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齊桓公九合諸侯的霸業,為何很快就衰落了?

齊桓公九合諸侯的霸業,為何很快就衰落了?

文/媯滿聰

在春秋時代,齊國在齊桓公的帶領下,第一個實現了中原霸權。齊國之所以能夠稱霸,與齊桓公重用管仲,在齊國進行全方位的改革關係密切。管仲的改革涉及到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等各個領域,很複雜,也很全面。

嚴格來說,管仲的改革是在「短期內」取得了成效。三國五鄙的行政區劃,士農工商的職業化規範等,讓齊國的行政效率得以提高,人民的生產效率也獲得了提高。然而,從長期看,管仲的改革也為齊國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階層固化,社會流動受阻

三國五鄙制,在短期內效果明顯,國家的行政效率提高了,國君對國民的控制力度加大了。但是,每一個國分為二十一個鄉,按照士農工商分開,其中士鄉有十五個。只有士鄉的人才有資格當兵,這就相當於當兵的人世代當兵,農民世代務農。

管仲將齊國的鄙野分為五屬,沒有軍政只有訴訟。這樣的結果是,鄙野與國之間矛盾越來越深。一個普通的鄙野之民,幾乎沒有機會當兵,也沒有機會建立軍功,最終的結果一定是社會矛盾日積月累,越來越大。

在齊桓公任期內,齊國的國民向心力比較好,生產效率也很高。等齊桓公去世後,齊國就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不同階層的人,為了各自向上奮鬥的目標,圍繞齊桓公的幾個兒子站隊,最終將一個霸權國家變成了一個普通的二流的大國。

特殊的軍制,導致兵源匱乏

根據管仲的制度,齊國只有貴族才能當兵,即所謂的「國人」。這就極大的限制了齊國的兵源。在改革初期,從「國人」中可以很迅速地動員足夠的軍隊,所以能為齊桓公稱霸奠定基礎。不過,從長遠來看,軍人的再生產能力是受到限制的。

齊桓公連年征戰,齊國的軍隊損失嚴重,受到管仲改革的影響,齊國的軍隊補充能力大大不足。這也讓齊桓公死後,整個齊國的軍事水平嚴重削弱。齊國的軍隊多數來自貴族家庭,以及貴族家庭養的士民,所以宗法色彩極為嚴重。

與此同時,楚國、晉國等大國紛紛進行了軍事改革,把兵源向普通民眾開放。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得以補充進來,同時社會流動也加速了。隨著軍功獲得封賞的人越來越多,一批又一批新貴得以產生,鞏固統治的基礎。然而,齊國卻陷入了兵源不足的困境。

結語

管仲的改革,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短時間內讓齊國強大起來。管仲的很多政策都是短期內極為有效率的。隨著戰爭越來越多,對國家機器的考驗也越來越大,管仲的改革便無法滿足新形勢下的國家需求。因此可以說,齊桓公的霸業成也管仲,敗也管仲。

參考文獻:

1.《春秋左傳集解》;

2.《國語》;

3.《齊國史》;

4.《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董卓初入洛陽的政治運作:最狠的一步棋是他弟弟下的
呂布真的被冤枉了,他並不是反覆無常的小人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