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俄美兩大巨頭在敘利亞的三場暗戰

俄美兩大巨頭在敘利亞的三場暗戰

當今世界,大國之間的過招往往是殺人於無形,有的甚至連刀光劍影都無處可尋。但萬事總會有其「勢」,俄美關係的「勢」就是「斗而不破」。在東歐、在遠東、在中東,俄美總是鬥來鬥去,今天就講講俄美在敘利亞的三場暗戰。

一是俄在敘基地遭襲,美國強拉俄羅斯「留在」敘利亞。

路透社1月3日援引《俄羅斯商業日報》消息稱,俄軍駐敘利亞的赫梅明空軍基地於去年12月31日遭遇叛亂分子襲擊,至少7架軍機被摧毀,另有10多名俄羅斯士兵受傷。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此次事件是自2015年11月敘利亞發動空襲以來俄羅斯遭受的最大軍事損失,根據非官方數據,約10餘名軍人在「激進伊斯蘭分子」的襲擊中受傷。「生意人報」在其網站上援引兩名「軍事外交」人士的話稱,至少有四架蘇-24轟炸機,兩架蘇-35S戰鬥機和一架安-72運輸機以及一個彈藥庫被炮擊摧毀。

這簡直是爆炸性消息,簡直是在太歲頭上動土。敘利亞反對派是不想活了嗎,敢明目張胆和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俄軍對著干?要知道此前都是敘利亞反對派和敘利亞政府軍直接衝突,俄軍只是背後支持政府軍,敘利亞反對派根本沒有膽量直接挑戰俄軍,實際上他們也不具備這個實力。

可現在的情況是,俄軍基地確實遭到襲擊了,而且損失還很大,7架戰機,包括2架最新型蘇-35S戰鬥機。敘利亞反對派難道不想混了嗎?

更難以相信的是,2017年12月1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剛剛宣布從敘利亞撤軍,當天俄駐敘部隊立即開始實施撤軍工作。就在俄羅斯將從敘利亞抽身的時候,難道是敘利亞反對派不捨得俄軍撤離嗎?幾年的交手,難道打出感情了?或者是,只有俄軍繼續戰鬥在敘利亞,敘利亞反對派才能找到存在感?

更多人的疑問是,敘利亞反對派具備對俄軍實施重創性打擊的實力嗎?他們的情報和裝備到底是誰支持的?

當前中東局勢紛繁複雜,巴以問題再次被點燃,黎巴嫩葉門衝突不斷,伊朗再次鬧革命,庫爾德人鬧獨立,究竟是誰想讓敘利亞的內戰繼續,轉移國際視線,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答案其實很明顯,但是,先來看看俄羅斯的表態。

俄羅斯國防部1月4日表示,俄軍駐敘利亞的赫梅明空軍基地於去年12月31日遭恐怖分子襲擊,導致2名俄軍人死亡。此外,針對媒體報道稱至少7架俄軍機在襲擊中被摧毀,俄羅斯國防部回應稱,這是「假的」,是徹頭徹尾的捏造。

俄羅斯國防部3日也曾透露,俄一架米-24直升機去年12月31日在敘利亞境內緊急迫降時墜毀,兩名飛行員不幸遇難。原因系「技術故障」。

同時,俄國防部稱,俄駐敘航空兵群處於戰鬥準備狀態並繼續按使命全面完成所有任務。

先不談俄軍遭襲是真是假,為什麼這個消息是俄媒體最先報道?難道普京下達從敘利亞撤軍命令後,又後悔了,想找個借口重返敘利亞?有點撲朔迷離,得看後續進展才能進一步分析,我們不妨先看看襲擊本身。

此次襲擊無疑可以堪稱電影劇本似的成功特種突襲。首先從作戰模式來看,此次襲擊明顯是非對稱戰爭模式。假設在這次襲擊中俄軍真的損失了7架軍機,如果想在空中擊毀這些飛機顯然不容易,而把他們摧毀在地面上成本就很低,典型的「搗毀鷹巢」。

從作戰過程來看,襲擊者表現出極高的軍事素養。赫梅明空軍基地一直以來都是俄軍介入敘利亞局勢的主要支點,俄軍大多數空中打擊都是從這裡出發的。但是,關於俄軍基地的詳細情報信息敘利亞反對派依靠自身可能無法掌握的如此詳實,是不是有人背後支持呢?

