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家在南京,住在北門橋、能仁里、三元巷、仙鶴街、瑞金路、棉鞋營、後宰門...

我家在南京,住在北門橋、能仁里、三元巷、仙鶴街、瑞金路、棉鞋營、後宰門...

原標題:我家在南京,住在北門橋、能仁里、三元巷、仙鶴街、瑞金路、棉鞋營、後宰門...


南京,一座有趣的城市。


一年四季隨機播放的天氣,初春時節的梧桐毛毛雨,街頭巷尾的蒼蠅館子,裝扮時髦的杆子潘西,都讓人躁動不已,卻又分明感受到濃厚的生活趣味。


除此之外,有意思的還有那些數以千計、五花八門的地名。


它們或奇葩,或搞笑,或文藝,或優雅。

讓人不由自主地想探尋其來歷。






讓人哭笑不得的泥馬巷在哪裡?


養虎巷以前養過老虎?


鈔庫街、金銀街聽起來就很有錢?


光華門、中華門、中央門、中山門有什麼區別?


來,今天就用5分鐘認識南京的大街小巷

你,能找到自己住的地方嗎?



以前的南京不叫南京,以前的南京也不是南京。



東漢的南京是今天的南陽


唐代的南京是現在的成都


宋朝的南京是河南的商丘


遼代的南京是如今的北京


明代以後的南京才是今天的江蘇南京,而南京,在歷朝歷代也有不同的名稱。


春秋時,南京叫冶城;


西漢時,南京叫秣陵;


東漢時,南京叫丹陽;


西晉時,南京叫建鄴;


東晉南朝時,南京叫建康;


隋時,南京叫蔣州;


唐朝時,南京叫白下,也叫上元;


南唐北宋清朝,南京叫江寧;


宋時,南京叫昇州;


元時,南京叫集慶;

明時,南京叫應天;


民國時,南京叫南京...


全國再也找不出第二個有這麼多別名的城市了。



?素說電商設計聯盟



從一到萬,大氣舒朗:半山園、頭條巷、二條巷、三條巷、四條巷、三牌樓、四牌樓、五福街、六角井、百家湖、千章巷、萬壽村



五顏六色,煙火十足:黑廊巷、白下路、小粉橋、紅花地、藍旗街、赤壁路、青龍山、紫竹林、金沙井、彩霞街


寓意美好,朗朗上口:能仁里、仁孝里、文成路、成賢街、瑞金路、福園路、建康路、來鳳街、長樂路



東西南北,井然有序:東箭道、西流灣、南台巷、北門橋、中和橋


道道城門,縱橫交織:神策門、玄武門、解放門、太平門、中山門、光華門、武定門、中華門、集慶門、漢中門、清涼門、定淮門、挹江門、儀鳳門、新民門、金川門、中央門




祖國山川,在此聚首:恆山路、嵩山路、華山路、泰山路、黃山路、富春江東街、楠溪江西街、金沙江東街、牡丹江街


神州大地,盡在「掌握」:北京東路、北京西路、上海路、廣州路、青島路、拉薩路、漢口路、江蘇路、湖南路、山西路、雲南路、黑龍江路




飛禽走獸:神馬巷、仙鶴街、丹鳳街、鴿子橋、狗耳巷、羊皮巷、白鷺洲、燕子磯、龍蟠里、麒麟門、石象路、獅子橋、虎踞關...


