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久病床前出孝子 照顧病母不言苦

久病床前出孝子 照顧病母不言苦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道嵐 通訊員穗文明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面對八旬的偏癱母親,55歲的張皓心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久病床前有孝子」,他及他的家人默默照顧中風偏癱老母親四十餘載,用實際行動傳遞著愛與美。

11歲攬下家務活

張皓心原來在廣州市蓄電池廠工作,因從事有毒有害特殊工種,現已退休。

四十多年前一個早上,也就是1972年,張皓心當時42歲的母親麥月嬋上班後因突發腦出血,暈迷了一個月醒來後發現右半邊身體癱瘓,落下了癱瘓後遺症。自此,當時僅11歲的張皓心逐步分擔起照顧母親日常生活起居的重擔。那時候,他只是一個讀四年級的懵懂小學生,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家裡的環境讓他別無選擇。

尤其是2004年,父親去世後,張皓心決定不再外出工作,全身心投入在家中,盡心儘力服侍母親,天天為母親料理三餐,端屎端尿,按摩手腳,陪護談心,從不抱怨。

他的孝行感動了街坊四鄰,街坊們紛紛稱讚他是個難得的大孝子。面對街坊稱讚自己的孝行,張皓心總顯得不好意思。他說,自己只是做好一個兒子應該做的事情,照顧母親是自己的責任。

熟悉他的親友和鄰居回憶說,自從母親出事後,曾經無憂無慮的他也變得更加懂事,儘可能幫助父親和比他大兩歲的姐姐做家務。當時爸爸白天上班,晚上照顧媽媽身兼數職很是辛苦。姐姐則每天僅上半天課,下午堅持帶母親到醫院針灸,做物理治療。由於小學放學比較早,張皓心主動攬下煮飯這一家務活。

「我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買菜煮飯,有時候看到其他小朋友在樓下玩耍,心裡非常羨慕,希望有一天我媽好了,我就可以不用煮飯,和他們一起玩。」張皓心憧憬地說。那段時間雖然生活困難但他從沒放棄學業,一直讀到高中畢業。

1978年,張皓心到廣州蓄電池廠工作,依然每天下班就直接回家照顧母親,哪裡都不去。直到1986年,父親退休家中騰出人手全天候陪護,張皓心才稍感輕鬆點。

「媽媽在,家就在」

對張皓心一家來說,最困難的莫過於2005年。這一年,張皓心的母親先後兩次不慎跌倒,一次造成股骨骨折,另一次是右大腿粉碎性骨折,從此,曾還能借力勉強站立的母親再也離不開輪椅了。雪上加霜的是,這一年,張皓心和太太相繼失業,女兒仍在讀書,全家的收入來源僅靠母親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

為了讓母親得到更專業的照顧,張皓心一家曾帶母親入住養老院,4個月下來,老人家完全無法適應。放心不下的張皓心決定不找新工作,24小時在家照顧母親,太太則出外打散工幫補家計。至今,張皓心全天候照顧母親已整整十一年,他說:媽媽在,家就在。

窗檯裝扶手 讓她看風景

由於行動不便加上居住環境的限制,外出看風景對母親來說是一種奢望,為了能讓母親既能拉伸一下筋骨也能看看窗外的風景,一家人省吃儉用專門搭建了小閣樓,並隔出兩個獨立空間供張皓心夫婦及其女兒日常起居,以便騰出唯一一間房給母親使用,並在家裡臨窗檯的地方加裝了扶手,方便母親看風景。

現在,張皓心夫婦都領到了退休金,加上女兒已經工作,全家人收入雖不多,但相比以前略顯寬鬆。

每當聽到有人稱讚自己孝順,張皓心總顯得很不好意思,還謙虛地說,自己脾氣不太好,有時候也會跟母親拌嘴。

「有時我忍不住頂嘴,不過事後又會反省自己。」張皓心坦誠地向記者介紹著母子的相處之道。雖然他如此謙虛,但他用行動踐行著為人子女的責任,把「孝」變成了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傳遞了動人的人間愛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CN 的精彩文章:

中科院一項研究表明:最早的陸地植物起源於5億年前
羽生結弦:像普魯申科般強大

TAG:21CN |