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輕人都不做報關去哪裡了?

年輕人都不做報關去哪裡了?

年輕人都不做報關了,作為一個見證時代變遷的報關人員如何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

01

一代人乾死了一個行業的感慨

每年過完年,都是各個行業人員流動最密集的時期,大家在新的一年都期望能夠更上一層樓!我們關務行業雖然人員的流動性和其他行業相比不是太大,但前幾天在一個關務交流群里看到大家在交流關於行業的發展,有人提出說現在跨境電商對人員的需求大,很多原來在報關行的報關員都跳槽去了各種電商公司,群里的氣氛異常的火熱。突然,群里出現了一條炸鍋的消息「一代人乾死了一個行業」!

想想以前,那時候的人們要想進個NB的報關行工作,還得托熟人、找親戚介紹搞關係。現在,反過來了呢!沒有年輕人再像以前願意進入報關行業了。只是在報關員這個一個沒有太多新鮮血液補充進來的行業,當我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讓我突然想起來前幾天,網上出現一篇《下不了手開除70、80後,公司死了誰負責?》的文章,說實話,看到這個標題被作者的狂妄口氣嚇到。在這裡倒不是去探討哪個年齡層面的人怎麼樣的話題,只是腦海中出現了一個疑問:正在報關這個行業里的人員大部分以70、80後為主力軍,我們又該怎麼去適應整個行業的變遷?為什麼大家會發出一代人乾死了一個行業的感慨?

02

「雲」起「雲」涌的海關改革與時代變遷

對於報關行業而言,最近這五年來是不斷變遷的,從2012年試點無紙化改革至2013年全面推廣無紙化改革;從海關總署2013年第54號公告自2014年起不再組織報關員資格全國統一考試;從海關總署公告2017年第25號推進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每一項改革對報關行業的影響是無比深遠的。雖然無紙化通關實施多年,還是老生常談多說一句有紙和無紙化報關報檢的區別,主要在於:直觀的來講,有紙報關報檢需要遞交紙質文件,無紙化報關報檢無需提供紙質文件。從時效上來說,無紙化更快捷,無紙化改革簡化了通關流程,提高了通關效率,降低了通關成本,促進了貿易便利化。於企業而言,無紙化的實施可以降低了企業的運維成本,傳統有紙化報關的現場環節人員可以精簡,節省了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

於報關從業人員而言,無紙化的實施導致企業結構的調整,處在傳統報關現場環節的人員數量被壓縮,崗位減少。一個行業變革正式拉開了序幕,你回到報關制單的崗位,抑或留守現場繼續守住原有崗位,崗位的減少導致競爭激烈。

無紙化改革的啟動,報關員資格考試的取消是必然的趨勢,但是對報關企業來說,報關業務的質量是生命線,報關員的專業成就企業價值,也成就員工的價值。可是最近一家職業發展機構調研了企業的組織架構構成,目前單獨「報關部」「關務部」出現在組織架構主體框架中的佔比到調研數據的樣本企業不到15%。調研數據可能受到樣本數據的干擾有失偏頗,但大的趨勢在目前大家接觸的企業中應該或多或少的可以感覺到。關務部在企業架構中的弱勢地位從來不曾改變過。雖然有些報關員的專業技能受到影響,報關業務質量也開始不穩定。可是政府為什麼要取消一些行業資格證書?因為國家的監管沒有必要非得設一個準入證書來管理,因為現在現在在社交+大數據時代,有了更多、更好地監管方式。目的是降低人們的就業成本,激活市場搞活經濟。

為什麼會導致這種情況?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

一、現在的年輕人不在願意從事報關工作了,有了更好的路子,現在的年輕人有了更好的選擇了,有的去搞互聯網、有的去搞金融、有的去搞文創、有的成為了自由職業者,因為他們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

二、報關員證的取消導致報關員證書含金量的降低,直接影響行業收入水平。遙想當2001年入世以後那段報關的輝煌時期,報關員職位一度被媒體標榜「未來20年的金領職業」,為了能拿到准入牌照日夜通宵複習,通過一項過關率只有10%不到的考試,那種匆蓉歲月可能是目前在報關行業人員永遠的青春回憶!

三、簡單的歸納為行政權力釋放與職業資格取消似乎並不完全的準確。同時期被取消的職業資格認證多達近500項,但其他的行業並沒有沒有見衰。對比下一下幾乎同時興起的另外一個職位--採購師,同樣也受到了認證取消的壓力,但其行業依舊蓬勃發展,各項國外最新的採購技術、談判技術、供應鏈理念被源源不斷的引入到國內並被各家企業所重視。在經濟環境不好的前提下,開源的難度越來越大,節流成了企業的首選,採購一度成為了產生企業新的利潤源的致命法寶。為什麼此情此景在報關行業並沒有出現?而出現的更多的是由政府或協會主導,強制要求參加的宣講會,很少看到行業內從業人員自發的組織、聚集,研討學習新的技術、理念,以尋求個人能力的提升、行業更大的發展。如果老一波的報關員有更加強烈的嘗試新事物、學習新理念的動力的話,你們會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看到現在越來越生猛的90後、00後的各種新玩法的時候,那時你就會感嘆,我們的好時代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如今在報關行業,一大批中小報關行都在抱怨如今世道不好,之所以還能勉強維持,是因為有一批60後、70後、80後的報關員在支撐,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會鬧,他們拚命幹活的動力是能夠支撐整個家庭。70後、80後工作人在職場上的位置,確實越來越尷尬。家庭上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上是飆升的房價與生活成本,看病上學買房全要搶,心裡想著要轉行,新零售、共享經濟、區塊鏈一堆熱門好像都是年輕人的天下。和這些年輕人比,比不了那些年輕人,他們學歷高、體力好,學東西也快,如果轉行了,曾經在你眼裡的毛頭小子可能會成為了自己的領導。年齡越來越逼近、超過40,就只能守在不斷衰退的行業到退休?比上,比不了自己的上司們,他們往往位高權重,握著深厚的人脈、資本,再不濟,還握著公司的股權。人近中年,已經見了很多,無法再忽悠自己。當直面冰冷的現實與自己的期望時,這種無能為力的焦慮,也許就是今天所謂的中年危機。

03

40歲的中年危機是怎樣的?