從炮擊效果來看,精度很高,摧毀的都是有價值的目標,與伊拉克或阿富汗戰場上反美武裝襲擊美軍基地濫炸一氣截然不同。因此襲擊者很可能使用了制導武器,除了發射小組以外,在機場附近應該還會有滲透進去的引導小組用專用儀器指示目標。這就更明顯了,種種跡象都表明,背後的支持者肯定就是美國。

從俄媒的報道來看,潛伏在機場附近的武裝分子約有三百人,他們分成15個攻擊小組攜帶迫擊炮、火箭筒及肩扛防空導彈裝備在機場外圍2-5千米處向俄軍發起攻擊。從人員規模上來看,這已經不是小規模襲擾了,是明目張胆地攻擊作戰,如果沒有歐美國家的暗中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哪裡來的如此大的勇氣?

而俄軍的表現更是讓人難以理解,從目前的報道來看,俄軍並沒有抓住襲擊者的尾巴進行反擊,所以襲擊者在完成任務之後也應該全身而退了。所以從整個過程來看,這次襲擊真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似乎美軍和俄軍都需要這樣一次襲擊,而襲擊本身更像是一次完美的表演。

對於此次遭襲的基地來說,俄空軍基地的防護措施還是相當完整的,基地內部署有大量的防空武器,包括23毫米高射炮、「鎧甲-S1」彈炮合一系統,以及S-400中遠程防空導彈系統等,在基地外圍還有米-24武裝直升機日夜巡邏,但是襲擊者仍然成功將基地納入射程,這樣的事實不可疑嗎?

此前,赫梅明空軍基地就遭到了反對派迫擊炮轟炸,但那次沒有造成多大損失,事後,俄軍出動武裝直升機加強了對基地周邊的巡邏。但是,對於迫擊炮彈和火箭彈而言,一般確實是很難防禦,因為這些都是近戰武器,等發現已經來不及攔截了,要不然,以色列也不會花大價錢研製專門用於攔截火箭彈和迫擊炮彈的鐵穹系統。

可是,這些武器固然難以防禦,但成百人攜帶這樣的武器接近基地,俄軍不會發現嗎?

讓我們再往前看一下,2017年9月24日,俄羅斯國防部證實,俄軍阿薩波夫中將在敘利亞代爾祖爾市附近遭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武裝分子迫擊炮襲擊後身亡。

據稱,阿薩波夫是在前線指揮戰鬥時,其指揮部遭到了炮擊,這無疑是一場成功的「斬首」行動,時機掌握的非常好。

而在2017年年底,俄羅斯駐敘利亞大馬士革的使館突然遭到迫擊炮轟擊,在連續5天時間裡,偷襲者分別對大馬士革的6個街區發射了炮彈,由於猝不及防,大馬士革共有60人在轟炸中死去,160人受傷。襲擊者快進快出,打完就跑,顯然也是計劃周密。

以上種種,沒有事前細緻的準備、過程中精確的導調,以及背後有力的情報和物資保障,是不可能成功的。而這對於一般的反對派武裝實在是不容易。那麼,美國為什麼在此時又要掀起敘利亞的矛盾呢?