海鮮河鮮:釣魚台、魚市街




家長里短:鈔庫街、金銀巷、剪子巷、木屐巷、針巷、顏料坊、網巾市、棉鞋營、洋珠巷、抄紙巷


鍋碗瓢盆:掃帚巷、箍桶巷、犁頭尖、木料市、弓箭坊、籠子巷、瓦匠巷、金鑾巷、小火瓦巷、明瓦廊



匪夷所思:螺絲轉灣、二道埂子、大樹根、荷包套、煤灰堆、心腹橋、陰陽營、大馬路、校門口


哭笑不得:大紗帽巷、摸乳巷、泥馬巷、神馬路、大鐧銀巷、東大影壁、西大影壁



仙氣十足:仙新路、仙隱路、仙境路、靈仙路


古典浪漫:頤和路、陵園路、寧海路、莫愁路、閨奩巷、唱經樓、琵琶巷、花神大道





先秦:長干里


六朝:台城


三國:烏衣巷

東晉:桃葉渡


南唐:夫子廟


明朝:朝天宮、成賢街、孝陵衛


民國:莫愁路、中山陵、中山路



古代場所:馬台街、將軍廟、司背後、戶部街、成賢街、三元巷、後宰門、朝天宮、四牌樓、貢院街、大行宮、御道街、孝陵衛


名人住所:常府街(明常遇春府第)、漢府街(明漢王陳理)、鄧府巷(鄧愈)、馬府街(鄭和)、半山園(王安石)、桃葉渡(王獻之)、程閣老巷(程國祥)



一番總結,不難發現,南京的地名遍布著各種大街小巷、山川河道,展現著城市氣質和性格。


而它們背後,大多數也都有著津津樂道的故事

或是歷史遺留,或是傳說典故,或是頌揚美好,鐫刻著城市的歲月變遷。



琵琶巷:舊時琵琶巷路中間有一水溝,上面覆著青石,石質有松有密,且厚薄不一。雨天行人著木屐踏走其上叮咚作響如奏琵琶,就有了琵琶巷的美稱。如今青石小巷變成柏油路,琵琶聲已成絕響。


紫竹林:明朝崇禎年間,這一帶植有大片竹林並以紫竹為盛。有位高僧雲遊至此,但見竹影婆娑景色秀麗,就在此處定居下來,創建了禪寺,取名紫竹林。紫竹林禪寺到明清時已成金陵名剎。後來寺廟荒廢,地名卻留用了下來。


桃葉渡:位於貢院街東端。傳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在此接愛妾桃葉渡河,因名。桃葉映紅花,無風自婀娜,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等名句皆出於此地。



百貓坊:因諧音魚通海成龍,明太祖朱元璋忌憚富豪俞通海,他依劉伯溫風水之計,在俞通海生辰時贈其牌坊,上面雕著百貓圖案,以顯示貓吃魚的王氣。朱元璋還在街上遍植上了柳樹,意指柳樹串魚、曬魚乾,以挫俞銳氣,後來此街就名為「柳葉街」。


邀笛步:是著名典故停艇聽笛的發生地。相傳東晉名樂手桓伊愛好音樂善吹笛,一日王徽之路經此處,泊舟清溪邀伊吹奏,吹罷三調後自己離去,主客二人自始至終一言未發。據說此曲即為後來著名的梅花三弄。




鳳凰台:今升州路附近,現此地名已消失,但現建有「鳳凰台賓館」。鳳凰台這個名字最早見於南朝劉宋元嘉年間。據傳有鳳凰棲息。


來鳳街:位於水西門內下浮橋南,南起小沙井北接菱角市。傳說清初有一鳳凰飛此棲息,故名。


丹鳳街:在鼓樓廣場東南,南起珠江路,北至北京東路。相傳明洪武年間鳳凰落此,故名。




?萍水相逢


大江、大河、包羅萬象。


無論去各地,都是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有人的地方就有家,有家的地方就有名字。起承轉合的幾個字,既蘊藏著濃厚的情感,也記錄著城市榮辱交織的過去。


漫步其中,一切都像電影在腦中循環播放,看著看著,就怎麼也離不開了。


這裡,有你的家嗎?



創意來源:WHatplus(wuhandaily)


部分素材來源:舊叔翻新(jiushufanxin)


南京吃喝玩樂綜合整理 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京吃喝玩樂 的精彩文章:

年夜飯預定開始啦!用一場味蕾盛宴,享團圓的溫馨

TAG:南京吃喝玩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