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務卿蒂勒森被去職與中東的這些事兒大有關係!你猜對了嗎?

美國務卿蒂勒森被去職與中東的這些事兒大有關係!你猜對了嗎?

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13日通過推特宣布,解除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美國國務卿職務,並委派現任中情局局長麥克·蓬佩奧(Mike Pompeo)接任該職。消息首先被《華盛頓郵報》披露。國務院副國務卿史蒂夫·戈德斯坦(Steve Goldstein)13日發表聲明稱,蒂勒森目前仍不清楚自己被解職的原因。特朗普本人給出的解釋是性格相投,而政見不和,並將伊核協議單列為二人的分歧點之一。

被解職後蒂勒森在國務院結束新聞發布會 來源:the Associated Press

儘管在去年年底,關於白宮要更換國務卿的傳聞一度甚囂塵上,甚至有多名白宮官員匿名向媒體透露,特朗普正考慮讓中情局局長蓬佩奧接替蒂勒森,然而均被白宮方面矢口否認。此次事發突然,一石激起千層浪,各種原因在多地區政壇和媒體被大加討論。主流媒體的視角聚焦於中東事務和朝核問題兩方面分歧。本文對於朝核問題暫且不表,而中東不同區域和國家主流媒體的輿論導向則直接反映了主要的政策衝突點。

那麼二人在中東地區的哪些問題上存在重大分歧,以致引發解僱風波?該地區不同區域和國家主流媒體報道和輿論導向又反應出怎樣的心態差異?今後美國的中東政策將會有怎樣的變化?

蒂勒森被去職背後的中東因素

筆者認為分歧主要可歸於三方面:卡達斷交風波,伊核協議和敘利亞問題。

第一,卡達斷交風波中的立場差異。恰在被解職的一周前,BBC收到被泄露的電子郵件,披露了親阿聯酋的美國商人遊說特朗普解僱蒂勒森的消息,施加壓力的根源完全來自卡達斷交風波中蒂勒森的立場問題。這個敏感的特殊時間點被一些媒體解釋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據《紐約時報》報道,白宮內部曾傳言,卡達風波的意見分歧為美國政府內部關於「究竟誰在掌控中東事務」的更大爭論提供了最新典例,掌控者究竟是國務卿蒂勒森,還是賈里德·庫什納(Jared Kushner)——總統的女婿兼高級顧問?

沙特《阿拉伯新聞報》主編費薩爾·J·阿巴斯(Faisal J. Abbas)表示蒂勒森對中東問題的不當處理導致該地區成了他的「政治墳場」,並在一篇頭版社論中寫道:「多哈問題是蒂勒森被解職的真正導火索嗎?偏倚卡達是否屬實?抑或他仍身陷曾為奧巴馬效力的國務院官員之中,以致無法施展拳腳?可現如今討論這些業已毫無意義。」類似的,阿聯酋國際政治學知名教授阿布杜拉(Abdulkhaleq Abdulla)在社交網站Twitter上稱蒂勒森為「美國有史以來最糟的國務卿」,並暗示海灣阿拉伯國家對其不滿情緒直接導致了他的下台。

在美國的現實主義政治家眼中,卡達一直是一個強大的關鍵地區盟友。美國在卡達有兩大軍事基地,其一是中東地區最大的烏代德空軍基地。該基地修築有能容納120架飛機的混凝土地下機庫掩體,並擁有4000多米長的超級跑道。美國在此駐紮有一萬名官兵和後勤服務人員。

卡特爾被斷交後卡航航運圖,轉而取道伊朗領空 來源:Mail Online

事實上,對卡達和沙特的戰略重要性進行對比和衡量反映了無可詬病的務實派作風。意識到卡達在中東地區不可或缺的軍事重要性,蒂勒森在宣布封鎖之後的幾天內,呼籲斷交國緩解對卡達的海陸空禁運,希望有關國家「坐下來,繼續對話協商」,同時幕後推動科威特進行斡旋及調解,願這場發生在美國盟友之間的斷交危機能夠出現轉圜。

緊隨其後,在總統競選時因「9·11」事件而怒批沙特為「世界上最大的恐怖主義分子」的特朗普翻了盤,轉而大力支持沙特對卡達施加更為嚴厲的措施,並指責卡方政府為「史上臭名昭著的恐怖主義支持者」。美國軍事及外交事務專欄作家佩里(Mark Perry)表示,震驚之餘,蒂勒森對白宮和國務院「不在同一頻道上」感到憤怒和絕望。據中東觀察網分析,「斷交風波」暴露了特朗普政府應對中東地區外交危機的內部分歧。

第二,對伊核協議的去留相持不下。2017年10月初,蒂勒森曾向媒體透露,儘管有跡象顯示,伊朗試圖突破2015年它與美、中、英、法、德、俄六國簽訂的遏制其核武器發展的國際協議(JCPOA),但美國仍會繼續留在伊核協議中,並希通過修正其缺陷以使之更趨成熟。不過,他同時說,美國也有可能尋求其他協議,「我們要和歐洲的夥伴及盟友合作來尋求解決之道」。

簽訂伊核協議的七國代表

來源:Reuters

而一周後,特朗普於10月13日發表講話,宣布美國政府對伊核協議的新立場,特朗普不僅拒絕認定伊方履行伊核協議承諾,還宣布將制裁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衛隊。

事實上,特朗普自參加競選以來,就毫不掩飾對伊核協議的不滿,但是特朗普撕毀核協議的傾向遭遇了國內政治勢力以及歐洲盟友的強大阻力。英國、法國和德國的領導人極力規勸特朗普「別退群」,而美國軍方以及很多政治人物也都公開發聲警告特朗普,撕毀核協議將招致非常嚴重的後果。許多國際媒體也擔憂,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不僅可能讓戰爭陰影籠罩中東,而且也將給國際社會解決類似問題的努力帶來災難。