12月8日,歐盟在聯合國安理會的4個成員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和瑞典連同德國的常駐聯合國代表8日發表聯合宣言,反對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認為此舉無益於中東和平進程。

12月18日,聯合國安理會就反對「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草案進行表決。該決議要求美國總統特朗普撤回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決定。表決結果為14票贊成、1票反對。美國動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一票否決權」否決了聯合國安理會關於耶路撒冷地位問題決議草案。

12月21日,聯合國大會當天召開緊急特別會議,就有關耶路撒冷地位問題的決議草案進行投票表決,包括除美國以外其他4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內的128個國家投了贊成票,美國、以色列等9個國家投了反對票,35票棄權。

根據決議,任何企圖改變耶路撒冷老城特點、現狀以及人口結構的決定和行為都不具備法律效力,並應根據安理會相關決議予以廢除。

再往前,中東至少有將近60個國家組成反對同盟,用來抵擋以色列的侵略氣焰和背後美國的利益支持。

不難看出,因為支持以色列,美國站到了全世界的對立面,在中東美國將無立足之地。

相比之下,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日漸增長。適當的軍力存在、與各方保持的良好關係、緊密的經貿及軍工聯繫以及相對而言更少的戰略包袱,令俄羅斯在絕大多數的地區熱點問題中可以承擔「完美調解者」的角色。

所以,美國在這個時候,需要適當轉移視線,以此來減低其在中東面臨的壓力,敘利亞是個完美的選擇,因為永遠有反對派沖在前面。

只是,可憐的敘利亞,和平的曙光剛剛浮現,戰爭的陰影又再次籠罩。只是未來局勢如何發展,美國把包袱甩給了俄羅斯。

二是數百俄軍被炸身亡,美軍是主謀但受害者到底是誰?

春節前夕,美國媒體不斷傳出俄羅斯軍人在敘利亞因為遭到美軍的空襲而犧牲,而且數量高達數百人。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媒體的關注。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14日發出消息稱,莫斯科否認數百名俄羅斯人在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軍襲擊中犧牲。俄羅斯外交部的消息人士表示:「有關數百名俄羅斯人犧牲的消息是典型的假消息」。

隨後,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俄外交部證實,美國領導的國際聯軍8日在敘利亞發動的空襲中可能有5名平民喪生,但死者的俄羅斯國籍還有待核實。

俄方的回應無疑默認了俄方僱傭兵被美國空襲後死傷慘重,但強調沒有俄現役軍人的說法卻是為了避免與美國為此發生衝突。

而且,在這個關鍵時刻,強人普京卻宣布感冒了。2月14日,普京沒有公開行程。當天,普京放棄了俄羅斯5家聯邦電視台提供的60多個小時免費播出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和競選廣告的機會。

此後又有俄媒報道稱,普京取消了原定於2月19日至22日前往遠東地區的視察計劃。

普京到底是在迴避什麼呢,敘利亞犧牲的到底是誰呢?

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2015年10月19日發表了題為《俄羅斯僱傭兵簽約加入敘利亞戰鬥行動》的報道,文章稱10月11日,在接受俄羅斯電視一台採訪時,普京總統向觀眾保證他不打算向敘利亞派出俄羅斯地面部隊。採訪者問了普京兩次,他兩次都否認有這樣的計劃。

俄羅斯官方是這樣的表達,可俄羅斯社交媒體上已經充斥著招募志願兵前往敘利亞參戰的廣告:光是社交媒體平VKontakte上,就有超過1000頁呼籲志願兵前往敘利亞的招募帖。

僱傭兵網站Dobrovole.org一名自稱名叫瓦季姆的招兵人員告訴俄羅斯連塔網,他們每天收到30到50份申請,但其中只有大約1份是真實的。

挑選赴敘志願兵的主要標準是以前有過戰鬥經驗。曾經以俄羅斯軍人身份參加過車臣或烏克蘭東部作戰的人被選上的機會很高,他們將會在俄羅斯南方的一個保密地點接受短期訓練。

也許,敘利亞在國際聯軍空襲中死傷的數百人就是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僱傭兵,這樣邏輯上就說得過去了。當然,這也只是筆者的猜測,讀者也可以合理髮揮自己的想像。

一方面,美國想刺激俄羅斯,誘使其在敘利亞加大兵力投入,這樣美國就有了合理的借口繼續在敘利亞保持軍事存在。

另一方面,俄羅斯於3月18日將進行總統大選,美國散步這樣的消息可以激發俄羅斯民眾的反戰心理,繼而降低普京的民眾支持率,可謂是一箭雙鵰。

三是安-26運輸機墜毀,將軍和高級軍官神秘喪命。

3月6日,一架滿載33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的俄羅斯安-26軍用運輸機在敘利亞赫梅明空軍基地降落時發生事故,機上39人全部遇難,值得注意的是,遇難者中還包括一名俄軍少將和多名高級軍官。

