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都說宋朝實力不亞於唐朝,為什麼在歷史上總是被欺負?

都說宋朝實力不亞於唐朝,為什麼在歷史上總是被欺負?

兩宋的經濟總量、科技水平確實超過了唐代,但軍事成就只能用一團糟來形容。

作為中國的主要王朝之一,北宋一向以守內虛外、積貧積弱而被後人詬病。

宋朝時期,宋太宗討伐越南、遼國、夏州(後來的西夏)全部遭到失敗,導致北宋版圖狹小。

後來,宋徽宗又執行錯誤的聯金滅遼戰略,導致宋朝和遼朝雙雙被女真金國所滅。宋徽宗的戰略短視可見一斑。

南宋時期,宋金多次爆發戰爭,但南宋的軍事力量還是遜於北方,一直保持稱臣納貢。

可以說,兩宋是中國歷史上軍力比較脆弱的時代,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重文輕武

由於宋太祖本人是武將造反登基,所以告誡後世子孫防範武將。

宋朝始終以來文臣壓制武將,不停地調換軍隊主帥,導致將不知兵、兵不知將。

為了防止部下奪權,北宋設置了許多官員分權,往往一個職位養著多個官員。

北宋的名將狄青戰功顯赫,卻被排擠出朝廷,連歐陽修、文彥博這樣的名士也進讒言,可見北宋對武將防範程度之深。

第二、冗官冗軍

北宋時期的官員對比唐朝的情況,感慨地說「今地不廣於前,而官僚數倍於唐」。

軍隊上也是如此,軍隊數量龐大,但招納的都是流民、罪犯,軍隊戰鬥力低。

宋太宗時期,北宋全國登基在冊的兵丁約有140多萬,但對外戰爭基本上是一敗塗地。

到了宋徽宗時,宋朝名義上還有百萬大軍,但吃空餉的現狀已經非常普遍。

金國滅遼時,北宋真正到達前線的部隊只有10來萬人,其餘所部都是虛數。

第三、守內虛外

宋朝在對外開拓上一貫被稱為「軟骨頭」,主要是因為其對外政策太過軟弱。

宋太宗伐遼失敗後,不久就去世了。遼聖宗攜40萬主力南征,到達澶州。

嚇破了膽的宋真宗在極不情願的狀況下親征。最後,宋朝在自己處於優勢的狀況下與遼國議和,繳納歲幣。

特別是自宋真宗以後,宋仁宗、英宗等多位皇帝均是以治內政為主,從未對外進行擴張。

仁宗時期接連爆發的的西夏、越南動亂,充分體現了宋朝守內虛外的狀況。

第四、丟失河套、長城防線

北宋王朝在地理上丟失了傳統中原王朝的養馬地河套,缺乏強悍的騎兵來對抗西夏、遼國。

南宋的史學家認為丟失河套是造成北宋在野戰上屢屢被西夏、遼國欺負的原因。

宋軍雖然數量龐大,但騎兵有限,只能打擊潰戰,打不了殲滅戰。

也就是說,宋軍遇到游牧騎兵,打贏了追不上,打輸了跑不掉。

宋太宗多次伐遼,動員數十萬人,全部被遼軍誘敵深入,分割殲滅。

在極度缺乏騎兵的狀況下,宋軍不可能像漢、唐那樣利用騎兵圍殲敵人,只能利用步兵堅守,擊潰敵人。

擊潰戰只能讓敵人退卻,卻不能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一旦敵軍收拾起潰軍,很快就會捲土重來。

第二個地理劣勢是:宋朝建國以前,幽雲16州就被遼國控制了。

幽雲16州是華北平原阻擋關外騎兵進入中原的一道丘陵山地,世界聞名的長城防線就穿插於其中,秦、漢、唐均是利用這裡抵禦東北的少數民族。

自幽雲16州往南,居高臨下、一馬平川。

宋軍多次伐遼,均無法突破幽州,於是轉為消極防守。

遼國人卻憑藉地理優勢,往往能夠先發制人。宋軍的野戰能力雖然不行,但憑險據守的能力比較可觀。

可是如果在外無騎兵、內無險要的狀況下,失敗就比較迅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宋朝的官帽造型為何如此奇葩?左右兩根長長的翅膀到底有何用處?
宋朝作為歷史上最開明的朝代,到底有沒有「文字獄」?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