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中法國向德國投降了,為何戰後還能位列聯合國「五常」

二戰中法國向德國投降了,為何戰後還能位列聯合國「五常」

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再閃擊波蘭之後,繞過臭名昭著的「馬奇諾防線」,法國入侵計劃啟動。希特勒部署的157師團,約300萬軍隊,戰鬥一開始法軍70%的戰鬥機瞬間被德軍摧毀,甚至幾乎都沒有起飛的可能性,猝不及防的法國在納粹德國的鋼鐵洪流下(法國部署防禦軍隊超330萬),瞬間喪失了優勢。

1940年6月14日,德軍攻入巴黎。6月22日,號稱「世界最強陸軍」的法國向德國投降,史稱「維希法國」。此役以英法盟軍共傷亡35萬,被俘190萬,德意盟軍共傷亡15萬人,法國覆滅收場,戴高樂領導著「自由法國」作為流亡政府,繼續抵抗德國。

美國著名作家米德爾頓曾說過: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的法國戰役中,德國人比法國人有更大的幹勁和魄力。雖然法國人是為保衛祖國而戰,但是他們往往給人們這樣的印象:他們一心只想從戰爭中脫身出來,好趕緊回家團圓。在一個無所事事的冬天,軍官團中許多人的強烈反共、親法西斯的情緒對法國的崩潰起了作用。也就是在這個冬天,我初次聽到了這樣的話:『寧要希特勒,不要勃魯姆(註:當時法國左翼政治勢力的總統候選人)』」。

按道理說法國國土淪陷後,並未在二戰中發揮很大的作用,為何在二戰之後,還可以位列聯合國「五常」?我們來從古到今的翻一翻。

法國曾是國聯的「四常」之一

國聯出現之前,他的前身其實是一個叫做「國際聯盟」的組織,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目的是增加國際對話、減少軍備競賽、調節國際矛盾。國聯的最高加盟成員國多達58個,並且國聯的四個常任理事國:英國、法國、日本、義大利。

雖然二戰前夕的綏靖政策讓國聯名存實亡,犧牲小國利益來規避戰爭,國聯的威信喪失殆盡。但不容置疑,法國不僅是二戰戰勝國,也是上一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有先天性優勢。

法國是反法西斯戰勝國

繼共同作戰的《同盟國宣言》和《大西洋憲章》之後,羅斯福首次提出了聯合國的概念。1942年1月,26個對軸心國作戰的成員國家,發表了《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的概念正式浮出水面。

1945年6月26日,反戰成員國齊聚美國舊金山,共同簽署了《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正式成立。雖說中、美、英、蘇是反法西斯主力軍,也是聯合國發起國,但自由法國憑藉著早期殖民主義積累下的土地(特別是非洲)和財產,為二戰勝利奉獻了自己的最後一份力量,亡國了不奉獻不行啊。又因為聯合國誕生於二戰,法國也是除了中美英蘇之外的最大戰勝國,所以也將其加入「五常」之列。

統領西歐,制衡蘇聯

早在二戰還未結束時,美英就已預見到「蘇聯威脅」,美國也不可能讓歐洲一家獨大(不管是英國還是蘇聯都不行)。想要制衡在東歐具有絕對優勢的蘇聯,就必須拉攏西歐,而英國作為海上的島國,又被第二次世界大戰消耗殆盡,自然無力統領西歐,法國則剛好可以做歐洲大陸的盟主,從而在地域上也能達到制衡蘇聯的目的。讓法國進入聯合國安理會五常,完全符合時代利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德軍兵臨城下,他力排眾議大閱兵扭轉戰局,靠的竟是一份密電
《閃電戰》九霄破壘:二戰德國空軍布洛姆&福斯BV 155高空截擊機史話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