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白岩松給兒子的郵件:考第一就斷絕父子關係!

白岩松給兒子的郵件:考第一就斷絕父子關係!

撞線不是光榮,不爭第一

北京中考成績公布後,很快,我就知道自己兒子的成績,「是個高分」。

我鬆了一口氣,不僅因為兒子「考得好」,更在於「沒考得太好」。中考前,我和孩子開過一個玩笑,「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斷絕父子關係。」

我曾給孩子寄出了一封「人生郵件」,郵件中特彆強調「不爭第一」。

「人生不是競技,不必把撞線當成最大的光榮。當了第一的人也許是脆弱的,眾人之上的滋味嘗盡,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涼,於是,就將永遠向前。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勝者,每一次第一總是一時的風光,卻賭不來一世的順暢。」

「爭第一的人,眼睛總是盯著對手,為了得到第一,也許很多不善良的手段都會派上用場。也許,每一個戰役,你都贏了,但夜深人靜,一個又一個傷口,會讓自己觸目驚心。何必把爭來的第一當成生命的獎盃!我們每一個人,只不過是和自己賽跑的人。」

縱容娃的興趣:半夜看球

兒子是一個書迷,快小學畢業時,孩子迷上了金庸,並一口氣讀完了全集。之後,孩子便對清朝、明朝的歷史來了興趣,便去找這方面的書看。此外,孩子像我一樣也喜歡上了搖滾樂,我覺得挺好,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這不是瞎聽嗎,有什麼用?但是,他在聽搖滾樂的過程中,每天翻譯一首歌詞,英語水平上升得很快。

對於孩子的興趣,我從不刻意培養,甚至,可以說近乎「縱容」。曾有一次,在第二天有課的情況下,我同意孩子在頭一天半夜看球,結果是孩子次日放學回家驕傲地告訴我:「我們班沒有任何人敢這樣。」

我並不認為「看球是瞎看,沒啥用」,這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請問在人生中,哪有這麼好的機會,讓孩子感受到不放棄,結果可能會發生改變的例子。課堂上給不了。

我相信這樣一句話:閱讀打開世界,但是運動讓人更早地體驗到分享、團隊精神以及勝敗的意義。

講大道理沒用,要言傳身教

外界通常對我有一個誤解,就是作為一個全國人 民都熟知的「國臉」,我應該不是一個好父親,「他那麼忙,哪來時間陪孩子,又拿什麼影響孩子?」

我舉個例子,家裡住頂層,每到晚上坐電梯回家。上了頂層後,我都會摁下「1層」,讓電梯下去。因為晚上的大多數人都是回家,如此方便其他回家的人,縮短等待時間。後來我發現,以後每晚回家,孩子非常自然地也有了這個習慣,而我從未跟孩子說過「你該怎麼怎麼做」的話。

家長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角色,所謂言傳身教,你認為這個年齡的孩子,你天天摁在這兒,跟他講大道理有用嗎?

孩子中考完的假期,我希望他多跑出去玩,告訴他,「你要是在這個假期學習,我打斷你的腿」,突然有一天,孩子跑過來說,「老爸,我特想學習」。天天讓孩子學習有用嗎?但是反過來,你不讓他學習,他再主動要求去學,就是出於一種習慣和樂趣,這樣不更好嗎?

成長就是驚心動魄,守住底線就行

事實上,有時回想起自己當年小時候,也有像第一次一起抽煙,一起喝酒這樣的哥們兒義氣,所謂的壞孩子生活離我也不遠。

把任何一代孩子中學時代的成長真相,和盤托出在父母面前的話,一定會讓他們感到驚心動魄!有幾個人沒打過架,有幾個人沒偷偷地抽過煙、喝過酒,偷偷地單相思過?

我認為,要接受這些,只要它沒有變成主體,就沒問題,不經歷這些「好奇」,被改變,怎麼可能成長?成長,就是充滿好奇、波折,但也在不斷地被校正、改變。

「思想可以很複雜,但行為要簡單」,如果成長永遠是一個模式,順理成章,陽光燦爛,潔白無瑕,那不是成長,那是不合格的文學創作。成長是真實、立體的,也會讓人有一些擔心,但不出格,守住底線就行。

你愛上音樂,我便放心

在我們的身邊,什麼都會背叛,可音樂不會。哪怕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背過身去,音樂依然會和我竊竊私語。生命之路並不順暢,坎坷和不快都會出現在你的眼前,但愛上音樂,我便放心。

因為一兩百年前,那些獨對心靈的音樂編織者,早已為你譜下安慰的樂章。在你成長的時代,信息的高速發展將使人們的頭腦中獨自冥想的空間越來越小。然而,走進音樂的世界裡,你會在和音樂的對話中,學會獨立,學會用自己的感受去激活生命。每當想到,今日在我腦海里迴旋的那些樂章,也會在未來與你相伴,我就喜悅,為一種生命與心的交流。

其實還有,比如說,來點幽默、健康、有很多真正的朋友……但我想,生命之路自己走過,再多的祝願都是耳後的叮嚀,該有的終將會有,該失去的也終會失去。然而孩子,在父母的目光里,你的每一步都將是我們生命里最好的回憶。

「領略世界500強最新的管理實踐,聆聽《中國人力資源實戰領袖峰會》大咖的前沿聲音」分享:

「中國人力資源實戰領袖峰會」門票

掃碼申請限時免費門票

(截止時間3月18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思HR人力資源網 的精彩文章:

職場上混得好的人,這三項能力都不差,你有嗎?
對不起,你只能過99%的生活

TAG:儒思HR人力資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