第三,對敘利亞問題的處理方式。2017年4月,蒂勒森預備訪問莫斯科,以對即將到來的美俄領導人峰會作出充分準備之際,特朗普政府突然對敘利亞北部地區沙伊拉特發動導彈襲擊,標誌著其外交政策的180度逆轉,戲劇性地扭轉了蒂勒森外事訪問的預期目標。

此次沙伊拉特打擊行動發生在敘利亞內戰期間,美國海軍從位於地中海的伯克級驅逐艦上發射了59枚戰斧巡航導彈,打擊位於敘利亞境內、由敘利亞政府軍控制的沙伊特拉空軍基地。俄羅斯聯邦國防部隨後統計,有23枚命中目標,其餘36枚尚不得而知。此次軍事打擊行動由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以報復3天前發生在汗謝洪的化學武器襲擊事件。美國政府聲稱從該基地起飛的飛機,執行了針對平民的化學武器攻擊,故而開展打擊行動。這是美國首次有目的性地打擊敘利亞境內的軍事目標。

2017沙伊拉特打擊行動

來源:BBC

事發後俄羅斯最為著名的國際政治觀察員之一、近東問題研究所所長薩達諾夫斯基(Yevgeny Satanovsky)質疑為何蒂勒森仍要進行此次外事訪問。「讓普京接見他已毫無意義,由瑪麗亞·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俄外交部發言人)出面就足夠了,或者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y Ravrov,俄外交部部長)。」

換將後,中東未來將何去何從

援引3月13日美國中東問題專家安德魯·米勒(Andrew Miller)發表在社交網站Twitter上的觀點:「蒂勒森被解僱或對美國的中東政策有不可忽視的影響。起碼就目前看來,埃及、以色列、沙特和阿聯酋等國領導人對這一消息頗為欣喜。」

一名伊朗男子手持刊載特朗普關於伊核協議講話的報紙,標題為「瘋狂的特朗普」。 來源:法新社

伊朗國內的擔憂情緒是顯而易見的。親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爪哇日報》評論說,以蓬佩奧換掉蒂勒森標誌著伊核協議的終結。伊朗前聯合國特使霍勒姆(Ali Khorram)在改革派日報《阿爾曼》撰寫的時評中也提到,「蓬佩奧傾向於通過援引所謂的國際監管以發動戰事,性質類似於伊拉克戰爭,歐洲國家或亦將扮演重要角色。」

與此同時,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赫拉姆·卡塞米(Bahram Ghasemi)試圖對蒂勒森被解僱一事避而不談,稱其是特朗普政府「頻繁和多重」變化的一部分。「對伊朗來說,真正重要的是美國在國際層面對伊朗的政策方針,」 蓋斯米向記者坦言,「我們密切關注美方的宏觀政策及實施辦法,並將在未來採取適當的相應措施。」

據新華網報道,土耳其總理比納利·耶伊爾德勒姆(Binali Yildirim)本周三發表聲明稱,「美土關係並不取決於個人。不管由誰來接替國務卿職務,土耳其的立場始終明確。新國務卿對土耳其的個人認知和看法並不那麼重要,願美土繼續發展健康良好的雙邊關係。」

此外,土耳其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美土兩國原定於3月19日召開的關於敘利亞北部地區曼比季(Manbij)的討論將因蒂勒森被解職而推遲。

3月15日,土耳其總理伊爾德勒姆關於蒂勒森被去職發表聲明。 來源:UrdoPoint

對於以色列而言,解聘公告對於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來說是個絕佳的好消息,他向來直言不諱地反對伊核協議,並視伊朗參與其鄰國黎巴嫩和敘利亞內部事務為主要威脅。內塔尼亞胡對美國將其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表示大力支持,而蒂勒森對此毫無熱情。

「以色列右翼美國支持者因此次突發解職消息大為歡喜,」以色列《國土報》專欄作家沙萊夫(Chemi Shalev)寫道。 「蒂勒森對以色列始終持疏遠的保留態度,而蓬佩奧則被視為熱烈的支持者。蒂勒森試圖保留在伊核協議內,而蓬佩奧則會根據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的要求修復它,甚至更有可能遵照特朗普本人意願,直接退出伊核協議。」

同樣因蒂勒森被解僱而再次走上輿論風口浪尖的是近年來持續低迷的國際油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分析人士稱,蒂勒森被解職後,美國可能退出允許伊朗旨在提高原油產量的伊核協議,並對委內瑞拉實施制裁。無論出現上述哪一種情況,都將意味著原油供應減少,對油價走勢構成利好。

而金融博客ZeroHedge引用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Center on Global Energy Policy)的一項研究指出,如果美國恢復對伊朗的石油採購制裁,意味著在制裁實施的第一年,伊朗將每天損失40-50萬桶原油。如果中國、印度或土耳其加入,這一數字將上升至60萬桶/天。

參考資料:

1.https://consortiumnews.com/2017/04/11/russias-disdain-for-tillerson-and-trump/

2.http://haaretz.com/middle-east-news/gulf-arabs-praise-tillerson-firing-while-iran-weighs-nuclear-deal-1.5907454

3.https://www.al-monitor.com/pulse/originals/2018/03/tillerson-firing-trump-iran-europe-talks.html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2017_Shayrat_missile_strike

5.https://www.al-monitor.com/pulse/originals/2018/03/tillerson-firing-trump-iran-europe-talks.html

6.https://www.middleeastmonitor.com/20180314-tillersons-ouster-is-not-a-victory-for-countries-blockading-qatar-says-expert/

今日主筆 劉紫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東研究通訊 的精彩文章:

敘利亞化武事件,到底誰在說謊?

TAG:中東研究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