那麼,作為一個正在見證時代變遷的報關人員,在這個時代,想給自己一份保障,讓自己能夠從容地活著,到底應該怎麼辦?哪怕你還沒到40歲,也應該好好看下這篇文章。畢竟,人總有40歲的時候,未雨綢繆,總是不會錯的。

17年初,網上有華為內部人士發帖稱,華為中國區開始集中清理34歲以上的交付工程維護人員,而研發則是開始集中清退40歲以上的老員工,尤其是程序員。華為裁員傳聞不斷的發酵引起了不小的動靜。各大論壇上依然留存了事件的帖子。即使華為官方出面否認了這條消息,但網上曝光的任正非的一篇講話,還是看出華為對於員工的態度和要求:「華為是沒有錢的,大家不奮鬥就垮了,不可能為不奮鬥者支付什麼。少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

同樣是在去年年底,另外一家通信行業巨頭—中興,42歲的程序員歐某從中興通訊的大樓頂上一躍而下,留下四位老人和一對年幼的兒女。自殺的原因,是他被領導談話,說公司要大規模裁員,要求他主動離職,並回收股權。妻子沒有工作,在家當家庭主婦,兩個年幼的孩子嗷嗷待哺,四位老人要照顧,還有車貸、房貸...全家老小的生活,都維繫在歐某一個人身上。重壓之下,他選擇了一條不歸路。

除此之外,身邊更是不少這樣的案例:

一個互聯網公司的總監,40歲左右,因為跟著創始團隊一路走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是隨著團隊變大,業務穩步增長,逐漸變得溫水煮青蛙,業務上不思進取,老闆每次談完能好轉幾天,很快又固態復燃。即使老闆和他私交很好,但是事到關頭也不得不就事論事,將他請出了公司。離開了原來安逸的環境,沒想到啥都沒做成,最後只好在家裡蹲著,每天接送孩子上下課,偶爾給人做做行業顧問賺錢。

事實上,每一個面臨行業變革、公司裁員的人,都會有一段溫水煮青蛙的日子,因為他們已經跟不上行業的變化,公司發展的腳步了。他們天真地認為,自己只要每天朝九晚五的幹活,就能安逸的在行業永遠的待下去。

在職場的跑道轉換中,這是中年人的尷尬。「這種人(中年人)是最容易被清洗出去的。你的性價比是下降的。大部分人到了中年,處於企業中層一個普通的管理崗,處境就會比較尷尬。報關行業,可能三年跟十五年的是沒有區別的,甚至於還不是一個中層的管理崗,處境會更加的比較尷尬。他們往往無法適應公司的快速發展,在行業下沉、公司業務收縮,或是發生重大變動的時候,很容易被「甩包袱」出去。職場里中年人的尷尬如出一轍。但不同的是,這個時代的行業更迭、風口變換要快得多。之前有一條新聞,某地收費站被撤銷,收費員圍著領導討說法,其中一位放聲痛哭:「我今年36歲,除了收費啥都不會!」

04

適應這個時代發展的關鍵:打破思維的牆

「你憑什麼勝出?未來能夠牽動世界大勢的,是個人之間的競爭。能否獨霸世界舞台,鍛造他人無法超越的核心競爭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你的專業思維」。這是《專業主義》的作者-- 「日本戰略之父」大前研一的觀點。無論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最重要的是給自己找到一個專業定位,打破自己在溫水煮青蛙的安逸環境的惰性,這樣以後你的職場發展,就會有更多的籌碼。

「一個人是英雄還是懦夫,由行動決定;而怎麼行動,由他的思維決定。」所以,無論如何,你一定要成為自己的英雄,讓自己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管你已經40歲,還是在通往40歲的路上,請始終告誡自己:這世界上沒有鐵飯碗,請別在本該為未來蓄力的年紀渾渾噩噩地荒廢人生。如果你現在生活安逸、工作清閑,那你更應該提高警惕,請問一下自己:

如果我處的行業即將被淘汰了,現在被裁員了,怎麼辦?

我現在的資產,夠不夠我應對未來的變故?

當你問自己這些問題,你就會知道,自己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去做什麼——提高自己、學習新的技術或者學習新的行業知識。

時代變了,行業變了,這是一個思維比努力更重要的時代。把自己人生的所有希望,賭在一家企業、一個老闆身上,卻不為自己打算和規劃,那一旦被拋棄,受傷最深的一定是你。這個時代,個人的職場沉浮,會隨著新公司、新行業、新業務的缺人風口而上升,但這個時代的變化超出以往,指不定什麼時候就風口停了、寒冬來了、公司合併了、業務轉型了。很多人錯把平台當作自己的價值,你在平台上,還有價值,但是放到社會上,卻沒有價值。即使你目前一切順利,但隱隱的,你不感到焦慮嗎?

當處在這個海關改革,行業迭代的重要風口,難道您會想向那位收費員一樣痛哭流涕「我已經40歲了,除了做單啥都不會!」

切記,一輛自行車,騎起來的時候,才是最穩定的;同樣道理,一個人,動起來的時候,也才是最穩定的。這樣的「穩定」,才是真正的穩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通關 的精彩文章:

TAG:慧通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