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歐盟保護版權的提案引起爭議,GitHub 也表示反對

歐盟保護版權的提案引起爭議,GitHub 也表示反對

從 2015 年開始,歐盟提出了數十項提案、政策推進所謂的數字單一市場(DSM)策略。

該策略的目標是改善歐盟國家內的電商服務、版權保護機制、簡化增值稅等多個方面,以促進經濟增長。

歐盟計劃在 2018 年完成立法的所有提案中,其中一項提案,2016 年的《歐盟版權指令(EU Copyright Directive)》,在過去幾年吸引了大量的爭議。該提案的覆蓋範疇是新聞出版和數字內容。

其中引起大量爭議的是第 13 條,對那些存儲和開放大量作品和其他用戶上傳資料的信息服務提供商提出要求,要求這些公司採取措施確保版權協議的有效性,例如對上傳內容(主要針對音樂、視頻)進行審查。

歐盟稱,互聯網成為了大量版權內容的分發渠道,版權方有時候會因為盜版無法獲得應有的收益。也就是說,第 13 條內容的設立,是為了保護版權方的收益,打擊盜版。

指令是歐盟的一種立法,要求歐盟成員國達成某種目標,但不限制具體實施方式,由歐盟議會和理事會審議批准或否決。歐盟各國有可能會採取更多的監管手段。

包括知名的代碼託管平台 GitHub,兩家提倡自由軟體、開放的非盈利機構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Europe 和 Open Forum Europe 在內的科技公司都反對該提案。

GitHub 是最新一家,它還計劃在本月 20 日的歐盟議會早餐會上,提出意見。

GitHub在官方博客上發布文章稱,如果歐盟正式立法,要求 GitHub 等平台對代碼進行審查,一方面這種審查與歐盟保護隱私、現有的法律相悖,還會給中小開發商帶來更複雜的流程機制、甚至可能是訴訟。

另外一方面,這在軟體開發上很難施行。GitHub 解釋稱,軟體開發者創造的代碼作為一種有版權的內容,部分開發者選擇採用開源方式將代碼分享出去,允許其他開發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改善,這意味著幾串代碼上很可能有不同的開源授權。審查的難度會相當耗費資源,也降低效率。

代碼被認為是自由言論的表達,該論點被多次引用過。數字民權組織電子前線基金會(EFF)在 1987 年幫 UC 伯克利的大學生伯恩斯坦打官司時,當時的辯護律師辛迪·科恩(Cindy Cohn )就提出:代碼也是言論的一種,應當受到言論自由的保護。

在 2016 年與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爭議中,蘋果公司同樣引用了這條論點,認為代碼應當與言論享有同樣的權利。

這條提案對於 GitHub 來說,意味著更多的麻煩。歐盟議會成員 Julia Reda 認為,該提案可能會迫使 GitHub 向每一位開發者都謀求開源授權,這會導致 GitHub 平台在歐洲幾乎沒法發展。

更早向歐盟提出反對意見的,是在去年 9 月份,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Europe 和 Open Forum Europe 兩家非盈利機構發起了請願活動 Save Code Share,寫了公開信反對歐盟該提案。

但拋開這些科技公司、機構對於代碼的觀點外,歐盟的版權提案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這也是歐盟提案更大的問題。

盜版的生意只有成長到足夠的規模後,才會影響到版權方的利益。但足夠規模的盜版生意,也不會再依賴於 GitHub 平台來負責託管代碼。歐盟再從 GitHub 等平台上施行盜版數據的審查、監管,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題圖來自:Pixabay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這部名為《尋找羅麥》的電影,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同志片
現代汽車在平昌冬奧會上的展館,是「世界上最黑的建築」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