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魏晉南北朝:東晉統治者只顧爭奪權利,少數民族擴張勢力統一北方

魏晉南北朝:東晉統治者只顧爭奪權利,少數民族擴張勢力統一北方

到了東晉中葉,姓桓的大族代替了姓王的大族掌握了東晉的大權。之後,姓謝的大族又排斥了桓氏的勢力,謝安做了東晉的宰相。西北中國的廣大漢族人民在各少數民族統治集團的殘酯剝削和壓迫下,過著災難深重的痛苦生活,日夜盼望著晉軍北伐。但是東晉統治集團卻只顧貪地象臭蟲一樣地吮吸著老百姓的膏血,

彼此像狗搶骨頭一樣地爭奪政治和經濟上的權利,從來不把收復失地的事情放在心上。那些大地主靠著皇帝給的特權和放債的辦法,弄了許多土地還不滿足,居然敢明目張胆地霸佔老百姓的田園,所以少數大地主佔有了江南的大部分土地。象王導在建康的東北就有皇帝給他的「賜田」八十多頃(一項是一百畝);

有個叫刁的大地主有一萬頃田光是他的奴僕就有一千多人。農民失去了土地,還要擔負苛重的租稅和勞役,生活很痛苦,他們和地主階級的矛盾更加尖銳起來了。在東晉統治集團里,主張北伐的只是極個別的人。從皇帝到朝臣、大族地主,都安於在南方建立小朝廷,根本不想打回北方去。

有一個愛國將領劉琨曾經主張北伐,反而遭到最高統治者的反對和破壞。可是流亡到江南的愛國軍民卻忘不了自己的家鄉,他們堅決反對殘暴的少數民族統治者,要恢復失去的土地。范陽(今河北涿縣)人祖逖,在西晉末年流亡到江南。他在公元313年向晉元帝司馬睿要求北伐。

司馬睿只給他一千人的糧食和三千匹布的軍費,讓他自己招募士兵和製造武器。祖逖在很困難的條件下,得到了廣大老百姓的支持,英勇地渡過長江用了七八年的時間收復了黃河中下游以南的廣大土地,打敗了羯人貴族石勒的軍隊。當地的老百姓都抬酒宰牛歡迎他,老人們歡喜得流著眼淚說:「我們都老了,想不到還能做晉朝的百姓,就是死也無恨了!」

可是東晉的統治集團卻妒嫉祖逖認為他在老百姓中有威信是對朝廷的威脅,就派一個大地主做都督去監視他,牽制他的行動。祖逖非常憂憤,竟被統治者氣死了,他的北伐事業也失敗了。在這以後的一些年代裡,東晉統治集團內部又有庾亮殷浩桓溫等舉行過北伐,但這些野心家的北伐都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

沒有收復北方失地的決心,又不能依靠人民的力量,因此也都先後失敗。這樣,在北方的少數民族治者就有足夠的時間穩定內部,不斷擴張勢力。佔據關中一帶的人貴族就在這時強大起來,向黃河中下游擴張勢力,統一了北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晉 的精彩文章:

一支流民組成的軍隊,最後成了我國古代最強一支軍隊
《東晉門閥政治》讀書筆記

TAG:東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