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正在升溫的全球網路戰,始於美國資助的這個項目

正在升溫的全球網路戰,始於美國資助的這個項目

在2016年之前,公眾對社交媒體最大的擔憂是,它可以將我們的信息泄露給躲在暗處的黑客。現在,我們最擔心的是,那些黑客可能是向我們傳達信息的人。

圍繞俄羅斯2016年及以後可能發動的網路攻擊,從「巨魔軍隊」操縱網路輿論到傳播假新聞,都引起了人們對這種活動的持續恐慌。這種干擾對方網路信息的行為被廣泛地稱為「網路戰」,而俄羅斯情報機構被稱為這種「網路外交政策」的主人,他們的工作被比作「用精神控制世界」。

因此,四面楚歌的社交媒體公司都傾向於針對俄羅斯的舉動下功夫。Facebook正在開發一種工具,可以識別用戶是否與俄宣傳組織互聯網研究機構(IRA)的Facebook頁面或Instagram帳戶進行了互動。社交新聞共享網站Reddit的聯合創始人聲稱,他們正在盡自己所能來應對這一事件,「作為美國人,我們面臨的最大風險是我們能夠從假新聞中辨別事實。」

目前這種拿著放大鏡關注俄羅斯舉動的現實掩蓋了這種網路活動歷史的全部背景。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西方國家才是網路戰的始祖,俄羅斯只是模仿者。

向西方學習

西方國家發起的網路戰可追溯到八年前美國資助的一個項目。

2010年--俄羅斯互聯網研究機構(IRA)成立前三年,美國國防預先研究計劃局(DARPA)投入890萬美元,研究信息如何在社交媒體上傳播,以及如何圍繞特定話題展開活動。

英國《衛報》在2014年報道了這項研究。該項目研究了娛樂明星Lady Gaga和賈斯汀·比伯的推文、中東地區2400位推特用戶的社交互動,以及其他有爭議話題的在線討論。研究人員甚至在網上與用戶進行互動,找出哪些人是最有效的影響者。

這項研究涉及的方向很廣。其中一些涉及到如何最好地在線傳播信息,或者如何針對特定用戶宣傳政府的政策和消息,另一些則根據他們的社交媒體互動自動分析有關聯的人。這些都與國家安全局等情報機構的工作相一致,他們經常使用計算機來收集分析大量的有關個人的數據。

「我們在推特上收集了數千名用戶的數據,找到內容傳播路線並能夠預測非常重要的相關關係,即使對於未關聯的用戶也是如此,」該項目一個研究員誇耀說。他解釋道,這些發現使得「大量以前未被充分利用的社交媒體內容可以被嚴格的分析統計所利用。」

後來,這項研究成果被應用到政治領域。

西方不是旁觀者

美國國防預先研究計劃局(DARPA)的這項研究作為一種防禦技術,旨在幫助軍方發現和抵制散布不實信息或其他不受歡迎的內容,特別是在美軍作戰的地區。

但是,從DARPA的研究不難看出,這項技術可以被利用在操控公共輿論上。2015年,參與這個項目的主要負責人蘭德·沃爾茲曼(Rand Waltzman)呼籲,美國必須制定有效的計劃,以打擊外國社交媒體的虛假信息。她寫道,「有意識和明智地操縱群眾的習慣和意見是民主社會的一個重要因素。」

沃爾茲曼接著哀嘆,「由於美國政策和過時的法律,美國無法有效利用社交媒體和互聯網」,例如阻止情報界影響國內政治。由於互聯網的分散性,沒法保證美國人不會「無意中接觸到不適合他們的信息」。

毫無疑問,部分政府使用這些工具來操縱自己和其他國家的人,俄羅斯是其中一個。此外,菲律賓的杜特爾特以領導一支虛擬軍隊而聞名,這支軍隊利用Facebook來為總統造勢,並攻擊批評他的人,鑒於社交媒體在菲律賓的強大地位,這個操作尤其有效。

但是,在這場遊戲中,西方國家真的只是旁觀者嗎?

