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破「外資」壟斷,中國機器人產業「異軍突起」

打破「外資」壟斷,中國機器人產業「異軍突起」

技術的進步日新月異,發展的春風也在不斷變換著風向。隨著智能時代的來臨,如今「智能製造」在中國正形成一個新的風口。

2015年5月19日,《中國製造2025》印發, 正式提出要以智能製造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而作為智能製造領域的一個重要方面,中國機器人產業以其自身的關鍵性、政策的導向和資本的湧入而格外引人注目。近年來中國機器人產業取得的成就也異常突出:2013年國產工業機器人產量僅為9000台,經過幾年的爆髮式增長,到2016年已達7.24萬台,增幅達七倍多。

然而,中國機器人產業的成長並非一帆風順。在先天不足、起步較晚的情況下,中國機器人製造企業還面臨著外國壟斷企業的夾擊。它們蹣跚起步,在「前有狼、後有虎」的情況下卻逐漸「異軍突起」。

1

「老外」的壟斷

2014年被稱為「中國機器人產業元年」,從這一年起中國機器人產業開始走上發展的快軌。但在此之前,中國國內的機器人市場長期被國外品牌把持,國產機器人佔比不到10%。

中國機器人產業和國外相關產業的差異是巨大的。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起,國外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已走過三十餘年的歷程,在技術積累、生產規模、成本控制等方面都積累了碾壓級的優勢。相比之下,國內相關產業的起步晚了幾個代際的時間。加之國內製造業長期疲軟,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乏力。

其中,扼住國產企業之喉的主要是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的生產。

所謂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即控制器、減速器和伺服電機。由於可靠的國產核心零部件始終沒有研發出來,中國機器人製造廠商不得不以遠高於國外同行的價格購買國外的核心零部件,後期維護、更換的成本更是極為高昂。以減速器為例,據國內來福諧波CEO張傑介紹,在諧波減速器方面佔據全球壟斷地位的日本HD公司賣給機器人「四大家」(瑞士ABB、德國庫卡、日本FANUC和日本安川電機等四大機器人製造商)的價格大概是兩千左右,賣給中國廠商的價格卻高達六千以上,後者是前者的幾倍多。

來福諧波CEO 張傑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在以前一直是由老外來壟斷的,」張傑分析道,「如果一直沒有研發出國產核心零部件,中國機器人產業不會有任何機會。」

的確,在高額的採購成本和維護成本的制約下,國內廠商在缺乏技術優勢的同時也很難擁有價格優勢,在「如狼似虎」的國外同行面前便完全失去了競爭力。如此一來,國內機器人企業和市場的發展都同時受限。

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可以說,發展中國自己的核心零部件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2

突 圍

2011年,現卡諾普CEO李良軍看到了機會:「中國作為一個製造大國,對機器人有很大的需求量。隨著中國機器人市場不斷增長,市場對國產機器人的需求也必然不斷增大。」 不久,卡諾普創業團隊形成。

卡諾普CEO 李良軍

2012年9月,在此前創業團隊的基礎上,成都卡諾普自動化控制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在成立之初就依據自身創業基礎,選擇研發作為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的控制器。控制器被譽為機器人的「大腦」,負責發布和傳遞動作指令,其功能全面與否決定了機器人在行業應用里的廣度,其性能高低則決定了機器人在行業應用里的深度,因此就機器人的產業化應用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和其他核心零部件一樣,國外品牌的控制器在當時佔有絕對壟斷地位。為了打破壟斷,卡諾普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工作。

由於起步較晚、根基較淺,當時國內的機器人本體廠商普遍技術薄弱,甚至不少廠商對機器人的原理都一知半解。面臨這樣的不利現狀,在研發過程中,為了開拓市場並促進自身產品迭代,卡諾普除解決控制器本身的問題以外,還「越俎代庖」,協助不少機器人本體廠商解決了一些本體的技術問題和機器人應用的問題。考慮到國內大部分本體廠商資金不足,購買不起用於精度標定的設備,卡諾普還特意為控制器添加了一個用於精度標定的功能。到2017年,卡諾普的控制器已漸趨成熟。

「由於進入行業比較早,可以說,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和客戶一同成長。」李良軍說。而也正是因為「和客戶一同成長」、貼近用戶需求的策略,如今,在本土化方面,卡諾普相比國外品牌而言已經擁有了相當的競爭力。加之較高的性價比,目前卡諾普控制器的銷量已位居國內行業第一,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也高達45%以上。