在事故的第一時間,俄羅斯軍方就否認了遭到恐怖襲擊的可能性,認為可能是技術原因導致事故,但這卻遭到了西方軍事觀察家的質疑。

俄羅斯國防部在聲明中表示,從現場的報告來看,這架飛機沒有被攻擊,飛機在降落時失控撞向了跑道。

目前,官方尚未給出事故原因。接受本報採訪的專家認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飛機在著陸前一刻遭遇技術故障。

失事時,俄空天軍的這架安-26運輸機正在躲避側風,即完成下降側滑,前部機身與跑道形成一定的夾角。

上述操作意在避免可能發生的機身翻轉。快接觸跑道時,飛行員應控制好前部機身,直至落地。最後,這架安-26在距跑道500米左右處墜毀。

在安-26著陸時,風速為8至10米每秒。這是相當大的風,但對於能在15米每秒強風情況下著陸的此類機型而言並非險情。另外,安-26被認為是非常安全可靠的輕型運輸機,被譽為「從未墜毀的完美飛機」。這樣的飛機在並險情的天氣下發生事故?不覺得蹊蹺嗎?

就在大眾對這場事故猜測不斷時,終於有武裝組織宣布對事件負責,敘利亞叛軍「征服軍」宣稱使用高射機槍在100米高度擊中了這架運輸機,導致其失控墜毀。但是俄軍否認了該組織「自領戰功」的說法,認為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俄專家認為,安-26是一款非常可靠的飛機,從這架飛機著陸要最終爆炸起火只有500米距離,兩部發動機都失去了動力,很有可能是因為降落方式導致的事故。

在上世紀80年代蘇軍介入阿富汗的軍事行動中,美國等國家向阿富汗的抵抗組織援助了大量攜帶型防空導彈,對蘇軍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造成了巨大威脅,這些抵抗分子潛伏在蘇軍機場附近的山頭中,

在蘇軍戰機起降時發射導彈攻擊,造成了大量傷亡,為了應對這種情況,蘇軍創造了短距起降的「阿富汗降落」方式。

在這種情形,俄羅斯飛行員將採用近乎垂直的降落方式,先是以較高高度接近機場,以避免被敵人導彈擊中,然後迅速下降高度降落,這種方式非常考驗飛行技術,很可能這架運輸機也是以這種方式降落時出現了問題,導致機毀人亡的慘劇。

但是,如果真是採取了「阿富汗降落」,那麼俄軍飛行員是未來躲避誰發射的導彈呢?不言而喻。

近期,美國不斷加強對俄羅斯空中偵察,美國海上兵力進入黑海軍演,烏克蘭宣布獲「北約申請國」。

2015年5月2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一項法令,禁止泄露有關和平時期俄羅斯軍人在特殊行動中死亡的消息。

2017年10月,普京為在敘利亞殉職的第5集團軍司令阿薩波夫舉行了盛大的國葬。但僅僅國葬無法充分表達對死者的哀思,行動才是最有力的武器,對於這一點普京大帝比誰都清楚。

敘利亞是中東地區的心臟,美俄都不可能退出,也就意味著俄美之間的暗戰還會繼續,俄羅斯總統大選後普京更是會騰出手來大展拳腳,也就還會有無數爆炸性新聞傳出。

但新聞背後的事實也許我們永遠無法得知,但強權是否就代表真理,誰才是最後的勝利者?幼發拉底河靜靜流過,四處流浪的敘利亞難民臉上和我們一樣迷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將君 的精彩文章:

久經沙場的M1主戰坦克升級,是否可以代表坦克的未來趨勢?
俄羅斯堅決將飽受西方挑刺的「阿瑪塔」為未來主戰坦克的原因!

TAG:墨將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