美國的黑歷史

我們似乎非常了解俄羅斯存在網路戰的部分原因是,這可能從來就不是一個秘密。例如,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被黑客攻擊時就留下了指向俄羅斯線索(或許是故意的)。

相比之下,西方政府為了保持形象,不太可能宣傳類似的網路任務。儘管如此,在過去八年里,類似舉動的證據還是層出不窮。

我們得到的最好證據是斯諾登泄露的美國國家安全局內部文件。在2014年的一系列事件中,「稜鏡門」男二號格倫·格林沃爾德揭露了英國和美國情報機構所擁有的各種網路技術。例如,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訊總部(GCHQ)的聯合威脅研究情報小組(JTRIG)所使用的網路工具「menu」,可以用於向YouTube等網站投訴冒犯性評論、改變在線民意調查結果、操縱網站的流量和搜索排名等。

即使在當時,這也不是一份詳盡的技術清單。JTRIG的工作人員提醒:「如果你在這裡看不到它,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開發。」考慮到該文檔上次修改是在2012年,因此無法知道這些技術在今天發展成如何。

美國網路媒體《The Intercept》發布的一份42頁的內部文件概述了JTRIG工作的性質,該機構的工作是「針對全球範圍內構成犯罪、安全和防禦威脅的一系列個人、團體和國家」。它被分成三個行動小組:支持軍事行動、反恐怖主義和世界其他地區。

很顯然,這項將反恐和犯罪分開列舉的工作更具政治性。該文件指出,除了犯罪分子和極端分子之外,其行動還針對「普通人群或政權」,其中重點是中東、非洲、阿根廷、俄羅斯等國。

有證據表明美國政府也在從事類似的活動。2014年,美聯社披露,美國建立並運營了名為「古巴推特」的網路來煽動古巴的反政府示威。該計劃首先通過推廣「無爭議內容」來吸引足夠數量的訂閱者,然後開始引入政治材料,以激起古巴人組織抗議,並最終引發大規模起義。

同年,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資助了一個團隊,研究如何通過社交網路操縱個人行為。研究人員參考了「社會意見領袖如何影響共識信念」,如意見、政治背景或情緒狀態,最終目標是開發一種「分散影響演算法」--它將用於推動社交網路上的行為「達到預期目的」。

2013年,《華盛頓郵報》報道了美國國防部計劃在全球範圍內針對索馬利亞人開展心理戰的運動,以對抗恐怖組織青年黨的影響。報道還指出,特別行動指揮部有22個國家的軍事情報支援小組正在從事類似的工作。

兩年前,《衛報》報道稱,美國軍方正在開發一種名為Sock Pupet的軟體,將用於操縱社交媒體,影響在線對話。該軟體被認為是美軍「誠摯之聲行動」(Operation Earnest Voice)的一部分,它最早是美軍在伊拉克開展的一場心理戰,目的是為了在網路上打擊基地組織的支持者以及其他與美國領導的盟軍作對的組織。《衛報》警告稱,這一行動「還可能鼓勵其他政府、私營公司和非政府組織也這樣做。」

美國官員可能會辯稱,這些能力僅僅是用來對付恐怖分子之類的「壞人」,或者是為了對抗危險的意識形態,而不是像俄羅斯那樣「操縱」另一個國家的政治。但是,儘管一些已知事件是這樣,但不代表它沒有這樣做。例如,當有人在2013年向美國國會提交有關「誠摯之聲行動」的記錄時,美國中央司令部通知他們「免於披露」。

我們很可能暫時不會完全了解美國的行動範圍。但顯然,美國所說的俄羅斯實施網路攻擊,無論其實際影響如何,都不是憑空冒出來的。它出現於大國多年來不斷「武器化」社交媒體平台的能力,無論是為了政治目的還是國家安全。這些國家不僅包括俄羅斯,還包括西方國家,如英國和美國,是他們開創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技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過去24小時 的精彩文章:

小布希「補槍」特朗普:有明顯證據顯示俄羅斯人插手總統大選
俄外長:美國正在訓練歐洲對俄羅斯使用核武器

TAG:過去24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