可以說,在控制器方面,面臨國外品牌的「圍剿」,以卡諾普為首的國產控制器供應商已率先實現「突圍」。

無獨有偶,在相似的時間點,浙江來福諧波傳動股份有限公司於2013年成立。與卡諾普不同,來福選擇啃的「硬骨頭」是機器人核心零部件里技術壁壘最高的諧波減速器。但和卡諾普相似,為了突破技術壁壘,自成立起來福團隊就開始不斷嘗試,專攻技術難題。後者用了四年左右的時間,投入了近一個億的研發經費,終於實現了突破,研發出了能滿足國產工業機器人焊接、碼垛、裝配、安裝等基本要求的國產諧波減速器。

儘管來福諧波減速器和國外品牌相比還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但通過縮短交貨期,以高性價比降低採購成本,來福諧波目前也已迅速在國內市場「突圍」,打破了國外品牌的壟斷。如今,來福諧波的國內市場佔有率居行業前列,並已實現部分出口。

而隨著國產核心零部件不斷「突圍」,整個國產機器人製造產業都獲得了飛躍式的發展——由於核心零部件的採購成本下降,國產機器人的產量不斷增長。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就2017年上半年而言,國產工業機器人已累計銷售18519台,銷量同比提高19.1%,市場價值同比增長超過兩成。

反過來,國產機器人產量的增長、價格的下降又帶動了市場需求量的擴大,從而進一步促進了國產核心零部件的技術迭代和成本下降。國產機器人產業的一個良性循環正逐漸形成。而這些都是與國產核心零部件的率先「突圍」分不開的。

「這幾年國產機器人產業的進步主要表現在關鍵零部件的突破。」深諳智能製造和機器人製造行業的北極光創投合伙人黃河如是評價道。

3

展 望

「工業機器人對中國產業升級而言至關重要。在中國,製造產業不可或缺。考慮到這些年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以及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願從事一些繁重的重複性工作,工業機器人在製造業轉型升級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談及工業機器人對於中國產業升級的意義,黃河說道。

北極光創投合伙人 黃河

換言之,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整體形勢下,機器人替代傳統人工將是中國工業升級的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自然,國產機器人如何在大趨勢下分得更多的「羹」也就成為一個重要議題。

事實上,儘管中國機器人產業已初步實現「突圍」,其與國外相關產業之間依然存在差距。比如技術層面,還以諧波減速器為例,儘管國產的諧波減速器已基本滿足工業機器人的需要,其在使用壽命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但中國也有自己的優勢。「中國自己的市場就足夠大,可以養活上萬億的企業,」張傑說,「中國的機器人確實有改進的空間,但沒有關係,中國自己可以把自己的企業養起來,直到它變得足夠強大,能夠走出世界。」在有「製造業情懷」的張傑看來,只要假以時日,再藉以物聯網的東風,中國機器人產業一定能像當年的互聯網行業一樣不斷登頂,孵化出幾家走出世界的大企業。

「再過十年二十年,機器人製造這個行業一定會有一個很大的未來。」張傑肯定地說道。

卡諾普CEO李良軍也持相似的觀點。他認為,中國相比其他國家的一個突出優勢在於其產業製造鏈非常完整。國外機器人在汽車、3C等行業應用得比較好,但在其他行業表現出經驗不足。因此,中國企業繼續「突圍」的關鍵還在於依靠完整的產業製造鏈而進行廣泛的行業應用。一旦在佔市場主體的大部分行業立穩腳跟,中國企業就能有足夠的實力進軍國外品牌如今依然「盤踞」的高端行業。

而針對「智能製造」成為新風口以後的一些亂象,投資人黃河認為,現有的政策、投資公司和企業三方都應當適時修正方向,使機器人製造這個新崛起的行業行駛在正確的軌道上。

具體而言,在黃河看來,在鼓勵「智能製造」的大趨勢下,政府應當更加關注作為行業「主力部隊」的中小企業,並適當向創業型公司傾斜,整治「騙補」行為,引導市場進行充分且良性的競爭;作為資方,投資公司則應「做好功課」,認真調研,避免「入坑」,而非一味砸錢,將市場越攪越混;最後,企業在不斷爭取技術突破的同時,也要學會如何同投資人打交道。

「製造業曾是個被資本遺忘的角落,」黃河說,但毫無疑問,它的健康發展將對中國經濟的轉型起著重要的作用。

-------End-------

來源:人民網

指南車開班計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指南車機器人學院 的精彩文章:

車間標識執行標準,太實用了!

TAG:指南車機器人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