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都說嫡長子繼承製,你聽過幼子繼承製嗎?專家:生產力低下的表現

都說嫡長子繼承製,你聽過幼子繼承製嗎?專家:生產力低下的表現

我國古代一般都是長子為尊,尤其以嫡長子為最尊貴的。嫡庶尊卑一直是我國遵從的,但你們聽說過幼子繼承製嗎?顧名思義,便是以最小的孩子來接盤全部的家產。如果沒有聽說過,那麼今天我們便來好好說一說。

首先,這個制度是存在的,而且一般存在於少數民族中。這個制度最早是始於原始社會時期,也就是在真正有民族區分之前。所以,在遠古時期,哪怕是我們的祖先也有這樣的制度。孰優孰劣咱們先不說,但是專家表示,這確實是一種生產力底下的表現。

以游牧民族為例,他們家所擁有的牧場是有限的,在這種環境下,養活多個孩子的壓力很大。所以一般的家庭會選擇讓年長的孩子外出,自謀生路。一點一點送出去,最後留在家中的必然是年紀小一些的孩子,而這個孩子,便繼承了家族的財產。

在這個發展過程之中,幼子繼承是很合理的表現,且最小的孩子得到了家財,也承擔起為父母養老的責任。但對於早起的漢族而言,農耕文化的出現讓一小塊地便足夠養活很多人,因此,養活一個家族的人不成問題。在這種狀況下,家族會選擇一起生活,在溫飽的情況下,長子便有得天獨厚的經驗優勢來管理事務。

而根據蒙古人的習俗來看,同樣有這樣制度的身影。諸如成吉思汗在分配家財的時候也曾說過,年長的多一些,年紀小的少一些,最小的那個繼承家產。在滿族也容易出現分家時期,父母對於年紀小的孩子更照顧一些的情況。

對於這種狀況,專家的解釋則是因為戰亂。當時的年代戰爭頻繁,父母會形成一種思想,那便是年長的孩子外出平復天下,而年紀小的孩子則留在家中餵養牛馬。這樣的選擇有助於保存家族的血脈,也顯得更加科學一些。當然,對於想要留在家中的長子和想要外出的幼子而言,似乎很不公平。

除此以外,還有少數民族對於群婚制度的接納。根據《周書》的記載可以看出,對於婚前的少女和前男友的某些不當行為,夫家不僅不嫌棄,可能還會以多為貴。在這樣風俗之下,幼子可能對於血脈的純凈更加有保證一些,背面下,也是對長子的不信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楓歷史閣 的精彩文章:

通關文牒是什麼?為何每個君王都願意在上面蓋章,大唐這麼厲害?
放牛娃意外闖進皇陵,盜墓賊幾次光顧偷文物,留下八個字氣壞專家

TAG:靈楓歷史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