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推特換「卿」看美國制度缺陷

從推特換「卿」看美國制度缺陷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李慶四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3月13日通過推特宣布,解除蒂勒森的國務卿職務,並委派現任中情局局長蓬佩奧接任該職。消息一出,舉世嘩然:頭號大國如此要員發生變動,居然是從個人社交媒體上告知天下及當事人?而CNN當日爆出的一些內幕更令人對「宮斗」浮想聯翩:3月8日,正在外訪的蒂勒森還表示,美國和朝鮮離直接對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數小時後特朗普即稱同意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5月底前會面。

總統與國務卿對朝政策差異,常常被視為美國政壇上演的「紅臉白臉」遊戲,但這次看來並非如此。作為總統內閣要員,國務卿稀里糊塗被拿下,看似突然,實為必然。一是二人個性存在差異,此前早有嫌隙。特朗普習慣率性而為,蒂勒森則喜歡按規則辦事;特朗普要不拘一格,蒂勒森則循規蹈矩。據傳,蒂勒森曾公開斥責特朗普為「白痴」。二是治國理政觀念不同。蒂勒森對特朗普女婿庫什納深度參與中東幕後外交不無擔憂,而對朝政策衝突更成二人關係破裂導火索。去年,特朗普發推特說謀求與朝鮮談判是浪費時間,讓蒂勒森頗為尷尬,而這次他自己不徵求國務卿意見就接受金正恩會談邀請,讓蒂勒森也下不了台。

如此倉促地被解職,蒂勒森的「心理陰影面積」應該不小。但隨著負責公共外交和公共事務的副國務卿戈德斯坦也被炒魷魚,大家的關注焦點已不再局限於兩個人之間的衝突,而是在問:下一個離職的會是誰?任性的特朗普固然應為多人去職承擔主要責任,但他上任以來能夠「率性而為」「推特治國」,對心腹班農過河拆橋,對政見不同的蒂勒森痛下狠手,制度層面是不是也為他提供了不少「方便」?號稱民主楷模的美國制度,在選拔和培養領導人上、在重大決策和人事任免上是否存在致命缺陷?

不妨回顧一下美國的「當年」吧。當年,小布希以莫須有借口入侵伊拉克,無論選民還是國會都未能及時制止。美國民主糾錯機制失靈的制度成本,轉移到了中東無辜百姓的頭上,當然,事實證明,最終也禍及到了美國自己。這一次的推特換「卿」,只不過是再次證明了一點:一旦選民把候選人送進白宮,美國總統就成了斷線的風箏,決策過程已不受民眾制約,即便四年後選民能夠「合法推翻政府」也於事無補。我們常說,治大國如烹小鮮,以此觀之,激情莽撞的特朗普治國大概如「大火爆炒」,落下的可能是一地雞毛,讓撕裂的美國政治更加雪上加霜。

上任不久,特朗普政府已給世人貢獻了太多觀察美國制度的案例。譬如兩次關門,支持者認為,即使聯邦政府關門、多個崗位空置、內閣亂成一鍋粥,美國不是一樣在「正常」運轉嗎?這不是正好證明了美國的自信和強大嗎?反對者認為,如果政府關門也是正常狀態,這樣的政府還有存在必要嗎?鑒於個體認知差異,對美國政治現象的認知難免有不同。但如果故意把美國黑的說成是白的,恐怕就是惡意誤導。這種對立說白了,就是民主形式和內容哪個重要的問題。如果不能有效統一,寧可拋棄形式要內容。

還是那句話: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穿了才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英國人與兵馬俑一起過春節
《捉妖記2》要打造一個更豐富的「妖」世界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