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方為何沒有干預日本明治維新,導致其在東亞坐大,養虎為患?

西方為何沒有干預日本明治維新,導致其在東亞坐大,養虎為患?

明治維新,是日本於19世紀60年代實施的現代化改革,從此之後,日本迅速變為東亞強權,開始了對東亞地區的持續侵略。當時歐美列強,為何坐視日本坐大,卻不出兵干預?

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在京都御所發表《五條御誓文》,開啟了明治維新

來自遠方的支持

其實,日本搞明治維新,有關係的列強不僅不制止,反而持支持態度。日本明治天皇即位前,

法國支持幕府政權,英國則站在一貫的與法國人背道而馳的立場,支持薩摩、長州等倒幕地方勢力,倒幕成功英國功不可沒。後來,日本在長州和薩摩人士鼓動和監督下,進行了大開大放的明治維新。英國當時是世界第一強國,它不反對,其他列強自然不敢聒噪。


英國人的打算之一

日本是島國,面積小、資源匱乏,人口少。無法和資源豐富的中國相比,所以侵略日本不如圖謀中國。再加上日本要現代化,需要購買大量機器和工業製品,這對所有西方國家,尤其是英國來說,都是一筆額外收入。

宮廷大臣岩倉具視,維新政策的實際制定者


英國人的打算之二

英國支持日本明治維新,還有另一層打算。1853至1856年,沙俄與英、法為爭奪小亞細亞的主導權,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兩年後,1858年,沙俄又迫使清朝簽下《璦琿條約》,取得了遠東出海口。沙俄的急速擴張無疑對英國不利,所以英國扶持一個能控制的日本,讓其在東亞牽制沙俄的注意力。


棋差一招

不過,英國人沒有想到,東亞人如此團結,如此勤奮,日本現代化的成果遠超列強的預期。

明治維新之後20年,日本就在甲午戰中打敗了清廷,成為東亞新霸主。


養虎遺患

這個時候,英國人要是想壓制日本也易如反掌,不過,日本早早就給英國下了投名狀,他們只打俄國和德國在東亞的勢力,從來沒動過英國的利益。直到1941年12月25日,日本襲擊珍珠港當天,日軍攻佔了香港,英國才明白自己的戰略決策失誤了,養虎為患,虎大要傷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門茶館小夥計 的精彩文章:

美國有多霸道?因為吃西瓜不付錢,引起鬥毆,直接入侵一主權國家
嘉慶收拾了和珅,朝政並沒有好轉,他後悔萬分,寫下了一首罵人詩

TAG:龍門茶館小夥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