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法源寺》:當年的「爾康」,穿越成了「皇上」

《北京法源寺》:當年的「爾康」,穿越成了「皇上」

文|許願Hoper

最開始刷大麥網的時候,看見這部《北京法源寺》,被兩個名字吸引到,

一個是導演田沁鑫,一個是原著作者李敖。

這部劇的原著小說,是李敖在監獄中構想出來的。

李敖,聽說過他的人應該很多。出了名的「狂傲」。認為自己是20世紀中國最偉大作家之一,在魯迅之上,還說自己的文筆如何如何了得。

你不可否認他的才華,但他的野望超越了才華。

田沁鑫,中國當代很有名的話劇導演。

《四世同堂》、《紅玫瑰與白玫瑰》、《青蛇》都是她的代表作品。

她的作品和孟京輝有很大不同。

《北京法源寺》的主演有「爾康」周傑,有奚美娟、有賈一平等等。

也正是因為上述的名字吧,把我吸引到了話劇中。

話劇和電影不同,電影是大眾藝術,幾十塊錢的門票隨便看。而話劇,動輒幾百塊錢,甚至一兩千塊錢的門票,建了一道經濟門檻。話劇也更作者化,可以說比絕大多數文藝片還要文藝,接受度方面又是文化上的門檻。

《北京法源寺》以兩個和尚給譚嗣同守靈為切入點,呈現出了晚清戊戌變法時期波瀾壯闊的橫截面,刻畫出了譚嗣同、康有為、梁啟超、袁世凱等眾多人物的群像。

如果,你對那段歷史不了解,先不說能不能看懂,至少你沒辦法把情感投射到劇里,你不會理解他們的那份複雜的情感。

這部話劇,最難的地方就在於台詞

半白半文,而且量特別大,

光讀就能累半死,別說背加表演了。

另外一個讓這部劇脫穎而出的地方在於,它的歷史觀和人物塑造

因為是李敖寫的,註定有別於正史,沒有沿用刻板的人物形象,

並不是壞人就是壞人,好人就是好人,

讓袁世凱、慈禧等人,更鮮活,更有血肉。

而且拋出「歷史沒有真相」這樣一個觀點,所謂歷史,都是人寫的,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後世人並不知曉。書本記載一定正確?

並且選擇打破「第四堵牆」這樣的戲劇方式,

所有人物都在跟觀眾直接對話。主要人物出場時會向觀眾介紹自己,戲演一演,還會「跳」出去進行內心獨白,

這便是提醒觀眾「演」的存在,讓人清醒地意識到舞台上呈現的是個四維的世界:除了真實空間的三維,還有如上帝視角一般的第四維。

看過話劇的觀眾會議論一件事情,就是故事線是混亂的,一會死了,一會還沒死,連台詞都在重複。

其實,這是田沁鑫有意為之。

她在試圖打破線性敘事,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重新組合,將本來在真實歷史時空中無緣謀面的人物們放到一起,對話、感慨、激辯,讓人物形象更加立體,也讓觀眾更加體會到時代之激蕩。

不過,對於看慣了狗血偶像劇的觀眾來說,這對他們來說,極為考驗。

在看戲過程中,你會發現,很多人在玩手機或者睡覺,

兩個半小時,確實有些長了,中間的節奏略慢,加上時代隔閡,

很容易看不進去。

導演也在盡量通過調度、燈光、幽默語來緩解氣氛,還是沒辦法。

不過也沒必要要求所有人都能夠欣賞這樣的作品,畢竟都是俗世爛人。

我只希望在如此浮華煩躁的商業時代,留個熱愛文學、熱愛話劇、熱愛藝術的,理想主義者一片凈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廢青和電子羊 的精彩文章:

TAG:廢青和電子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