用雙燃料發動機驅動的壓氣機給天然氣增壓,輸送距離不斷延長,並逐步建成州際輸氣管網,形成國內天燃氣市場。

1941年,美國克利夫蘭建成了世界第一套工業規模的液化天然氣裝置;1964年,液化天然氣的商業貿易開始出現(從阿爾及利亞出口到英國)。隨著天然氣低溫液化、儲存和液化天然氣傳播技術的進步和遠洋運輸成本的下降,液化天然氣逐漸具備了與石油產品競爭的條件,液化天然氣國際貿易的範圍越來越大。

目前國際天然氣市場熱鞥燃石以管道天然氣貿易為主,液化天然氣貿易為輔的格局,但是液化天然氣的發展潛力非常大。

(二)全球天然氣貿易現狀概述

2016年全球天然氣貿易量達1084.1十億立方米,其中管道天然氣貿易量佔總貿易量的68%,液化天然氣貿易量佔總貿易量的32%。貿易總量較2015年增長4.79%。。全球天然氣貿易較為集中,按消費市場分為三大區域:歐洲市場以管道天然氣貿易為主,佔總貿易量737.5十億立方米的56.38%;北美市場以管道天然氣貿易為主,佔總貿易量737.5十億立方米的19.36%;亞太市場以液化天然氣貿易為主,佔總貿易量346.6十億立方米的69.7%。

(三)全球天然氣市場格局

1、北美市場

美國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全球第三大的天然氣進口國。2009年美國天然氣供應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天然氣總產量達到624十億立方米,首次取代俄羅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2011年,美國的天然氣凈進口量為55.4十億立方米, 比2010年減少了182.2十億立方米。2016年美國天然氣進口量為85十億立方米。

2、歐洲市場

歐洲市場是以天然氣管道貿易為主,由於歐盟各成員國國內天然氣市場的市場化程度不同,從而使歐盟內部天然氣市場呈現出多層次的特點。在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如德國、英國、義大利等過,無論是在市場的開放性和透明性,還是在參與的廣泛性,都相對交好。

3、亞太市場

亞太天然氣市場的情況比較複雜,日本、韓國和中國的天然氣工業完全依靠進口液態天然氣(主要來自中東和東南亞),其貿易量佔世界液化天然氣總貿易量的50%以上。2016年全球液化天然氣貿易規模為346.6十億立方米,亞太地區的進口量達到186.7十億立方米。

數據來源:BP

進口主要集中於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其中日本10%、德國9.16%、美國7.84%、中國6.67%、義大利6%。

數據來源:BP

出口主要集中於俄羅斯、中東、非洲等產氣大國:其中俄羅斯18.89%、卡達11.47%、挪威10.71%、日本10%、加拿大7.6%。

(四)天然氣儲產量、地區分布及增速

截至2016年底,全球天然氣探明儲量186.6萬億立方米,其中中東國家天然氣儲量佔比43%,歐洲及亞太大陸地區佔比30%,亞太地區佔比9 %,非洲地區佔比8%,北美和中南美地區佔比僅為6%和4% 。整體儲量與2015年相差不大,非經合組織擁有全世界大部分的儲量。

數據來源:BP

近20年來全球天然氣複合年均增長率約為2%,其中中東國家儲量複合年均增長率約為2.4%,歐洲及亞太大陸地區複合年均增長率約為1.9%。若著眼於近10年的儲量變化,全球儲量增長速度略有變緩,增速為0.7%,中東國家儲量複合年均增長率約為0.4%,歐洲及亞太大陸地區1.3%。

2016年全球天然氣總產量3551.6萬億立方米,同比增加了21萬億立方米。其中中東地區產量佔比18%,歐洲及亞太大陸地區產量佔比44.5%。

三、

煤炭的國際貿易流向介紹及供需情況

(一)世界煤炭供需情況

1.世界煤炭供應情況

煤炭是世界儲量最豐富、分布最廣泛、使用最經濟的能源之一。根據世界能源委員會的數據,截止2013年全球已探明煤炭可采儲量約8915億噸,主要分布在亞太地區、北美和歐洲及歐亞大陸,三地合計儲量佔全球可采儲量的95%。其中亞太地區佔比32%,北美地區佔比28%,歐洲及歐亞大陸佔比35%。從國別來看,煤炭資源儲藏最豐富的國家為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澳大利亞和南非,上述6國的煤炭儲藏佔比約75%。其中美國、俄羅斯、中國和印度的佔比均超過全世界總儲藏的10%。

