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治療小感冒的一點小體會

治療小感冒的一點小體會

感冒,是個常見到不能再常見的常見病。對,可以說大家都得過感冒。可是,小小感冒是不是那麼好治?是不是自行到藥店買點葯服用就能解決問題呢?那倒未必。

感冒,常見癥狀有咽痛、咽癢、打噴嚏、流涕、鼻塞,有時會伴有發熱、咳嗽、咯痰。當出現上述癥狀時,大多數人都覺得是上火了。於是自行服用抗病毒口服液、蒲地藍消炎片、一清膠囊、眾生丸.......對於廣東老百姓,還有一利器——涼茶。總之,就是一派苦寒清熱解毒。服用上述藥物癥狀好了嗎?有時是有效的。但更多時候,是出現以下狀況:喉嚨不痛了,但是咽癢,咳嗽沒完沒了;喉嚨不痛了,但是聲音出不來了;甚至會出現服藥後咽痛更嚴重的情況。出現上述情況,是用藥不當導致的。就像我時常和病人解釋:中醫有三焦之說,上中下三焦,肺、咽喉部屬上焦,上焦的熱要在宣發的基礎上清,而上述藥物都太過苦寒涼遏。肺主宣發肅降,外邪犯肺,影響肺宣發肅降的功能。而用藥物的治療過程就是要祛除外邪,以恢復肺的宣發肅降。在治療過程中應當要注意「辛散」二字,若用藥太過苦寒清解,而不注意辛散,則如在火外面捂一層冰帽,熱並未除,只是被捂在裡面,也就是涼遏。

對於普通感冒,使用中成藥時,我也用抗病毒口服液或蒲地藍消炎片,但是要合上通宣理肺丸。我身邊的有些朋友可能很清楚,當感冒咳嗽諮詢我時,我最常用的中成藥是:通宣理肺丸合上抗病毒口服液或蓮花清瘟膠囊。我導師中日友好醫院王雪京教授喜歡用通宣理肺丸加上疏風解毒膠囊。但我回到廣東後發現這邊的藥店很難買到疏風解毒膠囊。於是改抗病毒口服液或蓮花清瘟膠囊。效果也是很不錯的。一次我爸打電話告訴我說有咽痛、咽癢、打噴嚏、流清涕,頜下淋巴結有腫大,觸痛明顯,問我吃什麼葯好。我讓其服用通宣理肺丸加上抗病毒口服液。兩天後告知服上藥後已痊癒。為什麼是服用這兩葯?咽癢、打噴嚏、流清涕是表寒,而咽痛、頜下淋巴結腫大是有熱。通宣理肺丸能解表散寒,宣肺止嗽;而抗病毒口服液能清熱祛濕,涼血解毒。一以解表寒,一以清內熱。所以能顯效。

在中醫內科學課本里,感冒分型分為風寒、風熱、暑濕、氣虛、陰虛。但在臨床過程中發現很少有單純的風寒或是風熱,更多的是表寒里熱,寒熱夾雜。只是兩者間誰偏重的問題。而在廣東,這熱,往往又容易搭上了濕。

【病例分享】一感冒後服藥不當導致出現變症的小病例。

葉某,女,61歲。2018.1.3就診。

聲音嘶啞2天。患者2天前咽痛不適,自行服用清熱解毒藥物(具體不詳)後出現聲音嘶啞,現無咽痛、咽癢,有咳嗽,有痰咯不出,胸痛不適,喜長出氣,有肌肉酸痛,無發熱、怕冷,無打噴嚏、流涕,睡眠差,夜間覺心煩不適,胃納可,大便不幹,舌紅,苔黃膩,右脈弦緩,左脈沉數。咽部充血明顯,雙側扁桃體2°腫大。

診斷:感冒表寒里熱,里熱被遏

治則:宣肺解表,化痰清熱

方葯:蘇黃止咳方加減

炙麻黃8g杏仁10g紫菀12g前胡12g牛蒡子10g炙枇杷葉15g蟬蛻6g桔梗10g枳殼10g炒梔子12g淡豆豉10g荊芥10g防風10g白茅根30g蘆根30g生薏苡仁30g

3劑,日一劑,水煎服,早晚分服。

預後:患者服上藥後痊癒(患者半個月後因再次感冒就診時告知)

按:患者初起為咽痛不適,服用清熱解毒藥後無咽痛、咽癢,但出現了聲音嘶啞、咳嗽、有痰咯不出,這是因為患者服藥後其實並未完全祛除了外邪,反而因過於苦寒使熱郁在咽喉、肺部,故出現聲音嘶啞、咳嗽、有痰咯不出;肺氣機不暢,故出現胸痛不適,喜長出氣;鬱熱內擾心神,故出現夜間心煩不適;右脈弦緩,肌肉酸痛,為外有寒邪未解之徵。舌紅、苔黃膩為內有痰熱。用藥以晁老蘇黃止咳方加減。用炙麻黃、杏仁宣肺,加荊芥、防風加強祛風解表之功;紫菀、前胡、炙枇杷葉化痰止咳;牛蒡子、桔梗、蟬蛻清利咽喉,蟬蛻還能開音;桔梗合枳殼調理氣機;炒梔子、淡豆豉,梔子豉湯宣發鬱熱;白茅根、蘆根、生薏苡仁清化痰熱,且能利濕。

所以在此再次提醒,感冒咳嗽時,不用一味的服用清熱解毒的中成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感冒 的精彩文章:

這個冬天感冒的有點多,流感防治攻略看這裡
冬季感冒咳嗽護理不當,當心是咽喉炎!

TAG: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