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減肥者注意了:你以為的餓可能只是渴

減肥者注意了:你以為的餓可能只是渴

饑渴是保證我們生存的兩大感覺,飢餓讓我們找食物吃,乾渴讓我們找水喝。大概很少有人會懷疑自己的饑渴感會產生錯誤,尤其是不會搞錯渴和餓的區別。也許在非常缺少食物和飲水的時候,我們可以比較確定的分辨渴還是餓,但在平時,很多人卻可能在經常犯錯。最經常犯的錯誤是把身體缺水的信號當成了飢餓,多吃了很多東西。

我們饑渴的感覺大致來自兩個器官:大腦和下丘腦。兩個器官的關係類似於一個國家負責主管意識形態的機構和負責行政事務的機構之間的關係,相互之間有關聯也有分工,大多時候大腦有最終裁定權,但下丘腦也可以通過具體事物影響大腦的決策。

饑渴感的刺激直接來自於下丘腦,這部分中樞神經產生的感覺有兩個特點:一是難以控制,儘管每個人都可以不同程度的抑制自己喝水或進食的衝動,卻難以用意志消除饑渴感;二是不夠精確,不同的感覺來自下丘腦不同區域的神經細胞,哪種感覺的神經細胞集中的地方被稱為相應的中樞。比如產生飢餓感的叫飢餓中樞,產生渴感的叫渴覺中樞。理論上來說,不同的下丘腦細胞會投射到不同的大腦區域,大腦根據投射的區域判斷下丘腦有什麼需求。

問題往往就出在大腦和下丘腦的溝通上。關於這兩個器官之間的錯誤,大家大可以把人類社會一切的扯皮、敷衍聯想上去。最經典的一個例子是重大刺激時有些人拉褲子,就是大腦居然把下丘腦傳來的精神刺激解讀成食物中毒,要讓腸道蠕動把毒物排出去。

渴感的理性傳輸和應對是這樣的:人在缺水的時候體內鈉濃度增高,導致體液滲透壓增加,激活下丘腦渴感中樞的滲透壓感受器,大腦接收到下丘腦的渴感信息,命令人找水飲水,鈉被稀釋,滲透壓恢復正常,渴感消失,停止飲水。但有的時候是這樣:人在缺水的時候產生乏力,睏倦,煩躁,這些感覺也要經過下丘腦傳遞給大腦,大腦判斷之後認為這是人體缺能量了。美味入口,精神確實為之一振,大腦就認為問題解決了,但缺水狀態卻並未糾正。即便信息準確上傳,大腦也經常糊弄了事。我們都有過體驗,渴感在喝到水的瞬間似乎就消失了。可這個時候水還沒有吸收呢!因為這種錯覺,很多人喝的水並未達到身體根本的要求。

不僅喝水的量上大腦會哄騙我們,喝的成分也會哄騙。大腦會把所有液體的食物當成飲水,比如含鹽很高的湯、咖啡、啤酒,湯實際上進一步提高了體內的鈉濃度,咖啡和啤酒的利尿作用會加重脫水,但喝的時候渴感都會暫時消失。甚至喝的容器也會產生誤導,同樣的鹹湯,用杯子喝就比用湯匙更「解渴」。

之所以我們的大腦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可能還是進化跟不上物質發展的結果。這個矛盾的另一個更重要的結果是肥胖。饑渴感和進食習慣一樣,並不完全是本能,也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我們現在的環境與遠古時期以狩獵採集為主的環境完全不一樣,食物熱量的極大豐富,和各種功能飲料的泛濫,使得我們沒必要儘可能的進食和飲水,而且飲食的成分也影響了人們的飲水習慣。有研究發現,長期高脂和高糖飲食會降低渴感,讓我們在身體缺水的時候也不去喝水。

如今已經很少有人為了熱量攝入不足而發愁,反之大多數人的熱量攝入是超標的,所以當你感覺餓的時候,不妨先喝一杯水,等待15分鐘以上,看是否還餓。如果飢餓減輕,就說明飢餓其實是身體缺水的錯誤信號。每天喝八杯水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幾個?現在請你回憶一下今天最後一次喝水是什麼時候,如果想不大起來,就趕緊喝一杯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小秘 的精彩文章:

早餐吃這些食物很傷身
除夕這3件事不能做,再有錢都會變窮光蛋!

TAG:生活小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