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ACC 2018」兩種降壓藥物或增死亡風險,血壓波動大注意調整藥物

「ACC 2018」兩種降壓藥物或增死亡風險,血壓波動大注意調整藥物

「ACC 2018」兩種降壓藥物或增死亡風險,血壓波動大注意調整藥物

2018 年美國心臟病學會(ACC)學術年會上,美國Clements等報告,使用α受體阻滯劑和中樞性α- 2受體激動劑降壓治療的患者血壓變異性增加,從而可能會增加死亡風險。

作者建議,這兩種藥物不應用於降壓治療。

α受體阻滯劑,主要包括多沙唑嗪和哌唑嗪,可擴張血管。α- 2受體激動劑,如甲基多巴,是中樞降壓藥物,針對交感神經系統活性,從而減少血管收縮。

研究人員分析了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間入選ALLHAERT研究的10903名高血壓患者,每人至少測量了七次血壓,並記錄了這些患者的降壓藥物。

研究發現應用α受體阻滯劑和中樞性α-2受體激動劑的患者血壓變異性較高。

血壓變異性是指患者在一定時間內血壓波動的程度。血壓變異性按照觀察時間的長短可分為短時變異性和長時變異性。

短時變異性指24小時內同次就診血壓變異和晝夜血壓的變化。長時血壓變異性是指數日間變異(家庭自測血壓變異)、數周間變異(隨診間血壓變異)和數月甚至季節間血壓變異等。

在Clements等的另一項研究中,作者將診室血壓變異程度(OBPV)分為<13.3、13.3~16.4、16.4~19、19-22.7和>22.7 mmHg五組。

結果發現,診室血壓變異程度越大,患者的死亡率越高。

「ACC 2018」兩種降壓藥物或增死亡風險,血壓波動大注意調整藥物

多因素校正後,診室血壓變異程度>13.3 mmHg的患者未來發生死亡的風險增加10%~15%。

作者表示,如果患者血壓波動比較大,應與醫生溝通,更換降壓方案。

也有研究證明,短期和長期血壓變異性增加,均與心腦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獨立相關,隨診期間血壓變異性是心血管事件強預測因素,其作用獨立於平均血壓之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循環雜誌 的精彩文章:

卒中的六大另類危險因素:健康飲食、幸福和單身入選
美國更新2型糖尿病綜合管理方案,所有超重和肥胖者均需減重

TAG:中國循環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