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耳朵不舒服,按摩揉捏耳朵益處大

耳朵不舒服,按摩揉捏耳朵益處大

您身邊的健康管理專家

《家庭醫學》

快餐閱讀時代 養生江湖風起雲湧

《家庭醫學》——經得起沉澱的醫學科普雜誌

主管單位: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主辦單位:中華預防醫學會

文/姚扶有

告白氣球

周杰倫

00:00/00:00

「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

耳朵組織豐滿,是全身經絡彙集之處,心、肝、脾、肺、腎五臟以及六腑都有經絡循行於耳。同時,腎開竅於耳,腎主骨,通髓海;腎又是「先天之本」,而耳是腎之外竅。腎氣充足,則聽覺靈敏。長期堅持自我按摩耳廓,保健療效相當好,特別適於老年人因腎氣不足而引起的失眠、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等。

12

按摩全耳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後,向後反覆按壓耳正面10次,再向前反覆按摩背面10次。也可每天早晚洗臉時用熱毛巾擦耳朵、熱敷耳廓。可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對腎臟及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

2

按摩耳輪以食指貼耳廓內層,拇指貼耳廓外層,不分凹凸高低處,相對捏揉。不拘遍數,做2~5分鐘,以耳部感到發熱為止。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

3

鳴天鼓兩掌分別緊貼於耳部,掌心將耳蓋嚴,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餘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錯叩擊頭後枕骨部處,耳中「咚咚」鳴響,如擊鼓聲。或者用拇指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固定,食指放於中指之上,然後滑下彈擊後枕骨,耳中會發出較響的「咚咚」聲。有提神醒腦、止暈聰耳之功。

4

提三角窩左手繞過頭頂,用拇、食指揉、捏右耳上部,然後再往上提、揪,直至該處充血發熱;同樣方式提捏左耳「三角窩」。有鎮靜止痛、清腦明目、消除煩熱、養腎等功效,更年期女性尤為適宜。

5

揉捏耳背溝耳背溝(亦稱降壓溝)位於耳廓背面由內上方斜向下方行走的凹溝處。將拇指放在耳背溝處,食指放在耳廓內,拇指用力上下來回揉捏,直至發熱。對高血壓的防治有積極意義。

6

雙掌摩擦雙耳法雙手掌摩擦發熱,先貼於兩耳,向後推摩雙耳;再緊貼於腦後枕部,向前推摩雙耳,耳中可聽到「嘩嘩」聲。每天臨睡和晨起前各做72次。能疏通經絡、振奮臟腑,對老年人耳鳴、頭昏眼花有保健作用。

7

拉耳屏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後,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內向外,由輕到重,力度以不感疼痛為限,每次3~5分鐘。適用於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患者的保健。

8

拔雙耳兩食指伸直,分別插入兩耳孔,旋轉180 °。往複3次後立即拔出,耳中「叭叭」鳴響。一般拔3~6次。可促進聽覺靈敏,有健腦之功。

9

推耳後兩手中指指面分別置於兩耳後,上下來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膚髮熱。有滋腎養肝、降低血壓之功。

10

拉耳垂用雙手拇、食指同時按摩雙耳垂,致耳垂髮熱;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健腎壯腰。

111

按耳窩先按壓外耳道開口邊的凹陷處 15~20下,直至有明顯的發熱、發燙感,再以同法按壓上邊凹陷處。有益於保養五臟。

特別關心:

聽說我的朋友最近耳朵有耳鳴的癥狀,博小編就立馬搜來我們關於耳朵健康的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願你們每天心情愉悅,耳朵都是舒舒服服的,可以聽得到更動聽的話語。

編輯/王博

摘自《家庭醫學》雜誌

圖片來源於網路

文章有用 請贊一個

(家庭醫學 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按摩 的精彩文章:

緩解各種頭痛的五種按摩手法

TAG: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