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故事,還是事故,取決於你制定改裝方案的那一瞬間

故事,還是事故,取決於你制定改裝方案的那一瞬間

GIF

新車到手,車友們肯定手癢的不行,輪轂、避震、剎車、座椅、引擎蓋、ECU等等都已經研究了很久,但是到底怎麼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科學的、性價比高的改裝方案,很多車友還是一頭霧水,不好好研究,一不小心,故事就回變成事故。

提到改裝方案,大部分技師都建議先做輕量化,其次再依靠長時間的行駛親身觸摸到車身的極限,然後對自身水平超過極限的地方進行定製化的改裝和調整。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怎樣制定一個科學的改裝方案

我一直覺得,那些認為貼紙不叫改裝的人,圖樣圖森破。

某惡趣味貼紙

改裝是在既定代價下達到某種目標的用車行為。某人兜里只有50元,又不懂車,想讓自己在茫茫車海中更醒目,那貼個車花簡直就是再完美不過的改裝方案了。

相反,什麼情況都不問,上來就給方案的,大多是名為改裝實為賣配件的。

目標和趣味有高下之分,但思路一定要專業。改裝這個事,確切地說更像諮詢行業,調研、論證、改造缺一不可。當然,也好比量體裁衣,裁縫店有擅長西服的、有擅長旗袍的、有擅長唐裝的,車主自己得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選對方向,才不會走錯路。

說改裝危險的,那是以偏概全,因為有很多人畜無害的改裝流派;說改裝耗車壽的,人還抽煙喝酒熬夜呢,何況車,就是這樣任性。

回到正題,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偏性能的改裝思路應該是怎麼樣的。

Part I 拷問靈魂

先問自己問題,問得越多越好,最好拷問到心靈深處:

1、我的主要駕駛場景有哪些?

城市道路、城市高架、高速、山道、國道、越野、賽道?

2、場景的具體比例是如何的?

車友改裝純下賽道的可能性應該不大,那麼分析一下自己具體的使用比例各佔多少?比如說5分市區、3分賽道、2分山道等等。

3、具體定義場景

需要車主自己熟悉一段時間,可能隨著時間推移,對場景還會有更深的認識。

市區是堵還是疏,崎嶇還是直道,等等。

賽道研究就比較專業了,單獨都能寫本書。常去的有哪幾個,他們是平均車速是多少,彎道多少,有什麼特點等等。一般專業的改裝都是按某個賽道來特別設計的,但這個成本太大,一般人可以有個基礎的車輛設定,然後再微調。

山道也要研究,上山多還是下山多,鋪裝路面還是爛路,坡度,長度,等等。

如果需要兼顧多個場景,怎麼取捨也是個大問題。

4、具體定義競技目標

凡事都要有目標,一般是戰勝對手,或者刺激身心,當然像《速度與激情》那樣仇殺也有可能。

按前者來說,列出你的對手車型可能有哪些,特點如何,相比他們的車,你的優劣點是什麼,優點是否可以擴大,劣勢是否能縮小。比如對手車重大、馬力大,而你的車馬力略小,但是減重有潛力,等等。

除了比車,還要比人,比如財力水平怎麼樣,對手能2天換4條胎,你半年換一次胎就很心痛了,怎麼辦?

5、本人、對手技術水平

這很重要,要懂自己。技術和機械設定永遠是相互配合的,這才是更深層次的量體裁衣。這個我不多說了,看看《頭文字D》就能有深刻了解。

GIF

6、個人是否還有什麼其他理念

比如我的要求是兼顧日常,在不降低安全性和最低舒適度的情況下改裝,所以安全氣囊、備胎、空調都沒法拆,這個是死的。

此外扮豬吃老虎,一切以性能出發,不求醒目,不能太張揚,外觀基本接近廠車,這樣上班買菜還能用。

比如你是NA黨+手動黨鐵粉,堅決不接受其他形式;又或者是某品牌某車型腦殘粉,堅決不接受其他車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考慮方案。

7、預算

有了那麼多具體的要求,現在可以摸摸兜里有多少預算了。如果只有50元,我覺得貼紙真的可能更合適。

看著就很辛酸的車貼

當然,自己動手能力強的話,DIY更划算,也更好。別人總沒有你愛惜自己的車,裝個輪轂都能刮花。

8、代價與取捨

問問你自己,是有多喜歡這件事,有多大決心,為了達到目的可以放棄多少。是否為了快0.1秒,可以把所有安全設備都拆除掉。通常來說,夠狠的人,最後肯定。。。。死的快。

決心體現在對自己的要求上,可以去學學賽車理論啊,學學內燃機原理,學學車體動態什麼的。

《一個車手的自我修養》

Part II 制定執行方案

改裝前拷問完靈魂深處,相信你對自己的想要怎麼改這個問題,已經有了初步的答案,接下去,就要開始制定,科學的,可執行的,適合自己的改裝方案。

1、評估可執行性

想用捷達在數據上戰勝法拉利不是沒可能,不過花的那個錢可能趕上GTR了,如果不是捷達原教旨主義者,最好重新評估可行性,可能買個GTR更適合。

GIF

要是評估下來,你的GC8或者EK9已經足夠秒殺當地所有對手了,或者超出你個人駕駛能力外,那改裝就變成多餘了。

2、選車體

上來就談紅頭還是紅頂什麼的,沒意義。EK9和GC8,一個前驅輕量,一個四驅,具體性能表現,適用性,改裝潛力會有很大不同,所以,參考Part I,從個人和對手情況出發,認真研究和評估。

3、制定方案

首先三觀要正確,要認識到改裝是系統工程。

確切地說,是在預算下制定方案,也就是增加優勢、縮小劣勢。

要注意的是,優劣勢不純是機械上的,而是人車結合的整體表現。

GIF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場景是下山道,對手水平相當,你車子動力略遜對手,不過因為你熟讀《going faster》,剎車和走線技術比對手更好,為了戰勝對手,採用減重的方式彎道超車,拆完了所有能拆的以後,發現你自己體重高達85公斤,這種情況,是否有可能讓自己也減減肥呢?

