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家教文化之子孝教育

中國家教文化之子孝教育

導語:

每一對中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出類撥萃,鶴立雞群。然而,由於大部分人不諳中國家教文化,雖然費盡心機,甚至全力付出,結果卻是事與願違。本系列文章試圖揭開中國家教文化中的利與弊,給人以啟迪。

正文:


儒家經典《孝經》是這樣描述孝道:「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後人注曰:孝為百行首。

儒學非常重視修身之道,通過學習修身之道以達到成聖作賢的最終目標。在修身之道中,第一德就是孝德。漢族傳統文化與其它文化一個顯著的區別就在於漢族特別推崇孝道,而在西方文化中是沒有孝這個概念的。這是因為西方文化受基督教影響,上帝為父,那麼人間的父母與子女,就只能是兄弟關係。兄弟關係有對等之義,所以在《聖經》中只有尊敬之義,卻沒有孝養之義。西方人對於子女的要求並不會像漢族一樣,要求感恩,要求贍養。

《孝經》是孔子傳給曾子的孔門大法。孔子大聖一生善於因材施教,他將這樣一部重要的經典傳授給曾子,是因為曾子能夠發揚光大聖教,能夠傳承孝道,能夠成就孝德。在《孝經》中,孔子依據當時社會階層而劃分了五等之孝。即天子之孝,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民之孝。這種劃分法,與當時施行的周禮是吻合的。《孟子》說過,周有五爵。北宮錡問曰:「周室班爵祿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詳不可得聞也。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軻也,嘗聞其略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雖然社會各個階層所奉行的孝道不盡相同,但是所成就的孝德卻是一樣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自中國以至於四夷,孝成為天下所通行之德。

《孝經》中講:「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自曾子傳孝道之後,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都是恭行孝道的。孝,也成為天子之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衡量天子治國平天下能力的高低的重要標準。

在《禮記.禮運篇》中,孔子闡述了儒家治國平天下的成功標準。「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老有所終,就是孔子所說的慎終追遠。人的一生,自出生開始,要經歷孩童,少年,壯年,老年,死亡這樣一個自然過程。讓老年人有所終,這是天下太平,四海無波的體現,也是漢族文明領先於同時期其它文明進步的標誌。

皇帝集政權,軍權,財權,司法,教育諸權於一身,他都恭行孝道,天下臣民自然也就要尊從聖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漢朝恭行孝道,以孝治天下,所以就有「舉孝廉」的制度。所謂「舉孝廉」,就是由百姓推薦恭行孝道之人以率民於善。將恭行孝道,作為國家選材用材的標準,可見漢朝對孝道的重視程度。然而,再好的制度也會出現缺陷。國家標榜孝之德,孝之美名,結果就出現了偽孝,惡孝。比如「舉孝廉,父別居」,所謂孝廉之人,卻與父親分居兩處,不供養父母。後世,甚至出現欲殺子以行孝的故事。茲舉一例:

【埋兒奉母】郭巨,晉代隆慮人。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自供養母親。後來妻子懷胎十月,生了一個男孩,使本已拮据的生活越加艱難,幾近斷炊。為了孝養母親,郭巨就不打算養大這個孩子。於是他就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生一個,可是母親只有一個。現在家裡生活如此艱難,不如埋掉兒子,多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在他們挖坑時,忽然於地下二尺處發現一壇黃金,上書十二個字: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

當然,這樣的事例是不可取的,因為它違背了孔子大聖教育的初衷。仁者愛人,何況是父子至親呢?


《千字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孝當竭力,忠則盡命。」所謂竭力,就是盡心儘力,盡自己最大努力的意思。孔子對於孝的判別是什麼標準呢?在《論語》中他是這樣講的: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按照孔子大聖的提法,貧富之家,雖然在物質條件上存在巨大差異,但是二者恭行孝道,所成之德是相同的。這是因為,人生於世間,有富、貴、貧、賤、智、愚、賢、不肖不等。所以,在要求盡孝上,是不可能依據物質條件來衡量。古人常講:富有千金之家,日供佳肴珍饈,錦衣綢羅。貧窮之家,日養以粗茶淡飯,粗衣麻布。只要盡心儘力去孝養父母,這就是孝德的體現。茲舉一例:

【百里負米】仲由,字子路,春秋時魯國人,是孔子弟子。為人直率勇敢,十分孝順。子路少時家貧,為了供養父母,他常常采野菜吃,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後來,父母相繼死去,他也做了衛國的大官。有一次,他奉衛侯之命出使楚國,隨從車馬百乘。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讚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儘力,死後思念哪!」

智語:

在拜金主義流行的社會裡,人們笑貧不笑娼,一些人更是寡廉鮮恥。作為貧賤之家的孩子,大可不必理會,更沒必要自卑。只要盡心儘力孝養父母,一樣可以成聖作賢。孟子曰:「人皆可以為堯舜!」

聲明:原創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新 智 語

2018年3月12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智語 的精彩文章:

滿清一代重臣曾國藩之八敗箴言
中國象棋里蘊含的中國戰爭文化元素

TAG:新智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