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迎春花年年見,但你知道「報春花」嗎?

迎春花年年見,但你知道「報春花」嗎?

文 / 史軍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2017年3月刊

迎春花年年見,但你知道「報春花」嗎?

春天是百花盛開的季節,也是植物展現生存智慧的季節。說到賞花,如果知力君問,春天你最早見到的花是什麼?小夥伴們可能會回答——迎春花。

迎春花大家都很熟悉,黃色的小花朵開在常常的枝條上,甚是可愛。

迎春花年年見,但你知道「報春花」嗎?

迎春花,圖///image.so.com/

但「報春花」又是什麼花呢?只有一字之別,聽起來意思也差不多,確定它們不是同一種植物?

其實它們倆差的遠著呢!快跟知力君一起來了解一下報春花。

報春花是什麼花?

報春花因春天而生,也為春天而生,它們的拉丁名「Primula」也是最早開放的意思。

報春花屬是一個由500個兄弟姐妹組成的大家族,幾乎遍布整個北半球,就連印度尼西亞和新幾內亞的高山地區也有報春花的身影。只不過,報春花家族分布有疏有密,整個家族中有3/5的種類都生活在中國,這裡是當之無愧的報春花分布中心哦。

迎春花年年見,但你知道「報春花」嗎?

藏報春,攝影/李小傑 供圖/PPBC

報春花的花朵就像一個個有花邊的小喇叭,我們把這種管狀的花朵結構叫「花冠管」。如果剝開一朵報春花的花冠管,你就會發現裡面藏著的雌蕊和雄蕊。並且雌蕊和雄蕊的長度不一樣。更有意思的是,有的花朵中雌蕊高於雄蕊,有的花朵中雄蕊高於雌蕊。

當然,這樣的差別絕對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大自然精巧的設計,這一切都是為了避免自花授粉,增強基因交流以得到更為強壯的後代。

迎春花年年見,但你知道「報春花」嗎?

報春花的剖面圖,攝影/馬煒梁 供圖/PPBC

報春花栽植歷史有多久?

有學者認為,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開始欣賞和栽培報春花了。但是囿於記載中語焉不詳,所以這種觀點一直沒有得到學術界的廣泛認可。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從明清時,在雲南、貴州等地,已經有居民採集栽培報春花了。

不過,報春花畢竟是山花野菜,再加上孤僻的生活習性,在很長時間裡並沒能登上大雅之堂。真正栽培報春花,是20世紀30年代之後的事情了。

在歐洲,報春花的栽植歷史已經有數百年。1820年前後,英國的傳教士把我國的藏報春從廣州引入英國,這些藏報春於次年開花,引起極大轟動。從此以後,歐美等國不斷派人來我國採集報春花屬植物的種子和標本。這些報春花的引入對以後歐美等國培育美麗的報春花品種做出了重大貢獻。

迎春花年年見,但你知道「報春花」嗎?

為什麼很多人只知迎春花,不知報春花?

那麼,問題來了,如此龐大的家族,如此廣的分布,如此悠久的歷史,為什麼報春花在我們生活中卻是默默無聞的呢?

那是因為報春花貪圖冷涼的環境。通常來說,它們只喜歡10~25℃的生活環境,太陽不能太大,水分不能太少,土壤不能太貧瘠。把這些要素通通結合起來,報春花的理想家園就只能圈定在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的高山之上了。再加上報春花的花芽必須在冷涼環境下才可以分化形成,所以,長久以來報春花都不是人類花園中的常客。

但如此美麗的花朵,還是會受到人們的關注,再難也要把它們變成裝點生活的花卉。所以,園藝家們把高山花卉請下山的工作一直在進行,他們在海拔居中的地方設置栽培馴化基地,讓高山植物逐步適應新的環境,最後就有可能走下高山,進入低海拔地區的苗圃了。

迎春花年年見,但你知道「報春花」嗎?

報春花喜歡冷涼的環境

春天到了,各種花兒都爭相開放,不妨去戶外走走,觸摸一下這些多彩的生靈,感受它們生存的智慧,也許會帶給大家不一樣的生活感悟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的精彩文章:

《童話游鼓浪嶼》系列新書講座在廈門市翔安區圖書館成功舉辦
它們不叫「小野花」!3月最先見到的春花,你認識嗎?

TAG: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