整體方案

你希望車架表現出什麼樣的調性,對你的操作,反應活躍到什麼程度?

車體剛性是否要增強,但又不超重?

要不要上碳纖維車體件,萬一出了事故怎麼解決潰縮性的缺失?

考慮要將車重控制在什麼水平,前後怎麼配平?

對大多數路況來說,減重永遠是最好的改裝方法,又減輕引擎負擔,又減輕底盤負擔,所以在你能承受的範圍內,減重!

底盤方案

底盤更多的是調教,這個需要花功夫,也可以找個專業人士來幫你。但要告訴他你的具體需求。

根據Part I,計算懸掛行程和動態,看你是需要絞牙,還是原廠就已經夠用。

懸掛非常重要,多花點功夫研究,既然做了就做專業點,買點小配件,自己也能測量懸掛行程。

計算懸掛行程

做了就做專業,不要跟論壇里某些人一樣,張口就是「百改降為先」,太沒逼格了。當然,交給專業人士更好,不過記得要讓他按照Part I的需求來給你設計。

制動,剎車關乎身家性命,原則預算範圍內選擇最好的是不錯的選擇,同時也要兼顧簧下質量,盡量做到不要大幅增重。

輪轂改裝要考慮用正好能塞得下剎車的,如果是視覺黨,18、19、20寸的輪轂需要考慮適配的剎車盤和卡鉗。(堅決杜絕各類仿冒輪轂!

日系輪轂接觸不多,但日系的貌似普遍更輕,排除掉鍛鎂,我目前看到最輕的17寸是Buddy Club的。原廠輪轂盡量避免,不管哪個品牌,都重。

Buddy Club P1 Racing QF

輪胎,這個很難抉擇,用性能胎吧,我還是會背個沉沉的備胎,用防爆胎吧,性能和重量都不理想,性能胎不耐用,耐用的不抓地,這個見仁見智了。

動力方案

根據Part I,結合你的車重、變速箱、尾牙、輪胎尺寸,計算出發動機最需要發力的區間段,看看是否包含在你的動力圖表內。有點複雜,但找個夠專業的技師應該能算,要這都不行那就真是個配件販子了。

福特野馬的馬利機測試

一般來說,中低轉速下注重扭矩,決定扭矩的就只有排量和空氣密度,所以擴缸、增壓、減負都行,如果這些手段不可行,再去追求高轉。 大多數情況下,偏高轉的發動機會讓日常使用比較痛苦(費油是難免的)。

如果覺得實力不夠,或者覺得原廠已經足夠,那就不用去動,我也覺得車廠花那麼多錢養工程師不是白養的。

其他變速箱和尾牙的調整都有很多數學問題,也很花錢,看個人情況了,盡量找專業人士幫你來計算。自己學習也可。

參考教材

周邊方案

如果動力增強了,供油、製冷都要跟上去。不同的場景、地域,對散熱的要求也不一樣,車頭空氣氣路是否可以重新設計一下?

包圍件、尾翼、頭唇?你一個房車速度又沒到300km/h,有沒有這些東西區別不是很大。

不過還有心理層面上的比拼,一個誇張的尾翼可以讓你在比賽開始前就震懾住對手,就好象孔雀一樣,同樣也很吸引警察的注意。

不戰而屈人之兵

如果經常夜戰,燈光也很重要。別考慮什麼慘亮的燈光,也別改氙氣燈不加透鏡,害人害。

選擇3000K左右的大燈,穿透力強、人眼最舒適,讓你開得更順心。

原廠座椅的重量一般都死沉,哪怕是sti、mugen也一樣,如果財力許可,對舒適度要求沒那麼高,就換成桶椅,包裹性和路感會好很多,記得要是一體的那種,摺疊的會死人。 換座椅的好處還在於它位於車身重心中部,不用考慮前後平衡。

有全景天窗的,建議把電動天窗全拆了,找塊成品碳纖維堵上。一般電動天窗重量在20公斤以上,重心又位於最高處,累贅中的累贅。

RX7的碳纖維替代天窗

4、執行

確定好改什麼,找到最合適的改裝件,買買買,然後找到最靠譜的改裝店,改裝技師,一遍遍的調校,最終,改出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戰神!

每一克減重,不是費錢,就是建立在不舒適的前提下;高轉有優勢,低轉就不能兼顧;車體靈敏了,失誤的風險也大了;不存在面面俱到的改裝,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目標和取捨,祝所有改裝人改出一台最適合自己的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車語改裝 的精彩文章:

改裝不走彎路:如何區別一款避震的好與壞

TAG:車語改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