作為世界能源體系中重要的一極,近幾十年來,世界煤炭生產始終保持快速增長。2016年全球煤炭生產量3656.4百萬噸油當量,與2006年相比增了14.4%,其中北美煤炭產量400.7百萬噸油當量,佔比11%;亞太煤炭產量2617.4百萬噸油當量,佔比71.6%;歐洲及歐亞大陸煤炭產量419.4百萬噸油當量,佔比11.5%。分國別看中國煤炭產量1685.7百萬噸油當量,佔比46.1%;美國煤炭產量364.8百萬噸油當量,佔比10%;俄羅斯煤炭產量192.8百萬噸油當量,佔比5.3%;印度煤炭產量288.5百萬噸油當量,佔比7.9%;澳大利亞煤炭產量299.3百萬噸油當量,佔比8.2%。

2.世界煤炭需求情況

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力能源,煤炭雖然已完成其歷史使命,但由於儲備豐富和使用經濟的特徵,在能源多樣化的今天,其依然具備頑強的生命力,尤其是在以中印為首的發展中國家的能源結構中,煤炭依然是其最主要的能源需求來源。2016年全球總共消費煤炭3732百萬噸油當量,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28.1%。其中,煤炭為中國提供了61.8%的能源需求,為印度提供了56.9%的能源需求。

2016年,世界各地主要經濟體依然是最主要的煤炭消費提,從大地區看,亞太地區是最主要的煤炭消費地,2016年亞太地區共消費煤炭2753.6百萬噸油當量,佔全球煤炭消費的72%以上。分國別看,中國消費1887.6百萬噸油當量,佔比50.6%;美國消費358.4百萬噸油當量,佔比9.6%;俄羅斯消費87.3百萬噸油當量,佔比2.3%;印度消費411.9百萬噸油當量,佔比11%;日韓消費201.5百萬噸油當量,佔比5.4%。

(二)國際煤炭貿易概述

由於煤炭在全球分布的不均勻,導致了全球煤炭的供需分離。全球煤炭貿易主要依靠海運進行。海運成本是影響煤炭貿易的關鍵因素之一。而運費與距離有直接關係。因此,全球煤炭市場受地理位置、運輸成本等因素自然形成了兩大貿易商圈,即太平洋(601099,股吧)貿易圈和大西洋(600558,股吧)貿易圈。

在太平洋貿易圈,主要的煤炭出口國有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越南等。澳大利亞是老牌的煤炭供應國,國內煤炭需求量小,所產的煤炭多用於出口;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則是由於近十年來國內煤炭產量的大量增加而逐步成為太平洋貿易圈的主要供應國。太平洋貿易圈中主要的煤炭進口國(地區)有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和中國台灣。其中,日本和韓國屬於經濟發展迅速但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家,各種礦產均需大量進口,煤炭也不例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之前均是主要的煤炭供應國,向其他國家出口煤炭,但由於兩個國家經濟的崛起拉動了國內消費量的快速增長,均轉變成為煤炭的進口國。不同的是,中國的進口量很大,而印度進口還處於較低水平,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印度未來將成為太平洋貿易圈的主要進口國之一。

在大西洋貿易圈,主要的煤炭出口國有南非、哥倫比亞、荷蘭、俄羅斯和加拿大等。這些國家的煤炭均具有儲量和產量較大,而國內需求量不多的特點。煤炭進口國主要是西歐各國,其中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進口量較大。

1.全球煤炭進出口總量

全球煤炭貿易總量2016年環比上漲1.9%,同比2010年上漲21.7%,而同比2000年翻了一倍,上漲105.3%。2016年全球煤炭貿易量佔比當年煤炭整體消費的17.9%,將近五分之一的消費仍需要通過全球物流來解決。

2015全球的煤炭貿易數據是近幾年低點,特別是進口數量環比2014下降7.1%,全球需求下滑,最關鍵原因是進口大國中國的進口下滑較多。

2.世界主要煤炭出口國

澳大利亞和印尼一直保持著世界主要煤炭出口國的領先位置,俄羅斯儘管國內的煤炭消費下滑,但是仍然是世界第三的出口國,分享了全球出口份額的12.8%。南非、哥倫比亞及蒙古國在2016達到了它們歷年出口高點,分別增長1.3%、7.1%及78.3%。上面六個國家佔據了2016年全球出口貿易份額的95%。

3.世界主要煤炭進口國

2016年全球煤炭進口總量達到1331.3百萬噸,環比上漲1.5%。最要的貢獻還是來自中國進口量的增長,中國進口2016年環比增長25.2%,總量255.6百萬噸。儘管2015年其進口下降了30%。

亞太經合組織和非亞太經合組織(包括中國)加在一起,進口總量增長到973百萬噸,2009年以來全球煤炭五個最大進口國都是來自這個區域。雖然中國貢獻了這個區域最主要的進口份額,但是日本、中國台北、韓國總共進口了另外四分之一的動力煤和煉焦煤。

其餘五個主要進口是來自歐洲及中東,儘管如此,剩下五個國家的進口總量加起來有198.2百萬噸,仍舊是少於中國或印度任意一個。

掃描上方二維碼,加入石油天然氣行業通訊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然氣應用 的精彩文章:

TAG:天然氣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