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希特勒的文牘追求

希特勒的文牘追求

梅伊·杜丁/文

王立秋/譯

1934年春天,德國駐伊拉克大使弗里茨·格羅巴(Fritz Grobba)報告,一家伊拉克報紙開始用阿語刊發希特勒的《我的奮鬥》的選文了。在他寫給伯林外交部的信中,這位外交家建議,把這些翻譯好的選文匯總為一本書,並由德國來資助出版。

「就像所有國家社會主義的出版物一樣」,格羅巴寫道,《我的奮鬥》的譯文「也引起了阿拉伯讀者的濃厚興趣;可以說,在有的地方,人們為之而雀躍。」

在二戰開始的五年前,阿拉伯世界還處在兩大西方列強的統治之下:法蘭西和大不列顛。當時阿拉伯世界的民族主義運動、為獨立而進行的鬥爭,比任何時刻都強烈。希特勒視那兩個佔領國為敵人這個事實,為他贏得了阿拉伯人的同情;他們把他看作一個能夠把那些可恨的殖民者趕回去的強人。當時阿勒頗和大馬士革的街道上有一句口號是這麼喊的:「不要法國先生,也不要德國先生;天有安拉,地有希特勒。」

納粹面向阿拉伯世界的宣傳

格羅巴大使的請求被聽取了。稍後,波恩的阿拉伯專家斯特凡·維爾德(Stefan Wild)整理了伯林與巴格達之間的通信,並寫了一篇題為《國家社會主義在阿拉伯近東,1933-1939》(「National Socialism in the Arab Near Eastbetween 1933 and 1939」)的學術論文,這篇論文考察了關於《我的奮鬥》的翻譯的討論。

根據這篇文章,格羅巴提出了是否應該改變一些段落「以迎合有種族意識的阿拉伯人的心態和敏感」的問題。儘管阿拉伯人也是閃族人,但反猶情緒在這個區域也很普遍。格羅巴因此而建議把德文的「反閃族人(Antisemitismus)」翻譯為「反猶太教(Anti-Judaism)」。

與此同時,在距離巴格達四千公里外的哈勒,一名被普遍認為是傑出語言學家的謙遜男子正在搜集成千上萬條筆記。他的名字是漢斯·魏爾(Hans Wehr),當時他還是一名三十齣頭的與文學家。因為罹患小兒麻痹症,他的左臂不能移動,所以不能參加准軍事性的運動或納粹的訓練營。

相反,他埋頭於各種各樣的書本中,在伯林大學、萊比錫大學和哈勒大學研究東方與羅曼語言、埃及學、中文、哲學和宗教史。他對伊斯蘭的東方特別感興趣。他一早就開始收集包含來自埃及、敘利亞、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語表達的剪報,以及塔哈·胡塞因和紀伯倫的文學作品;他還分析出自埃及國家年鑒和詞典詞條的術語,而這一切為的,是即將成為他一生的工作的那個事業:編寫一本阿語-德語詞典。

1936年11月,宣傳部通知外交部,希特勒已同意出版他的書的阿語版。「出於對當前政治情況的考慮」,譯文可以略去阿拉伯人可能會覺得特別受冒犯的段落。

不正確的翻譯和錯誤的信息

阿語版——指的是來自伊拉克的那個最初的譯本——還得經過為負責東方的外交部第七政策辦公室服務的私人顧問伯恩哈德·莫里茨(Bernhard Moritz)的手。他也是阿拉伯專家,當時差不多八十歲了。他的裁定是譴責。翻譯好的那些段落,他說,「完全不顧語境;譯文不正確且經常笨得不行。」莫里茨還拒絕了當時流傳的另外一些阿語譯本,因為它們也有各種明顯的缺陷。在開羅出售的一個版本的《我的奮鬥》中,希特勒的話「我成為一名民族主義者」被譯成了「我成為一名社會主義者」。

伴隨著這些未經授權的譯本,錯誤的信息也冒了出現來,這些信息直接帶來了破壞德國希望促成的宣傳效果的危險。德國駐貝魯特領事報告說,人們相信這樣一個「發明出來的主張」:「國家社會主義編製了一個種族量表,在上面阿拉伯人名列第十四。」

在外交部東方辦,有人提議,譯文的「語氣應該學學每個『穆罕默德』都懂的那本書:古蘭」。於是柏林把這個工作委託給了來自黎巴嫩的德魯茲王子,謝赫阿斯蘭——並讓私人顧問莫里茨來和他合作。

阿斯蘭是現德魯茲領袖瓦利德·阿斯蘭的祖父,當時七十五歲。他是一名民族主義者,生活在瑞士。他的譯本主要依賴的,是《我的奮鬥》的法文版;接著,由東方辦來檢查這個阿語譯本。但他們很快就發現,當時並沒有夠用的阿語-德語詞典來幫助他們完成這個任務。

外交部無意中發現了漢斯·魏爾的名字,當時魏爾還是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的講師:人們說他已經在為這樣一本書收集材料了。政治上沒有任何人對此表示反對,於是從那時起,魏爾就受命於外交部文化政治辦,繼續他的工作。

辛苦的翻譯工作

在細心處理這本超過一千頁的書的細節的時候,魏爾和他的同事們採取的方法,是先把阿拉伯語的詞根收集起來,這些詞根由三、四個字母構成,每個詞根在實際的使用中都可以衍生出各種各樣的術語。魏爾的團隊成員還包括他長期以來的同事安德烈·雅各比(Andreas Jacobi),此人的父親是猶太人;和德國猶太人阿拉伯專家黑德維希·克萊恩(Hedwig Klein)。這兩個人都沒有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倖存下來:黑德維希·克萊恩在奧斯維辛遇害,而安德烈·雅各比則在被強迫入伍後被報告失蹤。

1945年,漢斯·魏爾完成了他的《現代阿拉伯書面語詞典》——不過到七年後,這本書才得以出版。這本書現在也有了英文版,多年後,它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阿拉伯語詞典之一。

《我的奮鬥》的官方阿語譯本則一直沒有出版,一則內部備忘錄(很可能寫於1940年)說,這個問題「因為戰爭爆發,而不再有效」。不過,到現在你都還可以在全阿拉伯世界的報刊亭里找到那些未經授權的版本呢。

譯自Mey Dudin, 「Hitler』s paperchase」,原文為德文,譯文依據英文版,英譯者為露絲·馬丁(Ruth Martin),文章原載Qantara.de, 2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賓士的馬隊 的精彩文章:

女性主義批判與伊斯蘭女性主義:交錯性的問題

TAG:賓士的馬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